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高农民素质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静 《当代经济》2002,(10):41-42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的发明者、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科技进步的推动者,是社会资源的利用者。如果没有人或人的素质低下,再好的生产厂具,再好的原材料也是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李忠民 《经济纵横》1990,(12):45-46
<正> 农民消费水平标准,是以人均年纯收入为依据制定的。标准的制定应当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否则,便不能科学地、真实地反映农民实际生活状况,不利于党和政府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目前划分农民消费水平的标准仍是1984年制定的: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为贫困,200——500元为温饱,500——1000元以上为小康。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这一标准。然而,标准的确定,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相对的。农民消费水平,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做出动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解析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很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解析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民消费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对促进农民消费、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所起的作用。通过对黑龙江、安徽、湖北三省农村的调研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很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应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顶层设计,建立农保与城保互相协调的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维持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的滞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逐渐失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农民减负。笔者就针对为农民减负的背景,对农民减负对农村发展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信息意识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高爱华 《经济师》2003,(5):169-170
文章对推进农民的组织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伟大战略,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农村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兴起,正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生事物。通过几年的发展,湟中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中开辟了一条新型的道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转变了以农户为单位的个体化农业生产模式,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10.
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内涵就是以科技型的企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综合发展的经济结构体系,其基本的核心是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为纽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取决于能否有一个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产业大军,也就是要有一支专业人才和科研技术人才。一、县域经济发展有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作为占居主体的农民在县域经济的这一主战场.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无论是发展工业产业特色县,还是发展农业产业特色县,或者像侯马市那样以流通为龙头的商业产业特色县,都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农民的文…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希望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民竞争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选登 《经济师》2005,(1):190-190,192
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者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提高农民竞争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规模小、程度低、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现状;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政府积极引导,创新机制、稳步发展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民的增收历程分析1.第一次增收:农村土地承包制实行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农村与全国一样,突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民和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近年来 ,我国农民素质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 ,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短缺经济的结束,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工作的主题。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再仅仅是服务自我穆兴增李宏民编者按: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着眼点往往把它放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事实上,随着其功能的逐步完善及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  相似文献   

18.
当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变,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从供给扩张向需求拉动转变时,扩大需求成为必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介绍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基础上,分析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追而提出发展河北省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97.6元增加到2001年的2366.4元,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年均增长4.0%。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1985年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7.42元,2001年达到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 ,农村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高楼、市场、工厂在农村拔地而起 ,鳞次栉比。“洗脚上路”的农民 ,走上了“挺进城市”的道路。农民进城了 ,相应的问题也出来了。一方面 ,在不少地方 ,农民进城后并没有马上找到致富“金钥匙” ,物质生活并无大的起色。原因是 ,搞一产少了土地 ,搞二产缺乏资金 ,搞三产没有技术和胆量。原指望进城“掏金” ,没想到“住进了高楼烦恼更多”。另一方面 ,一些农民虽然走上了富路 ,可精神上却很空虚 ,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仍保留着传统农业的深深烙印。有的农民利用土地、房产、红利致富后 ,逐渐失去了当初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