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正>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公司违法违规、经营失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旨在规  相似文献   

2.
在两权分离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高管激励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来分析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同时选取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激励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正面影响,并且内部控制在高管激励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即高管激励可以通过增强内部控制的权力制衡效果,来达到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在寻求长期发展和提高企业绩效中的关键举措,而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在股权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视角。文章选取60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为研究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和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内部控制质量为调节变量,对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3-2015沪深A股的公司经营情况,本文将盈余质量和内部审计作为主要的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数据显示,内部控制审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余质量;在公司不变的情况下,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往往会抑制盈余管理现象的发生,促进盈余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本文以研究结果为依据,从监管部门、法律法规部门以及投资者三方提出针对性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企业股东会对高管制定薪酬激励方案来缓解二者的利益冲突。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中对高管采取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高管的高股权激励会显著增加外部审计费用,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机制检验表明,较高的股权激励诱发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其舞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从而增加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时,高管的股权激励与其外部审计费用呈负相关关系;高质量外部审计能够发挥其监督和治理作用,弱化高管股权激励对外部审计费用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李银香  沈康杰 《现代商业》2023,(16):165-168
本文选取2016-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了管理层激励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对管理层实施激励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对管理层实施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有效会计信息与合理的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有利于企业资源有效配置。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内外部会计质量信息对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可以作为管理层激励有效性的调节变量,且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财务舞弊事件的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内部控制的关注,投资者和债权人迫切需要真实可信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继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之后,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披露规则转为强制披露规则。本文以深市主板市场已披露2015年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不断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评价的建议,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陈作华  温琳 《财经论丛》2016,(10):76-84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市场能否对内部人亲属卖出股票交易行为做出显著的反应,并探求内部控制在其中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亲属在卖出股票交易中表现出了准确的市场择机能力,市场对此有着显著的负面反应;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相比,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亲属能够更为成功地选择在股价大幅度上升的恰当时点卖出股票,市场对此的反应也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震 《商业研究》2020,(2):44-51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近几年经济总量相似的青岛市与无锡市两个区域市场个体作比较,通过调研查证发现无锡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情况优于青岛市,但从总体来看,两座城市上市公司对非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依然不够详细主动。本文分析了两座城市的差异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总数和融资额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信息披露方面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因素突出,所披露的信息具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不同于主板市场。通过选取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板块作为研究样本,对研究样本的公司基本制度与公司治理特征、中介机构和财务特征对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监事会会议次数显著影响信息的披露程度,是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并不能发挥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行为的影响.首先,为了避免干预行为泄漏引发的政治成本,地方官员在实施干预时倾向于压制公司的透明化披露.其次,在以GDP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官员很可能基于政绩目标的考虑要求公司高估利润、隐藏损失.文章利用樊刚和王小鲁(2004)编制的市场化指数和其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指数度量政府干预水平,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稳健性入手,探讨了政府干预与会计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行为确实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尤为突出.上述发现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管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是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提高公司绩效的巨大推动力。文章选取2010—2017年所有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剔除ST类及数据缺失样本,研究审计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对绩效有显著影响。同时,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增强审计质量与提高公司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观层面上,有关"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利弊之争核心在于控制权性质不同的企业是否具有不同的"趋利避害"能力。本文从控制权和规模扩张来剖析"趋利避害"的具体表现,研究其影响并购绩效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人在企业并购中存在支持与掏空行为;(2)随着规模扩张,企业并没有获得规模、范围经济以及垄断势力带来的混合正向效应;(3)相对于政府控制,非政府终极控制人具有较强的掏空能力(趋利),和降低规模、范围不经济和无明显的垄断势力的负面影响能力(避害)。本文研究价值在于,理论上发展了不同性质的控制人在价值分配(掏空)、价值转移(市场势力)和价值创造(规模、范围经济)上的能力差异;实践上,能够为监管层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提供相应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government ownership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benefits of managerial control, measured as excessive overhead expenses, and profitability of acquirers. A total of 246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events from Chinese 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CSCLCs) between 2001 and 2006 constitutes the analytical sample. Under a low level of government shareholding, private benefits of managerial control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quirer announcement returns. However,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benefits of managerial control and acquirer announcement returns under a high level of government sharehol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scholarship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1 ASAC.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2006--2009年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856家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检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与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当年及在此之前5年财务报告质量的差异,以及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考察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我们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在当年及在此之前5年均显著高于其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从长期来看,投资者能据此对盈余进行区别定价。这表明,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信号发送作用,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财务报告的质量,并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