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给物流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架构和政策支持,在对产业融合理论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融合的基本概念框架,并进一步研究了物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即对商业利益的Ψ求、物流服务供需关系、物流服务创新和全球价值网络嵌入;探索了物流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价值模块镶嵌"型融合模式、"纵横交错渗透"型融合模式以及"价值网络重组"型融合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物流产业融合"三位一体"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发展变缓以及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之际,创新对企业发展甚至生存变得至关重要。作为智能输出和人才输出源头的高校也在积极在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践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走过了几个年头。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在"三创"教育发展实践和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在创新领域两者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度融合进行了研究,对高校"三创"教育和企业创新发展如何深度融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NGN与高校统一信息系统融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校信息系统的现状和系统开发与应用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高校信息系统服务于教学、办公管理等特点,提出了NGN与高校统一信息系统融合应用的创新模式和系统架构,以用户的信息思维和接受方式为导向,以NGN等高新技术为支撑,从办公流程管理、虚拟教学、远程教学与多媒体会议服务、Web集成呼叫中心等系统实现模式上部署高校统一信息系统的融合进程,实现NGN与高校统一信息系统融合构建,使统一信息系统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办公管理中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解决信息沟通手段落后和校内外交互式网络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和案例剖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发展路径。认为:生产要素的转移与集聚本质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按照时间的演化顺序,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次为要素的初步集聚、组织的中度集成和产业要素的高度融合三个连续的阶段。要素的初步集聚是因为系列外部事件冲击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度集成阶段是组织、制度、资源相互作用,自我强化回馈的过程,是市场推动的结果;高度集成阶段则是在中度集成的基础上,生产系统成功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网络中,形成具有创新功能和一定竞争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5.
浅谈融合开放型会计实验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构建融合开放型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其精髓在于情境化、主动创造性、开放协作性及融合探索性。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弥补目前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一些不足,它在设计理念、内容、流程及实现条件等方面各有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操作性、创造性的训练,以及系统思维和整体设计能力的培养,可以激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和案例剖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发展路径.认为:生产要素的转移与集聚本质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按照时间的演化顺序,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次为要素的初步集聚、组织的中度集成和产业要素的高度融合三个连续的阶段.要素的初步集聚是因为系列外部事件冲击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度集成阶段是组织、制度、资源相互作用,自我强化回馈的过程,是市场推动的结果;高度集成阶段则是在中度集成的基础上,生产系统成功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网络中,形成具有创新功能和一定竞争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人才培养日趋紧迫,教学模式研究非常重要。六融合一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孵化学生创业团队及创业项目,是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融"思、学、产、赛、证、创"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以跨境电商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采用"项目驱动"及"实战"教学方法,构建"双语""双师""双轨""双创"师资团队,逐步实现"六融合一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校企合作不深入、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促进了校企合作、产教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创新链集成视阀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一书选择创新链集成视角,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科技创新现实情境,从创新链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构建、实证分析、实现机制与对策的维度进行研究,为破局创新驱动"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和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不断转变,公共服务创新成为摆在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探索了公共服务的四条创新路径:体制创新,即创新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技术创新,实施公共服务的"三个一"工程,即"一卡通"、"一站式服务"和"一个公共信息平台";融合创新,将公共服务项目与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业相融合,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服务方式创新,主要是公共服务外包、短流程服务等新型高效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工业企业的创新模式主要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类。在不同条件下,工业企业创新模式不同,创新驱动的机理也各有不同。依据不同的产业结构、企业发展状况、科技研究基础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创新模式各有不同的侧重。以泉州市为例,论证特定条件下工业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1.
汽车大集团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及其流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涉及面广、竞争环境复杂,企业必须通过战略信息研究和竞争情报分析来提高竞争力。本文介绍了上汽集团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厦其流程管理的运作体系,以此阐述“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及其流程管理”如何为保持和发展汽车大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赢得竞争优势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战略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创新系统研究的历史流变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大量文献的梳理,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将创新研究概括为现象论研究和系统论研究两个阶段,并对创新系统研究范式的理论演进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得出其由企业创新现象研究开始历经企业创新、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集群创新系统研究最终又由集成创新体系的研究重返微观层面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演进路线。并对创新系统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尤其对国内近期热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小农户在对接现代农业方面存在着土地要素、产业资金、生产性服务、市场抑制、生产技术及支持政策等配套不足.案例地区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基于上述困境,瞄准小农户现实需求,依托优势产业支撑,通过"系统要素集成、多元改革赋能、精准政策创新"三向发力,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创新性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产业结构普遍呈现了四个新发展趋势:产业结构模块化,产业演进路径由产业分立突变为产业融合,产业组织柔性化,产业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可供企业选择的创新模式有传统产业流程的信息化再造模式、竞争规则创新模式和产业融合创造全新产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创新系统。在分析当代技术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模式转变——即建立创新系统的必要性。然后,从中观环境出发,站在企业角度,在充分利用内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基本结构、链接机制、集成对象和治理方式,以期对企业创新系统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财务战略执行力弱化成为集团发展的重要瓶颈。企业集团应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在IT环境下通过管理观念创新、价值流程优化、信息平台共享,构建集团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资源集成,确保集团财务战略执行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揭阳市民俗体育普宁英歌旅游融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创新民俗体育"普宁英歌"与旅游开发融合模式。利用互联网+民俗体育"英歌舞"+旅游,扩大普宁英歌旅游的影响力、市场化运作,实现与之相关的民俗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校企文化之间的"零距离"融合是解决高职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企业文化引领员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介绍"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文化融合的背景及基础,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了以3A景区为依托的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以制度创新为契机的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以活动实践为载体的校企行为文化融合、以鲁班文化为特色的校企精神文化融合,打造了一种适应"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校企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层电子政务系统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系统开发流程中通过对电子政务系统生命创造周期的理解,提出UML建模的构架;结合建邺区数字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这一基层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研究分析业务模板、元数据、工作流技术、智能报表、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技术及J2EE体系等的总体框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不同的知识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领域内不断融合,高等院校作为知识的前沿阵地,融合创新知识自然是不可推脱的职责。不管是我国还是国际高校也在积极努力,但是新知识的转移仍然是各个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企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有待商榷。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演化机制及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