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符敬东 《水利经济》2007,25(6):30-32
介绍了村镇供水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分析了村镇供水工程水价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在村镇供水工程水价的核定中可以考虑实行基础水量单价和浮动水量单价双轨制试点,设定每人每月基础水量,基础水量按成本价格计收,超出定额部分按理论水价计收。  相似文献   

2.
浮动水价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普 《水利经济》1989,(3):32-34,42
供水作为商品具有商品属性,具有一定的供给需求规律。在实际情况下,往往由于供需矛盾造成用水紧张或用水浪费。采用一定的方法改善供水使用状况值得深入研究。“关于浮动水价计算方法的探讨”(见《水利经济》1987年第3期)一文提出了根据供需情况确定浮  相似文献   

3.
关于浮动水价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利工程改变了自然水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使它成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供水,供水具有商品属性。这种观点已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如何收取水利设施的供水水费是我国水利部门面临的新课题。众所周知,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需水部门需水量不断提高,造成供水与需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有些地方供水水费不尽合理,造成用水浪费。本文提出浮动水价计算方法,试图通过以两种水价收取浮动水费的方法,达到减少供水与需水之间的矛盾、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水权及水库水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库水权转让的特点,提出了构成水库水权转让价格的7个要素,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水权转让所需节水灌溉工程成本水价、农业补偿水价、生态补偿水价、税金和合理的利润,并对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水价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辞 《水利经济》2002,20(5):23-26
在全面分析石家庄市原有水价标准,水价结构,收费体系以及供水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石家庄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循环商品水的价值规律,按照有关政策法规,测算出合理的供水价格结构与标准,提出征收地下水水资源费,简化用水户分类,实行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联合收费,分步提价等水价改革方案,石家庄市已照此方案进行水价调整,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属性和运行特点,提出固定资产分段折旧法,即在达效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应由小到大逐年递增,直到正常运营年,而在正常运营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可采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对基于分段折旧法计算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输水工程口门水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分段折旧法计算的还贷期内(也即工程运营前期)水价为0.6058元/m^3,比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还贷期内水价0.6215元/m^3低;按分段折旧法计算的还贷后水价为0.4963元/m^3,比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还贷后水价0.489元/m^3要高,且按分段折旧法计算的水价在还贷前后变化更为平缓。如果考虑达效期内工程维护费递增的情况,那么还贷期内水价将更低(0.5944元/m^3),这可使通水初期受水城市的水价更低,从而有利于受水城市当地水利工程供水水价与调水水价之间的衔接,而还贷前后水价变化平缓也有利于水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陈楚 《水利经济》2009,27(2):34-37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属性和运行特点,提出固定资产分段折旧法,即在达效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应由小到大逐年递增,直到正常运营年,而在正常运营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可采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对基于分段折旧法计算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输水工程口门水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分段折旧法计算的还贷期内(也即工程运营前期)水价为0.6058元/m^3,比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还贷期内水价0.6215元/m^3低;按分段折旧法计算的还贷后水价为0.4963元/m^3,比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还贷后水价0.489元/m^3要高,且按分段折旧法计算的水价在还贷前后变化更为平缓。如果考虑达效期内工程维护费递增的情况,那么还贷期内水价将更低(0.5944元/m^3),这可使通水初期受水城市的水价更低,从而有利于受水城市当地水利工程供水水价与调水水价之间的衔接,而还贷前后水价变化平缓也有利于水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刘云华  郑莉 《水利经济》2008,26(3):30-32
从源水水价、自来水水价2个方面对深圳市水价改革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城市自来水价和污水处理收费实行3级阶梯式累进加价,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不同水费标准,并对低收入群体实行减免政策.在水价改革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价格监审制度、组织编制全国的供水行业人员和物资消耗定额、建立主要成本价格联动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引滦工程供水与水价改革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利民 《水利经济》2006,24(4):40-43
阐述引滦枢纽工程水价沿革情况,针对现行水价存在的弊端,分析供水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原因,提出加强政策研究,逐步调整供水价格;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供水成本;争取尽早实行“两部制”水价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农业水价偏低导致农用水浪费的问题,中国一直倡导农业水价改革。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层面还是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业水价改革都倾向于"按供水成本定价和收费"(简称"供水成本取向"),本文质疑这种水价改革"保护了供水者的利益,具有激励供水单位供水的作用,因而不利于农业节水"。与此同时,本文提出了"节水成本定价"假说:只有节水收益大于节水成本,农业用水户才有节水的内在激励。农业水价应该根据节水成本进行核算和确定,进一步确定为农业水价等于节水总投资与节水总量之比。建议按节水成本定价,实行多元化水价体系,按非水指标错位发放水价补贴,以此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2017年,引丹灌区在孟楼镇开始尝试推行农业用水价格改革,陆续在试点安装了量水设备,确立初始水权,核定农业用水价格,实行水票制供水并对节水进行补贴,历时多年初步完成。在改革中遇到了各参与方的执行难,如行政参与方节奏异步、用水户利益冲突、农协发挥作用难、资金不足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分析指出,改革中沟通机制不健全、高峰用水困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及资金来源不足等影响因素,对灌区全面推行水价改革提出了厘清各方关系、差异化收取水费、引入技术人才及设备、多元化水价收入来源、规范土地流转等建议来解决其不足,最后对灌区全面推行水价改革进行展望,为其他灌区水价改革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水价变化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择塔里木流域不同区段的3个农村社区,分析了各社区水管理及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情况,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探讨水价变化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影响,计算了社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单方水产值和效益,提出了极限水价的概念,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当地调整农业水价和逐步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水资源循环性和稀缺性的特点,考虑水资源的边际使用成本,提出水价完全成本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边际使用成本4部分组成。利用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及边际机会成本等理论,计算大连市水价完全成本,旨在利用定价模型进一步推动大连市水价定价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以反映真实的水市场供需关系,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武博庆 《水利经济》1998,16(1):33-41
水价是水利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水利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绝大多数存在财务亏损的现象,经济贫困,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水价。引滦枢纽在1994年以前已发生15年严重的阶段亏损,即使在未来45年运行期内用足国家政策,把水价提高到现政策所允许的最高限度,全期财务评价指标也不能明显好转。文章基于实地调查和项目后评价,特别是辅助财务评价,就水价计算方法展开讨论,并对南水北调中线水价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淠河总干渠供水成本分析计算及两部制水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分析计算了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向农业和非农业供水以及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向合肥市供水的成本、费用、利润和税收;并根据计算结果构建了两部制水价,与现行执行水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淠河灌区的农业供水计算价格远高于执行水价,董大水库的计算水价高于执行水价,而淠河总干渠的非农业供水价格高于计算水价;向城市供水的基本水价为计量水价的1/3左右,而农业用水的计量水价为基本水价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16.
法国水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明 《水利经济》2000,18(1):60-65
本文介绍了法国的水管理机构、职能和权限, 水管理原则和方式。分析了法国的水价构成要素, 供水投资政策和双费水价结构。总结了法国水价制定和调整的程序、执行的方式。评析了法国水价制度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四川武引灌区为案例,实证检验农业水价现实运行情况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契合程度,探讨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方法]文章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建构“成本导向、支付可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测定农业水价的弹性区间。[结果]市场作用下,供给维度要以供水工程成本为基准,需求维度在用水户承载力支付能力区间较为合理;由于农业用水具有正外部性以及农业供水的垄断性,政府应为农业用水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农业水价构成应以平均运行可变成本为最低参考标准,也可实行全成本农业水价,以此符合“成本导向”。“支付可行”表现为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支付意愿,农业水价既要考虑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情况,判断用水户实际支付能力,又要研究其心理支付意愿,分析现实情况和心理参照点的差别情况。[结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学理建构与现实运行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优化“成本导向”形成机制,科学建立灌区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准则,确立农业用水计收方式。优化“支付可行”形成机制,积极促进用水户增收,提高水价实际支付能力,强化宣传提高用水户心里支付意愿及加...  相似文献   

18.
供水成本与理论价格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价改革是当前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水价是充分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调节、消费的重要经济杠杆。本文对水利工程的供水成本价格和理论价格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市场经济运作下水价的组成及水价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农业灌溉供水水价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对临汾市大中型灌区水价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吉魁 《水利经济》2009,27(2):42-44
阐述了临汾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现行水价改革的建议:加大水商品宣传力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水价测算批复办法和灵活的水价政策;采取水价逐步到位方案;加强水价计收管理工作;拓宽供水渠道和水商品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水资源价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天然水资源价格和人工水资源价格的内涵,提出合理水资源价格应由天然水资源价格、供水成本、外部成本和机会成本4部分构成;提出合理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按地表水水资源费、地下水水资源费和引黄水水资源费分别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应提高到包括工程费、服务费和资本费在内的水平,以补偿污水处理成本;实行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计量水价,使水价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和条件的变化,以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