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2011—2018年深交所2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应用负二项回归,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在不同生命周期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融资约束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会减弱政府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来看,无论处于成长期还是成熟期,政府补贴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对政府补贴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补贴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从融资约束和生命周期两个角度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刺激作用,正向调节企业R&D投入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释放的发展红利日益凸显。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然而较少从资金来源角度深入探究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更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在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中,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同时发挥作用,进而选择用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分别作为反映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代理变量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的发展会降低企业之间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进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相比之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商业信用更为直接和有效,其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中的正向中介效应通常也比商业信用更强;商业信用的中介效应会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当宏观经济上行、市场处于扩张状态时更强;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受到政府发展战略的影响,表现为政府越重视和鼓励创新则越强;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因而商业信用的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可能相对更强;而政府补贴中介效应的企业异质性与政府补贴偏好相关,政府更倾向于支持哪类企业的创新活动,则在该类企业中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较强。利用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支持上述观点。相比现有文献,本文基于资金配置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对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的机制进行探讨,并对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进行比较和异质性分析,从资金配置方式角度拓展了数字金融领域的研究视角,也从数字金融角度深化了资源配置机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研究。本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资金配置的改善存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种方式,进而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具有市场力量和政府作用两条路径。因此,在积极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同时,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挖掘和发挥数字金融的共享和普惠优势,使所有经济主体在统一的大市场上平等地享受资金配置优化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增强政府补贴、政策优惠等的针对性、导向性和信号性。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具有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成长优势的部分.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的同时,还存在着企业内的资金、人才、信息和政策等资源不足的问题,企业现有资源不能与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要求匹配.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处于封闭式创新,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外部创新资源,实施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和辽宁省的实际,提出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与金融机构、用户、供应商、行业相关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标准机构等创新源合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有文献关注政府政策干预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却普遍忽视政府行为诸如政府创新预期和创新关注可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R语言文本挖掘方法,从2005—201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关键词,结合上市公司专利数据,探究政府创新关注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关注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方向作用存在非一致性,政府关注未能正向激励技术创新和提高创新质量,却能有效改变技术创新方向,这应该源于政府关注的技术创新效应呈“U”型即门槛特征所决定;不同类型企业政府关注的技术创新效应迥异,其中国有与高盈利企业的发明创新均表现负向作用效应且对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作用有限;政府关注度会通过影响企业研发资金配置改变企业创新激励,但政府关注度增加企业研发信贷的同时会挤出企业自有研发资金,引致技术创新方向转变而损害企业创新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产品转换率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依次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和Bootstrap双重门槛回归方法,验证政府补贴通过影响产品转换率进而提升出口质量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通过降低企业创新的相对门槛提升了产品转换率;产品转换率是政府补贴影响出...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政府和市场两大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面板数据,从技术比较优势的视角,探究政府支持和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政府支持方面,政府的直接创新补贴和间接财政支出对企业的创新产出均存在积极影响;营商环境方面,政府治理环境和法制建设环境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具有促进效应,而外商投资环境则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2)从技术比较优势视角看,政府支持中的直接创新补贴和间接财政支出仅对处于低技术比较优势的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有促进效应;营商环境中的政府治理环境对处于高技术比较优势的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有促进效应,而法制建设环境和外商投资环境仅显著影响处于低技术比较优势的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研究结论表明政府支持和营商环境对不同地区、行业和规模的企业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源动力,因此找到激励企业创新的因素是重中之重。本文采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产出数据,考察政府创新规划执行压力、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三种不同类型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高管持股计划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企业产权性质、公司治理和高管创新精神对激励发挥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政府和企业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新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研究以创业拼凑理论为基础,利用193家科技型新创企业问卷调研数据,探讨创业拼凑与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风险承担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问题导向型创业拼凑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机会导向型创业拼凑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风险承担性负向调节问题导向型创业拼凑与创新绩效的负向关系,正向调节机会导向型创业拼凑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对问题导向型创业拼凑、机会导向型创业拼凑与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创业拼凑理论在创新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为科技型新创企业如何发掘创新机会、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提高了创新数量,却抑制了其质量改进,加剧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通过挤占信贷资源、诱导企业金融化抑制了创新数量与质量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带来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扭曲,使得企业为争夺有限的补贴而更加注重创新数量的增加却忽略了质量的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更容易使政企关系较为密切的企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企业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陷阱”。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7—2011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以及企业专利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客观描述并实证分析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调节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专利申请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上,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创新效应在企业具有出口行为、一般贸易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上更为明显;在机制分析上,行业竞争程度对该促进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融资约束则将负向调节两者间的激励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非市场战略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梳理并构建了非市场战略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框架。实证结果表明,实施非市场战略有利于企业获取丰富的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资源广度在非市场战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资源搜寻策略对非市场战略与获取资源深度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实施近距离搜寻策略并不会减弱非市场战略与企业资源广度间的正相关关系;资源整合能力对获取的资源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则企业资源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着眼于企业研发合作趋势加强的基本事实,从创新链升级与供应链优化双重视角切入,选取中国地级市与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和数字化转型企业中更为突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强跨组织研发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来实现创新链升级,二是提高客户集中度和降低供应商集中度来实现供应链优化。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回归的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链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与研发合作存在门槛效应,二者互动存在最优区间。本文研究结论为当前跨组织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三部门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强度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总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由技术差距、政府补贴、人力资本总量、原有技术基础共同决定。国内外技术差距与企业总研发强度起正向作用,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起负向作用;政府补贴与企业总研发强度、企业自主创新强度起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005—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差距是关乎企业总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关键因素,尤其对经济处于起飞区域作用显著;政府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总研发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人力资本总体上与企业总研发强度、企业自主创新强度起正向关系,但作用强度相对较小;原有技术基础与企业总研发强度、企业自主创新强度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总体上呈现负向或不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上下级关系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组织认同在上下级关系与员工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基于自陈式的272份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上下级关系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在上下级关系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从上下级关系的视角丰富了社会交换理论,为企业加强领导成员关系、提升员工组织认同感和创新绩效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网络中,网络位置体现了节点对资源和知识的占有和控制,探讨企业能否通过与高网络位置企业结盟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计算机产业企业2013-2017年间合作数据构建了该行业247×247企业网络,探讨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方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异位联盟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次,吸收能力对异位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组织学习方式越趋向于探索式,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研究揭示了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创新仍存在较大争论.将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区分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基于200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两类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增长期权效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渠道在于市场前景的不明朗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和投资收益率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谋求自我提升和发展;地方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企业创新,实物期权效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渠道在于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政府补贴减少和信贷优惠力度下降,迫使企业减少创新活动.通过分析异质性企业之间创新决策的差异,再次验证了两类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的主导机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挑战还包含着机遇,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全球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冲击的关键;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地方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政府补贴的政策效应,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广泛研究基础上学者们认为现有补贴政策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但未能激发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本文从现有研究结论出发,通过构筑政府补贴促进企业创新的系统框架,从理论上剖析政府补贴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的矛盾关系及其关键点,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封闭式创新不能满足企业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的需求。因此,企业更加重视开放式创新。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Frontier4.1软件就开放式创新对我国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SF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创新对全国整体和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在1%水平上显著的正向作用,本土企业间研发合作对全国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在5%水平上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在1%水平上显著的正向作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在5%水平上显著的正向作用,开放式创新三个细分维度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中西部地区本土企业RD活动以内部RD为主。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证分析了外资股东参股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及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两者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外资股东参股可以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尤其是当外资来源地相对发达、外资股东以战略合作为主要入股动机时,其参股后提高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效果更为显著.而央地产业政策协同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外资参股股东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正向作用.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可通过提高引资企业创新意愿、增加引资企业创新资源的内在渠道,有效提升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第三,进一步地,从地区环境出发,当地区对中央的财政依赖度越高、地方重要官员无中央任职经历时,央地产业政策协同的正向调节效果会越显著;从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当企业层级越低时,央地产业政策协同的正向调节效果越显著.实证分析结论丰富了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为政府充分发挥央地产业政策协同的积极效应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