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武  肖民赞 《当代财经》2005,(12):29-33
基于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市收益波动具有“时变性”、“集群性”和“不对称性”三个特征;但在我国,政策因素作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变量的事实比较明显。而政策因素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会中断股市长期运行的走势;另一方面容易加剧下一阶段股市长期运行的波动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评估投资项目的指标“资本金净利润率”引入股市,拟定“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的公式,用以评价股市的整体投资价值。设定这一测评股市投资价值的新指标,对评估股市的投资价值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测市方法是前所未有的。用此指标结合其它测市工具共同测市,简捷、明快、准确。  相似文献   

3.
杜婧 《当代经济》2006,(4X):64-66
本文将评估投资项目的指标“资本金净利润率”引入股市,拟定“股市资本金年净利润率”的公式,用以评价股市的整体投资价值。设定这一测评股市投资价值的新指标,对评估股市的投资价值有着重要意义,这一测市方法是前所未有的。用此指标结合其它测市工具共同测市,简捷、明快、准确。  相似文献   

4.
《大陆桥视野》2007,(8):126-127
近日,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在乌鲁木齐召开了盛大的“掌上股市”推介会。这是中国联通4月在上海、深圳发布“掌上股市”新业务后,一次大型“掌上股市”推介会。中国联通宣布将与国内主流的互联网门户开展合作,为“掌上股市”注入强大的互联网资源,同时,也将会和更多开发商、券商、终端厂商合作,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07,(9):90-91
近日,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在乌鲁木齐召开了盛大的“掌上股市”推介会。这是中国联通4月在上海、深圳发布“掌上股市”新业务后,一次大型“掌上股市”推介会。中国联通宣布将与国内主流的互联网门户开展合作,为“掌上股市”注入强大的互联网资源,同时,也将会和更多开发商、券商、终端厂商合作,共同打造“掌上股市”业务品牌,为我国广大股民手机炒股,提供更加灵活方便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件事在事易时移的情况下起的作用正好相反,股权分置在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中就扮演了一个“萧何”的角色。按西方的说法,中国股市是一个提前了20年的早产儿,之所以能够顺利来到人世,一是由于邓小平的一句话:“(对股市可以)先试一试,不行就关掉”;二是有了股权分置这一“天才”设计做支持。  相似文献   

7.
“震荡”与“调整”成为2013年中国股市的关键词。在2013年几近尾声的阶段,证监会发布了新股发行改革的四项内容,加快对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那么,2013年推出的诸多“新政”能否很快地令中国股市“起死回生”?为使读者了解股市走向,《经济》杂志将于2014年1月起增设“股市每月谈”栏目,约访业内行家,分析股市动态。  相似文献   

8.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2007年的中国股市,最恰当的莫过于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中国的证券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牛市涨得这样酣畅淋漓;从没出现过全世界目光都锁定在中国股市的情景;从没出现过一次阶段性的调整就让数千万股民心惊肉跳的状况……衡量股市的规模,不能用指数的涨跌,而要看股市市值,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年终,股市再次见证了疯狂,12月25日股市上涨至2400点,12月26日股市继续疯狂上攻。还没有人站出来说股市已经由“牛市”变成了“疯牛市。”但是可以预计,如果这样的论调一出,肯定会遭到希望股市快速上涨的人士的围攻。他们会举出无数条理由来告诉你股市快速上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张佳 《当代经济》2001,(9):44-44
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看中的是其能够向“实体经济”输送“资金”,反过来,“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能给投资者以回报,这一“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运行机制。但股市发展至今,现实情况不尽人意。自前年5.19行情以来,股市并喷,牛气冲天。板块联动、网络、基因、纳米等新概念层出不 。“虚拟经济”明显地偏离了“实体经济”的运行轨迹。就像癌细胞的成长以吸取机体营养为代价,畸形发育的股票市场并未能给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相反,暴涨的股市吸引着产业资本不断地转化为金融资本,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均衡被打破,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均衡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吴敬莲也忍不住站出来,评点股市,于是引发了一场股市大讨论。  相似文献   

11.
脆弱的中国“股市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讲,中国的股市生态就是机构这条“大鱼”靠吃散户这 条“小鱼”维持生存。盲目发展机构投资者等措施使中国的股市生态 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股市生态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稳定状 态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黎元奎 《经济论坛》1994,(11):10-1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股市持续低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原因何在?人们纷纷探讨,见仁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需求不足”论,认为供给大规模扩容的同时,需求并未相应扩容,主张以需求扩容为基本对策;二是“股市机制”论,认为股市低迷的根源在于股市机制不成熟,主张把重点放在股市机制的完善上;三是“人气散淡”论,认为人气散淡是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主张重聚人气;四是“宏观政策”论,认为宏观股市政策不明朗,主张尽快明朗股市政策。这些观点,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但由于角度不同,缺乏全面深入分析,结论未免偏颇,对策难免片面。仅就后一  相似文献   

13.
《经济》2004,(3):4
2月24日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而前一日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大盘下跌40余点,创下2月以来最大日跌幅。针对“国资委一开会,股市就下跌”的现象,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需要进一步提高国资委工作的透明度,今后将提前公布会议主题,减少股市炒作余地。对于“国资委与其他监管部门是不是一条心”的问题,李荣融毫不犹豫地回答,“绝对是一条心!”  相似文献   

14.
在追赶新经济的“浪潮”中,一些人从国外“引进”了股市财富效应理论。如今,虽然当初热炒的“新经济”概念股已明显回落,股市对“新经济”刺激的期望值也大大下降了,但所谓的股市财富效应理论,仍然被用以解释“新经济”概念股及其它热炒的概念股。 从见诸各报刊文章来看,“股市财富效应”的内在逻辑大致可表述为三个要点:其一,每只股票的价格均是由该股的未来收益和收益水平决定的,因此,“新经济”概念股、“网络股”的市价上扬,意味着股市已将这些产业或企业的未来收益提前到现期分配;其二,既然股市已将“新经济”或“网络”…  相似文献   

15.
李晶 《当代经济》2005,(9):72-73
2005年6月26日,上证指数又创新低,当日最低点已达到998.22。面对一片“绿色”的股市,股民们的脸色也许也变“绿”了。已持续了将近6年的“熊市”,何时结束?股民们的希望何时燃起?这已成为目前政府急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正因此,“救市”之声此起彼伏,要求“利好”消息传出的声音不断,以拯救早已脆弱不堪的股市。然而,在美欧的股票市场,即使出现大幅回落时,也未见股民们哀声一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没有类似美欧那样的卖空机制。  相似文献   

16.
陈迅  吴相俊 《经济前沿》2009,(12):28-34
文中运用二元收益率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我国在汇改后股市与汇市间的波动溢出。实证结果表明在两市间存在一个双向的波动传递关系,即股市与汇市均对它们相互之间市场“新息”产生反应。股市收益率对于它自身的波动不存在“新息”效应,而汇率自身过去的波动对当前收益率存在“新息”效应。汇市(股市)波动对股市(汇市)的冲击不存在持续性,即过去的波动对于预测未来的波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月23日,这一天已成为中国股市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天。中国股市矗起了又一块新的里程碑中国证监会下令“PT水仙”停止上市交易。“PT水仙”成为十年中国股市第一家退市的股票,退市之门从此打开。 近几年来,证监会一次又一次地发布预警或警示性公告,让人想起  相似文献   

18.
吴敬琏纵论中国经济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一直怀着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观点鲜明、言辞犀利著名。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政协大会秘书处特地安排了一场吴敬琏与记者的见面会。会上,“吴市场“就股市、失业、反腐败等诸多经济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去年底以来,吴敬琏针对媒体披露的“基金黑幕”、庄家操控市场等现象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性言论,认为中国的股市要发展,必须首先加以规范。吴敬琏的观点引发了从经济学界到民间的广泛讨论,有人更将吴的言论视为春节后股市下跌的“导火线”……[股市:单纯的投机不能创…  相似文献   

19.
易宪容 《新经济》2007,(6):38-39
可以说,投资普及化及平民化是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潮流,它并不是股市疯狂的原因所在,问题是我们所谓的股市精英用游戏般的概念来掩饰问题实质、来粉饰太平,并让市场上不当行为盛行。如果这样,“股市盛宴”肯定会结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一、本文研究背景和思路 “政策市”应从两方面来定义:一是指政府利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而出现的股市涨跌现象,政策的操作和影响对象很明确,就是股票指数;二是指股市运行状况主要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从这个定义来看,我国股市是“政策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