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CSMAR数据库2005年至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结果表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易于在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之间发生审计意见变通。发生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依据主要是通过企业非核心收益的差异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而对通过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变化以及应收账款的变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不敏感。另外,审计意见变通行为与主审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及其审计意见的连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紫光  李欢 《会计之友》2012,(29):104-109
审计师"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遵循"盈余管理——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独立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能否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盈余管理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的事务所("小所");在相同的盈余管理程度时,选择"小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不干净"审计意见的概率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没有高质量审计需求,倾向于聘请"小所";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小所"没有发挥"经济警察"的外部治理作用,未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IPO在审企业财务检查风暴下,为了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发,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SL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对审计意见的类型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越冬  倪婕 《财会通讯》2008,(3):80-82,89
随着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频频曝光,资本市场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内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在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内在风险,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应当予以恰当的披露和报告。本文选取沪市制造行业2004年和2005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对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水平的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 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于盈余管理是具有判别能力的,并能给出自己相应的整合意见,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8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分析师跟踪、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购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踪弱化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强化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应计盈余管理抑制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促进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盈余管理在分析师跟踪与审计意见购买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应计盈余管理承担部分负向的中介作用,真实盈余管理承担部分正向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法治水平抑制了分析师跟踪对审计意见购买的正向影响。文章从多角度进行了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0.
《财会通讯》2011,(10):49-52
本文采用2003年至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盈余管理寻租、审计风险以及事务所风险承受能力对审计意见收买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上市公司操控审计费用,收买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风险越高,审计意见改善的概率越高;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审计意见收买的概率性越高。这说明我国审计环境中的法律、监管制度以及公众舆论压力还不能有效地约束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大规模事务所的高道德底线,使其更容易参与合谋。  相似文献   

11.
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依据"高层梯队理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以及高管背景特征对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标准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规模、高管团队性别、高管团队学历均对盈余管理与标准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高管团队任职时间则不会对盈余管理与标准审计意见的相关性产生影响。文章为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对于我国上市公司选拔和聘用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治理盈余管理行为以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7—2011 年5522 个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审计行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具体而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上市公司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且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越高,则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则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08年制造业的60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审计师所承担的审计风险的角度出发,鉴于上市公司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封审计收费的影响作出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存在非对称诉讼风险,由于中国特有的监管制度,审计收费与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正相关,与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正相关。同时发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看似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其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使用了修正的Lennox审计意见估计模型.对2001年到2003年有扭亏行为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购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变更后的审计意见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扭亏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上期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且本期发生事务所变更的公司不但不能实现审计意见的购买,而且有加重审计意见的趋势;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意见的改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庆辉 《财会通讯》2011,(4):90-91,97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我国上市公司中明显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的迹象。本文以深、沪两市A股全部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6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就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我国上市公司中明显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的迹象。本文以深、沪两市A股全部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6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就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政策分阶段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借助PSM+DID模型检验我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影响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抑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且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聘请“四大”的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政策的实施对聘请“非四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对这两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而言,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减值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越多,上市公司获得交易成本较低的应收账款商业信用越多,主要是因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审计署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案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前相比,接受政府审计后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与未接受政府审计的央企上市公司相比,接受审计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轻。这表明政府审计有效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9.
赵大运 《财会通讯》2013,(11):19-22
内部审计在了解公司内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这为甄别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审计独立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内部审计能够抑制、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内部审计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国2013~2017年购买贸易信用险后发生保险索赔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保险索赔对盈余管理和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的贸易信用险索赔越高,管理层越倾向于操纵盈余,盈余质量越差,支付的异常审计费用就越高。通过PSM检验和Heckman二阶段检验,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保险索赔高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非四大"审计,更有可能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可见,高额保险索赔可能反映了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管理层试图通过操纵盈余、支付异常审计费用和购买清洁审计意见来掩盖其不道德行为。这一结论拓展了客户和审计师关系的研究,对理解新兴市场国家上市公司保险索赔行为的动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