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投入,是世界各国/地区获取全球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规模小增速快、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均衡、重心偏向传统行业等特点。同时,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存在内生动力,具体包括不完善的产业集群、亟待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创新人才的不足等因素。因此,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以顶层设计为导向,优先在“侨”、“台”和“民营企业”方面率先破局。一方面,通过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方式,拓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渠道。另一方面,需要以规则为抓手,积极对接服务贸易新规则,增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外部动力,推进其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愈加突出,当下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其自我提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在分析二者融合动因基础上,对制造业价值链的分解和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整合进行阐述,并给出制造业升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价值链攀升中的内在逻辑。基于2006-2016年江苏省内各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显示,省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的崛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接着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不同影响,得到鲜明的结论,这将为江苏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商》2016,(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经济结构在不断升级,三大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究,分析得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机理,并提出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互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针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 GVC )中的竞争力现状,本文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通过加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改变之前对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的路径依赖,向GVC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分工地位提高后,通过对战略环节和资源的控制而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最终达到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已是必然的趋势。本文旨在探究辽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情况,并通过耦合模型判断二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直接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模式,它直接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并对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当前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兴起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讲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然后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与价值链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指出了我国如何抓住生产性服务业大热的契机,加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情况上,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分工不断深化的环境下,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沿全球价值链攀升,占据高端位置,增加产业的附加值,促进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的升级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以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基础,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特征。使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进口相对价来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贸易方式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特征和升级表现。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主要采取了进口替代和战略性贸易相结合的政策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二,虽然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最重要的驱动力。第三,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经历三个主要的结构性变化,一是各类企业的发展正在变得日益内向,其次是从2005年起装备制造业贸易开始从逆差转向顺差,三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更加依赖从国内采购中间品。第四,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升级的来源,而升级的主要动力是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能忽视的是,国有企业在升级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升级现状令人担忧。最后,国内企业和一般贸易是造成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偏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相对出口单价,对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趋势和地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数据是UN Comtrade2002-2011年HS六位编码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大约一半金额的产品正处于升级,尤其是电信和船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出现降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量较少,占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不到7%,总体表现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装备制造业强国。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由于中国企业仍然趋向出口相对低价的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口相对高价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出口单价与世界平均价格相比,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只有0.66,与日本的2.43、德国的1.58和美国的1.42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不断改进趋势,与2002相比,2011年地位指数提高了约43%。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融入及其区位优势提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产品价值链越来越具有空间可分性的特征,一些处在产业主导地位的厂商越来越注重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的重组。20多年来,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积极吸纳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有了较大程度的融入。继续保持这种吸纳与融入,应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与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升级的机制,从创新类型和技术专有性两个维度构建了价值链升级的坐标体系,从工艺、产品、功能和跨越价值链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升级路径。最后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如何在价值链中攀升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TAPED数据库对2000—2014年中国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条款深度进行横向测度,并利用UIBE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系统检验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行业层面的特征变量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一体化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指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细分参与度后发现,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一体化能够提高全球价值链的透明度,促进价值链关联,强化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弱化其后向参与度;细分行业后发现,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深度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助推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增收难等等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业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涉农企业,在推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当前,中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主导,因为具有高成长、高集聚、高辐射、高就业的特征而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对生产性服务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的资金投入,仍然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从企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入手,对制造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制造业升级带来产业的空心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和锁定,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极其不利影响,出现了大规模的垂直分离和再构。我国生产力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并受制于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限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只有实现国家比较优势的转变,嵌入GVC所带来的机会,创造升级换代的环境,才能保障制造业升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保证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产业集群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集群已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制造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在于所拥有的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这就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从事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生产加工制造。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结合全球价值链曲线的形状,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即底端向上的"制造升级",向左右两端高附加值环节的创新升级和集群自身的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李强  郑江淮 《财贸经济》2013,(9):95-102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三个假说命题.利用我国制造业2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假说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对所有类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总体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总体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国际分工参与程度除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不显著外,对总体制造业及其他类型制造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