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城市——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观念的转变和项目细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为经营城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现状,阐述了为更好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保障机制,使城市基础建设资金得到保障,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首先要解决资金这一难题。在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对中国现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确立多渠道的融资新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解决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难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林子江 《经济师》2014,(12):42-43
在大规模、大力度推进城市化的浪潮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当项目融资机制作为产权制度创新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后,在基础设施领域产生了示范效应、扩张效应,并对资源配置和制度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融资模式的创新不仅为政府部门解决了筹集资金的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契机。文章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具体实践为脉络,比较了各类创新型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了项目融资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政府投资为主体格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方式,由于单一的投资主体以及旧的投融资体制的限制,使得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本文提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以及推广创新模式等措施,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6.
资金和融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障碍,城投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巨大的融资和偿债压力。各地政府为解决资金和融资问题,普遍的做法就是把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用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的来说有三种模式,即土地储备中心模式、一级整理模式、划拨增资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劣,本文通过分析其不同特点,提出了城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用的以土地收益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利用外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拓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和城市自筹以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外资,是弥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投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基础设施是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宽带中国”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以及缓解劳动力错配三个渠道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提升了城市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并会随着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且在沿海地区、行政等级、财政自主权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更为显著。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息化和数字金融优势,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释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带来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9.
冯冠胜 《技术经济》2006,25(3):44-46
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这一过程显得异常艰难。文章首先论证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供选择的方式以及推动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的对策包括促进技术创新与推广、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促进相关管理制度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丽英 《现代财经》2008,28(5):35-40
本文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骤及其动力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并重点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动力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载体,而建设的融资问题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重要概念,包括投资项目区分理论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物品理论等进行阐述;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政策研究以及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寻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上要解决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以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经济效应随之成为亟待考察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这一自然实验,从企业边界这一制度经济学关注的核心话题切入,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显著推动了企业专业化分工。机制分析发现,上述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内部管控成本较高时,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最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文章丰富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研究,为评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参照,也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抓住机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历史的欠帐以及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普遍是个薄弱环节,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技术创新,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强。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推动数字金融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以及增强政府科教支持这三条渠道促进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城市、重点城市和科教资源较好的城市表现更强。进一步发现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相邻城市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扩大了城市之间的创新差距。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建设现行最为先进的两种模式:代建制、BT投资,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本文就代建制、BT投资两种建设模式进行对比探讨,希望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8.
车峰  张磊 《经济前沿》2005,(1):53-55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私人资本,大规模吸引资金投入。而资金信托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融资工具。城市政府和信托公司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使城市基础设施资金信托逐步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9.
分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要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区别城市基础设施的种类和特点,研究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因素,把握建立高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重要保障。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差距,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也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文章对1990年代中期以来西部地区市政基础建设的水平及其融资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