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终,国美将大中收入囊中,曾经叱咤中国家电连锁业的五霸(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如今以国美苏宁的各霸一方收场。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6,(16)
国美与永乐的突然合并,让国内家电连锁业的整合提前到来,而大中也被迫将其去向和归属问题提上日程来考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大多时候正确,但7月25号那一晚,大中的命运是被永乐改变的。国美与永乐的突然合并,让国内家电连锁业的整合提前到来,而大中也被迫将其去向和归属问题提上日程来考虑。卖或不卖不是问题7月25日,就在国美永乐合并新闻发布会当晚,大中向媒体发布声明说,此次合并是国美的愿望、永乐的选择,与大中是否加入无关;鉴于永乐单方面与第三方合作,大中与永乐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待重新协商。同时表示,大中经营稳健、业绩优…  相似文献   

3.
何斌 《中国企业家》2007,(10):82-84
创始人斗志的消退,使得大中电器从领先者变成了落伍者。而与永乐的官司纠葛正让大中电器日渐贬值张大中再一次感觉到失望。原定于4月20日宣布的永乐大中收购案仲裁结果,再一次延后,而据国美方面透露,仲裁结果有可能将推迟至七八月份,即永乐宣布收购大中约一年零三四个月后。这个漫长的等待时间正使得大中电器急剧贬值。  相似文献   

4.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07,(23):94-95
温和内敛,锋芒不外露,这是张近东留给外界的印象。当大中、永乐、国美、五星、百思买都在轰轰烈烈地搞并购,惟独作为行业"老二"的苏宁电器(002024.SZ),却悄无声息。张近东似乎并不着急。"苏宁会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计划,大可不必因为对手而改变自己。"要知道,苏宁一向没有搞并购的习惯,一直坚持自我扩张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截至2007年第  相似文献   

6.
合资后,百思买更多地扮演了一个战略投资者2006年5月,在决定向百思买(Bestbuy)出让51%的股权之前,五星电器总裁汪建国专门拜访了很多合资企业的老总,"因为中国的很多合资企业是失败的,我要吸取一些教训。他们告诉我,合资企业的外方往往过于强势,把很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和做法一味灌输进来,结果最后双方都失败了。""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在谈判的时候,汪建国特意把"自主权"作为一个前提条件。百思买的中国策略是两条腿并行,一条腿是五星电器,另一条腿则是百思买自己的门店,"这种双品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汪建国表示,五星的发展“不要拳击赛而要马拉松。”一直以来,坚持在二、三级市场领跑的五星电器已经被视为国美、苏宁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8.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连锁业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毛利来自开店带来的进场费、通道费、销售返利,以及供应商给予的账期。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苏宁还有什么可以和国美较量? 就在人们纷纷预言“大中事件”将成为苏宁滑铁卢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选择《中外管理》首度对外表态:得大中者未必得天下!并高调透露了“超越国美”成为“行业第一”的雄心:“苏宁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一年以后就能见分晓!北京只是局部,而我们在全局上已经形成了优势!三年内,苏宁将全面‘领跑行业’,不仅是企业规模上的领先,而且是在品牌、网络、规模、效益、管理、后台、服务、工商关系等领域内的全方位领跑。”  相似文献   

9.
散宜生 《新前程》2006,(10):32-34
大中想摆脱被合并协议制约的困局,将完全取决于国美在并购永乐之后的具体情况,而困局的制造者,正是大中自己。  相似文献   

10.
在得到大中电器北京61家门店后,国美在北京的门店总数将达到117家,是苏宁电器在京门店数量的近3倍。对于垄断之说,陈晓说:"行业垄断还为时过早,但是国美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整合机会。"  相似文献   

11.
<正>曾几何时,国美合并上海永乐、收购北京大中的大手笔显示了黄光裕玩转资本的魄力,如今,面对没落的三联商社,国美却有些许"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味道。国美和三联的股权暗战,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一场游戏了。在7月2日,三联商社股东大会上,三联董事长张继升表示:"一个人买了房子,因为觉得价格高,就要求房主再送他一辆豪华轿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内家电连锁行业第一方阵中的两家企业,永乐(中国)和大中电器2005年底就开始筹划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战略合作。到2006年4月19日双方正式签署并购协议为止,双方进行了近5个月的谈判与协商,准备时间应该不算短,但在实施了短短的两个月后便分道扬镳。其中的原因何在?从恋爱到结婚截至2005年底,永乐拥有210家门店,分布在全国11个  相似文献   

13.
11月16日上午9点30分,中国永乐(0503.HK)在香港资本市场停止了买卖,其股价定格在2.19港元,市值为51.6亿港元,预计将于2007年1月底前退市。不难想象陈晓当时的心情。一周后,11月22日,国美永乐合并而成的新国美电器集团正式成立。在气氛隆重热烈的国美永乐合并庆典上,陈晓第一次正式以新国美集团总裁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此时的他身着国美统一的黑色西装,看上去与其他的国美人并无二致。从老板到经理人,陈晓遭遇了一次痛苦的转型。和陈晓一样,随着新国美的正式成立,不光是企业中的个人,包括新成立的国美电器集团本身都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想当年,中国家电销售行业排行老三的永乐向老大国美凄凉无奈地举起白旗时,原永乐董事长陈晓则受聘于原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出任国美、永乐合并后新国美的CEO.几年后,黄光裕出事入狱,陈晓"反客为主",掌管国美,仅仅搞了几年"黄陈恋",陈晓又与黄光裕反目成仇,被国美大股东逐出董事会,现在又重开锣鼓,要进军家居行业.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上,陈晓一显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本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美对上游家电制造商实施收取通道费、独家交易以及开发自有品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并购对家电制造商的反竞争效果.得出结论:国美并购永乐、大中后,市场势力增强,谈判过程中增加了对家电制造商的话语权,加上自己"低价经销策略",尽量压低家电制造商的出厂价格,以及收取名目繁多的通道费,降低了上游家电制造商的福利.最后还考虑了,国美并购对竞争对手福利的影响以及并购后可能串谋造成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6.
7月25日,沸沸扬扬的国美永乐合并案终于有了最终结果。在当天晚上的发布会上,中国头号家电零售商国美电器(HK.0493)宣布将以股权加现金方式全盘收购竞争对手中国永乐(HK.0503),每股中国永乐股票可换得0.3247股国美电器股份,此外国美电器还将为每股永乐股票支付0.1736港币,交易总作价为52.68亿港币,收购完成后永乐将退市。永乐并购大中,随后国美并购永乐,商业历史上罕见的连环并购在中国的家电连锁业上演,这个事件对整个家电产业链都足以产生震撼性的效果。整合后的中国家电连锁业也由原来的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17.
国美、永乐以及大中的整合刚刚展开,这位上任9个月的CEO还没有完全摆脱他的“过渡者”角色  相似文献   

18.
一直就不大安稳的家电连锁业在今年4、5月份更是风生水起、波澜不断。先是在4月27日,在中国家电连锁版图分列第三和第五位的永乐、大中在香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永乐将用一年的时间全面接管大中;不久之后,5月初,一直在传言的世界最大家电连锁商百思买 (BEST BUY)以10亿人民币的代价并购了位列中国家电连锁版图第四位的五星电器的51%的股权。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愕,以至于业内人士用欧洲历史上的“圈地运动”一词来形容,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统计,2005年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国美、苏宁、永乐和五星的门店数量飞速增长,其中最高的增长了88.1%,最低的增长了60.8%。进入2006年,经过企业间的购并,虽然各自的门店数量都有变化,但总体扩张的势头未见衰减。然而,与大气派的排兵布阵相比,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整体效益却在下滑,主要原因是成本的增速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速。如果说这是家电连锁业的“内忧”,那么它的“外患”则更甚。一面是消费者对家…  相似文献   

20.
百思买脱拐     
当摄影师建议汪建国回到他的办公室拍照时,汪面露难色,委婉谢绝了。汪建国不愿再回到那个曾经工作十几年的地方,因为那里已经没有他的办公室了。2月20日,百思买(Best Buy)向五星电器派驻了新的营运总裁和首席运营官郑天和,汪建国当天就与他交接了工作。至此,汪建国就与百思买撇清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