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金峰 《经济纵横》2010,(10):63-66
当你问某一个企业负责人他企业有多少员工,可能他只能告诉你一个大概数。如果你进一步问他企业的人工成本、培训经费,也许他只能请你去问问人力资源经理了。令你更吃惊的是人力资源经理也不能准确的回答你的问题,只能敷衍地说去找具体负责这一工作的人。结果负责招聘、培训、薪酬的人哆哆嗦嗦,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只能说一些大概、估计、也许之类的数据。质问他们为什么?答案大体是人员变动太快,统计口径不一致,没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统计量太大等等。  相似文献   

2.
傅浙铭 《经济师》2001,(2):208-209
作为公司里培训事务的策划者与实施者,你常常需要推动公司里的资深员工做培训讲师,然而这工作常常不好做,令你颇为头痛。对此,你自然想弄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上讲台?让他们上台的办法有哪些?怎样让他们讲得好?本文专门就此展开讨论,帮你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一、管理者就是最好的培训师首先要明确一下,这里使用的“管理者”概念是指各层次、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当然也包括了可能没有行政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包括颇具特长的基层员工,大型企业中的专职培训讲师当然也算在内,他们共同构成了内部讲师队伍。经理们实在应该上讲台,理由非常充分,首…  相似文献   

3.
一、新任经理的烦恼多每年都有无数的新任经理,他们或是在原来的公司得到提升,或是从其他的公司应聘而来。不管新任经理原来的商务经历与背景如何,他们都将面临诸多严峻考验。首先,是你的员工对你百般挑剔因为他们在你去的公司已经工作相当长的时间,更了解公司的情况。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更适合作你现在的管理工作。这也可能是事实。即使他们不能胜任公司行政管理职位,也许是公司业务方面的内行。他们从事专业性的工作已有多年,比你要内行得多。这样,他们就会盯着你露出不懂行或无能为力的马脚,抓住你不称职的把柄。这自然会令你在日…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企业培训工作中,企业培训部门最头痛的,一是来自上层的“不重视、不支持、不认可”;二是来自下层的“不主动、不配合、不认可”。我们有一位做培训经理的会员,年底公司做绩效评估,他的上司就说培训花了多少钱我很清楚,但我不清楚到底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价值到底有多大?这位会员就感觉到上司对自己工作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5.
朗讯公司在许多中层经理上岗前会对他们做一些培训,请海外更高职务的经理来进行培训指导。朗讯有一个特点是管理者具备培训能力,许多来自公司内部,朗讯在美国的培训中心是朗讯一个主要的资源。还有国内的培训公司,也是朗讯利用的力量。“我们自己没有专职培训师”,朗讯有一个理念是做领导的同时也要充当员工的老师,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教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杜杰 《经济纵横》2008,(1):72-73
一位老朋友说:平时我花钱送员工去学习、去培训,到头来,什么效果也没有且不说,还把这些当成了他们自己的资本而跳槽了,今后我决定再也不送他们去培训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中国企业培训的确存在很多误区!与跨国公司在培训方面的热火朝天相比,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对自身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还只是黎明中的蹒跚学步。  相似文献   

7.
蒋志丹 《经济论坛》2006,(20):90-91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进行员工培训,期望通过员工培训为企业带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带来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很多企业发现,员工培训效果却并不理想,期望往往落空,企业培训费用被白白浪费。企业的管理者此时只好减少培训费用或减少培训时间,一旦这样,则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减少了培训费用或培训时间,员工的技能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造成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业绩无法提高,而企业效益下降又会进一步使企业培训费…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需要通过培训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作为企业,只有加大培训力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才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是正相关系变化,员工培训成功就会效益倍增。事实说明,通过员工培训,企业会形成一支良好的员工队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企业员工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中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认识和操作误区,难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机制,培养学习型员工,打造学习型企业,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就其员工培训的各种限制条件及培训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企业所在地的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应为此作出努力并展望未来员工的培训,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员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培训也许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1.
“半年前,公司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时候,仍然拨出10多万元培训费,选派了7名员工到高等院校深造。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深圳某医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其武一说起这事就非常激动,“让我们伤心的是,7个人中有3人在学成回到公司工作不到一个月就提交了辞职报告。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竞争对手开出了2倍的高薪,更让我气愤的是,竞争对手许诺他们:如果我们追索培训费,公司会帮他们买单!员工与竞争对手都让我感到恶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鲍春梅  王震 《经济纵横》2010,(11):48-50
来自外企的王震,先信手拈来旁边培训室长江商学院的EMBA培训为例,指出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领域,对管理的需求都要有共鸣。接着,又拿自己调侃,说陈老师是科学家,张老师是艺术家,而彭蕾是成功的商业人士,自己就是个打工的。这位刚下海从销售做起的管理者,坦言自己卖过卫生巾,脸皮是在这份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他讲述说:记得有一次,我在广东的一个小区里推销护舒宝,一个小店的店主老太太冲着我讲:"小伙子,你长的虽然不咋帅,但也还眉清目秀,怎么卖这个呢?"自诩脸皮比较厚的他,作为HR和大家分享其所在企业80后管理方面的经验得失,他说,我们公司80后员工管理问题比阿里巴巴更突出一点,因为我们的一线员工中,80后已占到80%,所以80后是我们一线员工的生力军,他们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团队。因此,如何去激励他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想想近几年有许多高层经理,他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巨大成功后突遭惨败;或者想想你认识的那些在较不重要位置上的人们,他们也许主动带头在组织里进行重大的变革,却突然发现自己失业了;再想想你自己:在履行领导职责中是否被调职或排挤? 让我们正视这个问题,领导就是危险地活着。虽然领导地位总被描绘成是激动人心和有吸引力的事业,身处其位的你鼓励别人跟随你同甘共苦。但这样的描述忽略了领导地位的阴暗面:把你驱逐出局的企图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冯体纲 《经济纵横》2006,(10):80-80
对于HR经理来说,最期望的事莫过于成为高层“战略合作伙伴”了,而最尴尬的事莫过于所有实施的项目、制度、措施都得不到高层、其他部门经理和员工的支持了。本来项目实施前抱着为公司着想、为员工考虑的想法,但到最后似乎总落个“人力资源部就爱走形式,纯粹在浪费我们的时间”甚至“人力资源部纯粹是废物,不创造一点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重视新员工入职培训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明确新员工培训的目的,进行有效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使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促使新员工能够根据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战略目标完成本职工作并不断实现个人价值。哈飞公司近几年随着业务的扩展,每年新入职员工的数量都很庞大。本文就哈飞公司的情况,对新入职入职员工培训的设计及实施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丛漫 《经济论坛》2003,(20):25-26
据某国外驻华培训机构对中国企业的不完全统计,80%的倒闭企业首要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本身发展严重脱节。鉴于此,投资于培训无疑是从根本上缓解“人才荒”的核心手段。目前,虽然对培训的重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得到体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为什么要进行员工培训,培训谁,培训什么,如何培训,如何评估培训效果等,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培训的实施和培训效果的提高。一、为什么要培训尽管现在一些企业开展了员工培训,但对培训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着眼于企业的短期需要,投资很小。根据对部分国有企业的抽样调查显…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开展新员工培训,能够帮助这些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之中。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差别,电能的生产、销售、使用是同时进行的。电力企业招聘的新员工有的是从专门电力院校毕业的,有的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它们对电力企业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但到电力企业工作之后,必须从思想上、行为上规范自身行为。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就能够帮助这些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日常工作,使新员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力人”。  相似文献   

18.
一、对培训的理解 在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与认识企业培训呢? 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帮助员工在其学习与工作中,能够将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高而采取的一种行为努力,是企业全面提升其人力资源质量的一种科学、有效的举措。培训的目的,就在于让员工们能够掌握培训计划所强调的那些知识、技能和行为,并能够将它们非常熟练地应用到员工们的日常工作与活动之中去。而在目前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对培训有全新的认识:培训不仅仅是对企业中人力资源进行基本技能的提高与开发,更重要的是使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能够自觉地完成将他们所学习、掌握的具体技能,灵活的转变为对不同知识的创造与共享上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它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9.
烟草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对员工培训的认识不正确,培训激励机制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平均素质不高,培训体系不完善,对烟草企业文化的培训不重视。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就要相应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树立正确的培训观,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针对员工不同需求进行相应培训,完善培训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烟草企业培训课程体系,通过一些途径加强对烟草企业文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培训的策划     
傅浙铭 《经济师》2000,(12):209-210
企业内部培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培训之前、之中和之后 ,作为培训整体活动的构成元素 ,它们的重要性几乎是一致的。然而大多数培训经理往往把培训的第二部分当成培训的全部 ,导致最终效果难如人意。为了使培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深入细致的策划功夫是必需的 ,因为培训是针对人的活动 ,加上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差异性 ,简单化、模式化操作显然是一种代价过大的失策。本文特别点出培训策划中容易出错的三个关键环节 ,旨在帮助培训经理防患于未然。一、形成一种组织气氛人的活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培训的导入可以在企业内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