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于哲  张英 《北方经济》2010,(16):84-86
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贵州省物流与出口的发展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贵州省物流和出口之间为单向因果关系,并未形成内在互动机制。从而得出结论:推进贵州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物流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临近省份便利条件,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以珠海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港口物流发展对珠海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通过分析珠海的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对其所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合理建设现代化港口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数据,分析了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和收入提升的关系,运用欧式距离对中国与中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度量。通过构建中国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模型,对中国既定经济发展目标下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及其合理性判定给出了依据。本文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需求总量会不断增加,但不同类别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各不相同。以2004年中国基础设施水平为国际比较的基准,中国未来尤其需要加大资源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量应保持年均15%~24%的增长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应高于名义GDP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协奎  姜丹 《特区经济》2012,(8):187-189
本文从基础设施的不同功能出发,以经济性、生活性、社会性来划分北部湾地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指标,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0~2009年北部湾城市群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之间有正向协整关系,其中社会性和经济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显示正向协整关系,生活性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是负向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建军  舒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30-34
消费、投资和出口通过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物流则通过物流供给使消费、投资、出口需求得到满足,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消费、投资、出口和物流供给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的消费和出口需求得到满足将分别减轻1.08%和0.35%的物流供给压力,投资增加1%将增加1.70%的物流供给能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消费、出口在短期和长期均是物流供给的原因,投资短期内不是物流供给的原因,但长期内是物流供给的原因;物流供给短期内不是消费的原因,但长期内,物流供给和投资、出口一起成为消费的原因,投资和出口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受系统内其它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且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的态势。以东南亚国家为样本,设计投入指标和以人均 GDP 为主的产出指标,结合 SSBM 模型测算分析各国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趋势,并利用ESDA 模型对空间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定义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国家在 2010 年至 2020 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在波动中提升,彼此间的差异性不大,且呈现聚拢趋势。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显著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1—2020年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经济发展、电商发展、建设基础、城乡社会统筹发展4个维度检验当前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水平。结果发现,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指标权重的影响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农村基础设施>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电商发展>经济发展。通过定量测算农村电商物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电商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以及电商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脉冲响应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中国电商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电商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和谐互动机制,验证出电商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提出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电商集群发展、优化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培养农村物流优质人才、升级农产品物流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物流与经济"双轨"模型和物流树状模型表明了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和物流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围绕国际港务区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物流理论、国际陆港理论为基础,对港务区项目和陇海兰新地带(西安、兰州等十余个节点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研究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际陆港+"模型(即"国际陆港带(网)"结构)、"工业工程+"模型,使陆港变竞争为协作,物流智慧化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并且提出了"一区二港多口岸"、推进港航物流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强沿线信息化建设、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引导物联网建设、成立国际物流联盟、强化国际陆港建设等一系列发展对策与建议,从而提升国际陆港建设以及丝绸之路物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物流业发展对江苏沿海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锋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6-8
文章对1978~2008年间江苏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江苏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指数函数关系,揭示了物流产业对江苏沿海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贺欣 《中国经贸》2015,(6):140-140
铁路物流同区域经济建设关系紧密,呈现出了一定的协同效应。本文依据铁路物流特征探讨了铁路物流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以及内在优势,并得出了重要结论。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与良好发展,提升铁路物流综合潜能,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交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交通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本文得到的结论是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3和0.062。这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2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试析通货膨胀对个人投资理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英 《新疆财经》2009,(5):38-40
2007年以来,CPI数据预示着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双双反弹,说明中国正处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之中,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尤其是个人投资理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本文对通货膨胀下个人理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郑嘉伟  卜正学 《特区经济》2010,(11):285-286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考察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与投资互动关系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用2SLS和3SL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转变产业结构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和公平双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投资俄白哈关税同盟市场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国投资该市场的历程、现状;解读中国投资该市场有利与不利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中国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市场投资有利于双方建立互利的经济合作新模式,投资拉动将成为出口增长新动力.从投资流量来看,中国对同盟成员国投资流量分布不均衡,但均保持较快增速;投资存量横向比较偏低,纵向比较增长良好,但国别差异明显.从投资领域来看,偏重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不足.同盟成立对中国向其投资的有利因素体现在市场扩大效应、成本降低效应、环境改善效应、经济特区效应、产业转型效应和白色清关效应等方面,不利因素则表现为投资替代效应、关税溢价效应、隐性投资壁垒效应和地下资源保护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杨颖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60-63
文章通过分解FGT贫困指数,模拟出2002-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各自对反贫困的贡献率。实证结果发现,当前以发展促减贫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却拖累了发展带来的减贫成效,且对反贫困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通过改善收入再分配让贫困人群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陈鸿彬  王兢  陈娟 《改革与战略》2010,26(6):58-61,123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差异较大,并有逐渐扩大趋势。文章在阐述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居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以及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提出了我国矫正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1997-2012年30个省级地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决算额”测算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水平,研究分析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空间差异及原因。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时空差异,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贡献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时间上呈现出“由低到高,日趋平稳”的变化趋势。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责任,通过加大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等途径,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邱冬阳  彭青青  赵盼 《改革》2020,(3):85-97
根据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用固定资产投资板块结构来测度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2013-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13-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出弹性系数在逐渐变小;分类别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对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前后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小,制造业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在变大。因此,在总量上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结构上要加大制造业投资、控制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Solow的增长核算方法,对1952~2005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进行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劳动投入的贡献非常小;②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差异是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投资倾斜政策,同时中西部地区自身应注重基础设施,人才环境等投资环境的培育和完善以吸引外来投资;③地区增长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速度,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是缩小我国地区增长差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龙江  朱增城 《特区经济》2011,(4):216-218
本文依据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理论,运用"阶梯周期法"、"离差分析法",并结合三次产业波动,投资、消费等因素对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运行的整体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波动强度降低,正逐渐从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但与全国相比,经济扩张能力和抗衰退能力相对较弱;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产业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相比全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低;在投资、消费两因素中,投资增长的波动决定着贵州经济的波动。本文还对以上研究结论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