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第4期刊登的《这样的获证食品企业应当如何监管》一文,主要说明了某市喷监局在对辖区内一家获证的馒头生产企业进行定期巡查时,发现企业没有按照《糕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企业接受整改意见后提出了检测上存在困难以及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并不要求对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项目进行出厂检验。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顾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第4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这样的获证食品企业应当如何监管》介绍了一起案例:某市质监局在对辖区内一家刚刚建成、获证不久的馒头生产企业进行定期巡查时,发现该厂的出厂检验项目仅有比容、PH和感官质量5项,未见微生物出厂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3.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证后的监管是质监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近日,某市质监局在对辖区内一家刚刚建成、获证不久的馒头生产企业进行定期巡查时,发现该厂的出厂检验项目仪有比容、PH和感官质量3项,未见微生物出厂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批批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这也是生产者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前,确保食品质量源头安全的重要保证。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出厂检验是这样规定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对食品企业的检验能力和检验人员的从业资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据分析,目前,大连市337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加工企业在出厂检验方面的现状是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符合要求,但是食品检验人员在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出厂检验的实际要求,食品企业的整体检验能力有待提高。为避免因企业自检能力不足而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立足职能,拓展服务企业空间,创新食品监管方式,通过培训引导食品企业完善出厂检验能力,“把好自家厂门”。  相似文献   

6.
毕玉安 《监督与选择》2004,(11):A007-A007
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为贯彻行政许可法,增强行政许可的可操作性,减轻企业负担,国家质检总局与各地质检机构签订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许可委托书》。其中的第二项天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中,明确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无证企业奄处工作”:第三项戈于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中明确委托省级、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对无证企业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7.
近期,山西晋城城区质监分局按照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要求,全面开展10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排查建档工作。在排查的同时,执法人员对企业是否获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生产行为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依法规范生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存在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等5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并积极向企业管理人员宣传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某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对辖区内某螺纹钢筋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仓库内库存的螺纹钢筋进行抽样检验。企业成品仓库内库存的待出厂螺纹钢筋共有15300根,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随机抽取了6根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检验机构依据强制性行业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6根样品质量严重不合格。据此,该市质监局决定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对该生产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严重不合格的螺纹钢筋,没收企业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产品货值金额1.5倍的罚款。该生产企业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当地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4,(3):D002-D002
经企业申报、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审查组严格审查,国家质检总局审定,北京市肉制品等十类食品首批有22家食品生产企业符合规定的条件,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将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具备了出厂检验手段……这就是厦门市质监局第三分局从去年8月开展淀粉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推行“联合经营+统一生产十分散销售”发展模式带来的深刻变化。目前,现有淀粉加工点拟停产转产3家,其余9家均两证齐全,这些淀粉生产企业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年产食用淀粉约1000吨,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质检总局于今年7月印发《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该文件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贴(印)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必备条件:(一)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持有卫生部门核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二)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奈曼旗人民政府最近作出了《夫于加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规定明确要求,厂长(经理)是企业质量工作的第一贡任者,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有标推,并严格按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检验,禁止无标生产;产品标准必须按现定在技术监督局汪见登记,凡无标生产的产品视力不合格品。规定中还要求,企业产品出厂必须经检验合格,未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规定指出,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产品质量一次不合格的企业,由技术监督局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已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媒体报道的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员赴现场进行督查. 据了解,《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有明确的标准.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采购空心胶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产品质量法》第七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这是法律对产品质量检验要求的规定。即产品出厂时应当经过检验,其质量应当符合相应要求。如果生产企业不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关,产品不经检验就出厂.就会使不合格产品(包括处理品或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必然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害,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本文就产品出厂检验的有关事宜谈谈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顾《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年第12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获证企业擅自更改车间布局如何进行处罚?》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2014年11月14日,S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M企业擅自改变了生产布局,与生产许可证发证时的布局不一致,且改变后的生产车间卫生条件较差。根据该情况,执法人员责令及时重新进行换证申请工作。经与企业沟通,企业愿意将改动后的布局重新调整回来,恢复至获证时的原状。执法人员立即责令该企业停止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在全省建立对企业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条件和能力监督检查制度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的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并在产品出厂时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但是,从我们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不少生产企业根本不具备检测产品质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监督与选择》2004,(8):D001-D001
经企业申报、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审查组严格审查,国家质检总局审定,北京市第九批有9家、第十批有11家食品生产企业符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条件,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将第九批、第十批《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予以公告(名单附后)。  相似文献   

18.
《产品质量法》第七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这是法律对产品质量检验要求的规定,即产品出厂时应经过检验,其质量应当符合相应要求。如果生产企业不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关,产品不经检验就出厂,就会使不合格产品(包括处理品或劣质产品)流人市场,必然给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害,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以标准为重点,就产品出厂检验的有关事宜谈谈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9月17日,安徽省质监局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全省质监部门自即日起对全省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驻厂监管,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原料奶进厂检验制度,是否掺杂使假和使用不合格原料奶,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使用的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等物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等5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郭海林  李光宇 《活力》2006,(4):209-209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2002]185号文《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规定,对大米、小麦粉等食品①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②对食品出厂实行强制检验;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管理;④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等等。认证依据是相关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