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2.
谯琳  李娜 《生产力研究》2024,(2):43-47+16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在面临全球环境挑战时的必然选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文章从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三重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进行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三个角度进行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的探索作为样本,探讨三个问题,为什么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什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何付诸实践?以此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缘由、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I.The Coming of the Theory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Marxist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The process of productivitydevelopment is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productivity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and als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of man and nature.Productivity reflects the relation betweenman and nature.It is the course of material transformationbetween man and nature.While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rx has given it the intension of th…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基础之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全面审视这一理念的价值蕴含、核心要义及实践指向,对新时代深刻理解并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7.
滕玥 《环境经济》2023,(8):10-19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首次提出设立“世界环境日”;1985年开始,我国每年在全国范围举办世界环境日宣传纪念活动;2004年,首次发布六五环境日中国主题;2014年,正式确定每年6月5日为我国法定环境日。几十年来,一年一度的六五环境日承载着唤起社会各界共同保护环境的使命。六五环境日是所有环保人的节日,更是社会各界所有热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人们共同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实际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要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学理上基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把握其内涵框架,着力从顶层制度设计、城乡融合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破解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桎梏难题。  相似文献   

9.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大美中国,江山如画。云南洱海碧波万顷,不远处苍山青翠。8年前洱海湖畔,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殷殷嘱咐:“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全流域加强保护修复,如今苍山洱海风光更加绮丽。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王玮 《环境经济》2023,(2):18-23
<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的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也进一步凸显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全球的生态系统。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4亿,到21世纪中期将达100亿。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而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40亿吨。每年流失石油1000多万吨,比20世纪初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大量增加。全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损失占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8%~17%,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从中国…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概念、判断标准、存在原因、消灭路径等进行了广泛探讨,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梳理学界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问题的四个原则,即坚持运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原则、坚持经济领域原则、结合生产过程原则和坚持社会阶级整体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试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探寻了西方社会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我国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创新及其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但要谋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17.
郑现镇 《时代经贸》2011,(22):16-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道家传统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多元文化集中、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治理问题中文化共信、文化认同、民族共生、文化融合、社会稳定是核心和根本.和谐共生、加速发展和长治久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内容之一.和谐共生和长治久安理论是新疆的重要战略和理论,对新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人与自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不涉及这一话题。在这一话题上,人类持何种态度,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究竟能否获得持续的发展。这里仅就世界三大宗教、中国古代哲学、当代环境科学,略作粗浅分析,以期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8)
学校和企业的共生共赢是高等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共同诉求,寻求二者共存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共生环境是双方努力的方向,达成校企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共生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