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背镇高寨村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江背镇东部5公里,地域9.6平方公里,有23个村小组49个自然村,606户2560人,2007年底有贫困人口68户206人。群众居住分散。全村有耕地2032亩,林地1.1万亩。高寨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土质贫瘠,交通条件差,有13个自然村小组不通公路(最远的近6公里山间小路),村民生活水平差,村级组织焕散,公益集体事业设施不完善,小学教室只是两间简易房。  相似文献   

2.
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矮岭子村是第三轮整村推进建设扶贫延伸村,也是县扶贫办、农业局两个单位建设扶贫的联村单位。该村系儒林镇塔溪管区,全村5个村民小组,126户、526人,其中党员15人,特困户32户,共有耕地496亩(其中:水田296亩、旱土200亩),山林面积7500亩(其中有林面积4000亩)。  相似文献   

3.
白塘村位于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的西北部,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77户1152人,耕地面积1297.5亩,山地面积2485亩,是全乡经济最不发达的村落之一。解放前,这里是“干死哈蟆、饿死老鼠”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前又被一条大江阻断,四周不通公路,乡亲们祖祖辈辈为“行路难,出门难”所困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造成了白塘村贫穷、愚昧和落后。  相似文献   

4.
圣水村位于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北部,全村6个村民小组,454户1770人,耕地面积2500亩,是2003年度省定重点贫困村.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苍南县五风乡八亩后村位于浙闽两省交界山区,距78省道和乡政府所在地均为3公里,该村共有6个自然村,348户,1508人,耕地面积553亩(其中水田523亩),林地面积1404亩.  相似文献   

6.
这一切都是湖北省竹山县陈家河村因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而悄然发生的变化。 陈家河村位于竹山县最西部竹坪乡,距县城100多公里,与陕西省旬阳县毗邻,全村版图面积5.97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360户1464人,耕地面积2044亩,其中水田354亩,素有“朝秦暮楚,西楚门户”之称。由于受区位、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林红敏 《老区建设》2008,(17):42-44
老城村是定南县老城镇的一个行政村,2001年由原来的学仕村和老城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4816人、农户1071户、劳动力2480人、耕地1536亩、111地13135亩、有果园290商、年出栏牛猪近万头,经过近三年实施整村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得到厂彳良大改观,村容村貌有明显变化,生猪产业迅速壮大,农民收入快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26元。  相似文献   

8.
《老区建设》2006,(7):F0003-F0004
“十五”期间,永丰县共投入扶贫奖金165.1万元。扶助项目539个,其中种经济林木1970亩,种大棚蔬菜4399亩,种经济作物3700亩,覆盖农户4500户;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从2001年开展实施整村推进工作,共实施省级重点村21个,市级重点村14个,安居温饱村35个,使整村推进工作真正达到整村推进的目的,贫困落后的面貌大为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扶贫开发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铜鼓县华仙村位于港口乡西北部,界临修水复源乡,四面环山,距铜鼓县城72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250户,共1139人。全村耕地面积443.46亩,森林面积4.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的林业村。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大部分村民切坡而居,住在半山腰上,靠山吃饭,由于居住分散,资源贫乏,缺乏致富支柱产业,原本的种养植业效率低下,农民生活十分苦难,是"十二五"省级定点贫困村。  相似文献   

11.
帅军 《老区建设》2008,(19):39-40
圣水村位于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北部,全村6个村民小组,454户1770人,耕地面积2500亩,是2003年度省定重点贫困村。走进圣水村,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满目翠绿,茗香四溢,一排排茶树如同一条条绿“龙”在群山萦绕。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在短短几年内,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现已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圣水翠峰”有机绿茶核心产业基地和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一是产业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2.
邹和平  谢凌  余桂芳 《老区建设》2009,(19):32-32,33
丰城市同田乡候塘村委会位于丰城市最边远的西北角三县交界处,赣江穿境而过,浠湖围绕其中,地势低洼,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全村三个自然村、592户、2470人口,3295亩耕地面积。2005年确定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时有贫困户383户,1708贫困人口,占当时全村人口总数的70%,道路坑坑洼洼,村内环境极差,房屋东倒西歪,户户少粮没钱花,是当时候塘村贫困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胡仁道 《老区建设》2008,(21):49-50
2007年,江西省纪委、监察厅在永新县怀忠镇茶源村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为改变茶源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工作组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省纪委、监察厅的帮扶,茶源村的基础设施、交通状况、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村民素质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4.
李锋 《老区建设》2006,(7):14-15
“十·五”扶贫开发期间,吉州区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总体要求,总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95.8万元。新修村级水泥5公里、砂石路40公里,兴建、维修电排站10座,兴修、加固水库43座,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14宗,“三清三改”7处,建沼气池1200余座。这些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近8000人的行路难、500余户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20亩,年均增粮达72吨;改善了人居环境;重点村的人平年纯收入由2000年的618元提高到2005年的1560元。一、整村推进的主要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实施整村推进后,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樟山…  相似文献   

15.
梁君 《老区建设》2007,(4):54-55
白合村位于湖南省保靖县水田河镇东北部,8个组307户1460人.全村有耕地3375亩、林地10250亩,是我县贫困村之一.  相似文献   

16.
整村推进     
《老区建设》2009,(11):F0002-F0002
“十一五”以来,抚州市共确定了217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至2008年底,全市整村推进投入资金总额已达2.4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643万元,实施扶贫规划项目820个。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市重点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7.
龙头村是安远县"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也是整村推进示范村。该村位于该县车头镇西北部,距县城14.5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898户,人口3882人;耕地面积2427亩,人均0.62亩;开发果园面积4658亩,户均5亩以上。为提升该村经济发展后劲,改变  相似文献   

18.
铁岭市整村推进工作从2001年开始,目前,全市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166个,总投资1909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6290万元,贷款4432万元,群众自筹8373万元,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特色产业等扶贫开发项目512个,参与农户5.2万户,受益人口16万人,整村推进项目村新增经济林果、经济作物4.2万亩,新增出栏大牲畜17万头,项目村贫困农民通过实施扶贫项目人均年增收685元,  相似文献   

19.
刘守敏 《老区建设》2012,(21):37-39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中,江西省赣州市积极开展整村推进工作,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一、主要成效1.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以来,全市贫困村新修乡村道路19057公里,其中硬化15808公里,修建桥梁485座,13166米,解决了1047个贫困村没有通水泥公路的历史,使200多万人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建饮水设施172处,铺设饮水管428877米,新建水陂、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1279处(座),解决了20多万人和1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艳 《老区建设》2007,(9):38-39
自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特别是国家提出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后,永丰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兴村、富村、强村、靓村、净村、理村"人手,对26个重点村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