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利用赤眼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稻螟赤眼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赤眼蜂是卵寄生蜂,种类很多,一般可采用人工繁殖,温度26~28℃,6~8天即可完成一代。在害虫产卵始盛期开始放蜂,每隔2~3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要根据害虫卵的密度大小而定,一般放蜂1万~3万头。放蜂应  相似文献   

2.
<正>赤眼蜂在自然界的种类很多,现在应用的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是松毛虫赤眼蜂,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向田间人工释放赤眼蜂,使其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内,而使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1.放蜂时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共放两次蜂,第一次在玉米螟产卵始期,一般是指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或者玉米田百株玉米落卵率为1~1.5块(鱼鳞状虫卵落到玉米叶片上)  相似文献   

3.
一、高粱芒蝇(又称高梁秆蝇)高粱苗期主要害虫,其幼虫钻入心叶造成枯苗,严重受害时成片毁灭。防治方法:1、适时播种,使成虫产卵盛期和高粱易受生育期错开,减轻为害。2、早匀苗,晚定苗,及时拔除枯心苗,冬季除去高粱根,以减少越冬幼虫基数。3、药剂防治:(1)幼虫产卵盛期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毫升或2.5%溴氰菊脂2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2)定苗前后每亩用3.6%杀虫双大颗粒剂1.5∽2公斤拌细土30∽4公斤均匀点施或撒施于心叶中,以杀死幼虫;(3)利用成虫有较强的趋化性,以鱼粉、腐烂的动物等和辛硫磷做成毒饵诱杀成虫。二、高粱粘虫(俗名“剃头虫…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西丰县18年来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增产增收,累积放蜂521.19万亩,挽回粮食损失达13029.7万公斤,纯受益为4890.16万元;减少防治人工费508万元;节省农药费160万元。化学农药用量减少,保护了天敌和减少了农药对人畜的毒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植保站,繁殖和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始于1973年。二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农业部、省、市农牧业厅、局和植保站的重视、支持和技术指导下,以及财政、银行等部门的协助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职工和科技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2年是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史以来繁蜂数量最多、质量最佳、销量最大、成果最好的一年。放蜂面积达到168.87万亩,除本县放蜂防螟16.6万亩外,其余157.28万亩推广到省内营口县、盖县、辽阳市太子河区;省外推广到吉林省公主领市、榆树市、长岭县等。与此同时还实行了北孵南繁,给福州供给一部份防治果树荔枝、桂园等害虫防治用卵。蜂平均寄生率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特别是系统地探索出一整套繁殖赤眼蜂新的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推广这一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噻嗪 异丙威     
《江苏农村经济》2008,(10):54-54
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 1、掌握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始盛期时施药,每亩兑水50升,对稻株中下部均匀喷雾。 2、由于本剂不能杀死成虫,所以请在低龄若虫或孵化初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 在稻田养鱼防治鱼病有4种方法: 1、定期在鱼凼中挂篓、挂袋:方法是,每亩每次用生石灰2—3公斤,分3—4个点挂篓;或每亩每次用漂白粉0.2—0.4公斤,分2—3个点挂篓;或每亩每次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2—0.3公斤,分2—3次挂袋。挂篓、挂袋应选进水上方,但不直接对准进水口,并每隔10—15天换1次。  相似文献   

8.
金农 《农家之友》2007,(11S):43-43
银杏树叶含有黄酮类、苦内酯类和β-谷甾醇及维生素等成分,可用来防治鱼病。具体操作方法是:每亩用新鲜银杏树叶300~500克或干品150~200 克,食盐250克,加清水500—700克放人锅内煮沸15~20分钟,连渣带汁一起与面粉等精料混合拌匀,捏成粒状。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为一疗程,可有效防治鱼类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等。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早春时期池塘养殖的特点:水温低,水质瘦,体质差等特点,为了保障全年的养殖顺利,需要早肥水、早调水,提高池塘水稳及溶氧,现就现阶段池塘管理方案提供如下,仅供参考。原则上建议年前放苗,今年很多客户压塘,延缓了放苗周期,因此放苗中一定要注意几点。1.清塘(1)生石灰清塘: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60-75kg,第一次加水之前先在池塘四周挖若干个小坑,将选择好的生石灰倒人小坑内,加  相似文献   

10.
防治套养鱼蟹水稻病虫害时,必须选用对鱼蟹高度安全的农药,同时采取正确的施药方法,做到对病虫害高效,对鱼蟹和水稻安全。其具体防治方法如下:一、稻瘟病:每亩用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喷雾。二、纹枯病:每亩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喷雾。三、稻曲病和水稻后期叶病综合症:防治稻曲病每亩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喷雾;防治水稻后期叶病综合症,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70毫升兑水喷雾。四、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每亩用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0~50…  相似文献   

11.
<正>问:各种农作物最佳追肥期一般是什么时候?答:现简单介绍如下:玉米最佳追肥期在平衡施肥的原则下,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在抽雄穗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亩可再追施20公斤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除草进行深施肥。水稻最佳追肥期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达到吸肥  相似文献   

12.
<正>“放蜂区虫害防效91%,自防区虫害防效56%”;“放蜂区虫害防效80%,自防区虫害防效55%”;“放蜂区虫害防效83.6%,自防区虫害防效54%”……秋高气爽,丰收在望。9月13日,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安庄村的玉米地里,不时传出报数声。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赤眼蜂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验收活动。由省、市、县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小队,分组进入玉米地进行病虫害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示范区病虫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防治策略、指标在2代蝗虫发生区,采取“狠治夏蝗,抑制秋蝗”的施药防治策略;在4∽5代发生区采取“狠治3代,抑制4代”的防治策略。目前采用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0.5头,防治适期为3龄盛期,但飞机防治时间可推迟至4∽5龄或羽化始盛期进行。二、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侦查。加强对飞蝗的监测工作,是保证把蝗虫防治在起飞之前的关键。对点片发生的蝗虫以挑治为主,或进行带药侦查挑治。具体方法是:结合查蝗对常年发生蝗虫的堤坝、路边、地埂、冈地等特殊环境采取带药、带喷雾器侦查,发现高密度蝗蝻立即喷药,将蝗虫消灭在…  相似文献   

14.
<正> 发挥祖国的医药宝库,用于鱼类寄生虫的杀除,通过多次实用,有一定效果。现把效果好的几则中草药方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中草药杀灭锚头蚤 处方(1):每亩养鱼水体,用酒糟125~150公斤。 用法:全池投饲,隔天连续投喂2~3次。 处方(2):每亩养鱼水域,用牛血或猪血5公斤。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与河豚混养,可充分利用河豚的食性及时防治虾病。当虾出现病害时,河豚能尽早的将这部分虾吃掉,从而减少病害的传染几率,为虾病治疗争取时间,起到很大程度的辅助作用,提高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一、放养时间清明前后,河豚放苗密度为每亩1000~3000尾,虾苗放养密度为每亩5万~6万尾(二代苗)。放养虾苗4~5天后,放养规格"绿豆"大小的河豚苗。如果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做好虾池的前期准备,合理放养虾苗 青虾属底栖动物,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游泳能力差,喜欢栖息于浅水区域、集群爬行于池边滩脚及维管束植物较多的地方。池塘面积2—4亩为宜,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1—1.5m之间,坡比1:3,池底淤泥20cm,池底平坦,进排水安装密眼网袋。放虾前10天,虾池用生石灰(每亩100kg)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3天后注水50cm,施发酵粪肥(每亩100—200kg)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7月中旬至8月初放苗,每亩放5—6万尾,规格为1—2cm。在放苗后20—30天,每亩投放100g左右鲢、鳙各30尾,用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7.
一、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水稻进入分蘖盛期,也就是秧苗移栽后20天左右(指长势良好的秧苗而言),应查看稻田中有无稻飞虱发生,若发生量小,可用敌敌喂乳油或可湿性优乐得粉剂兑水喷雾一次。40天后喷雾第二次。水稻后期,即移栽后100天左右,如仍有少量稻飞虱发生,则用上述同样方法防治第三次。这样,就可以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不受稻飞虱危害。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0,(10):45-45
水稻最佳追肥期: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才达到吸肥最高峰。为了促进水稻早发棵、早分蘖,应早施和重施分蘖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10天,每亩追肥尿素10公斤,抽穗时再追施尿素15~20公斤。  相似文献   

19.
用蓖麻叶杆治草鱼肠炎病、烂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草鱼肠炎病、烂鳃病流行季节,采用的预防措施是:每亩用蓖麻叶2—3kg打成浆全池均匀泼洒,每隔4—5天泼洒一次,将浆汁拌青草投喂,或者把蓖麻杆扎成一把,每把1.5—2kg,每亩放2—3把,均匀撒布水中。 如果患上肠炎病、烂鳃病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每亩用蓖麻叶4—5kg切碎或打成浆拌和在青草中连续投喂3天,同时把蓖麻叶扎成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放养鱼苗鱼种什么密度最合适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培育膘肥、健壮大鱼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鱼苗下塘的数量:家鱼苗一般每亩19万尾左右,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草鱼可适当少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长到3.3cm左右,称夏花鱼种。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1—1.5万尾。经30天左右的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