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哈经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27日,俄、白、哈三国签署了《关税同盟海关法典》,标志着"俄白哈关税同盟"正式成立。"俄白哈关税同盟"作为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在关税同盟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成果,而中国又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贸易伙伴,"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势必对中国与其成员国的经贸关系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关税同盟"建立后,该同盟对中国与其成员国-哈萨克斯坦经贸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俄白哈关税同盟是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经济一体化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自2010年成立以来,关税同盟的FDI流入水平并没有出现较大提高,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都不明显;但关税同盟区域内的投资创造和转移效应比较显著,俄罗斯与成员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相互投资增长较快,与非成员国(乌克兰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相互投资下降或增长趋缓。随着各成员国相继加入WTO及其投资环境的改善,关税同盟吸引外资的前景良好,中国对俄、白、哈三国的投资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贸易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系统研究俄白哈关税同盟贸易效果的文献比较缺乏。文章从贸易规模和增速、内部贸易占比、贸易强度和贸易条件4个方面反映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通过对FDI的变化、创新能力的变化、国际竞争力的变化研究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贸易效果已部分显现,但总体效果仍比较微弱。其中,俄罗斯的技术创新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比较明显,白俄罗斯贸易条件改善比较显著,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条件改善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较为显著,但其他效果不太明显。总体来看,关税同盟的贸易效果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俄白哈关税同盟已运行两年,成效显著,但同盟还只是俄白哈三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第一步,未来一体化进程推进还任重而道远。目前,俄白哈经济一体化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分歧,主要体现在进口税收分配、进口税率、一体化进程推进、能源贸易政策等方面,而且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有内部产业转移、俄罗斯意志主导、WTO规则制约、白俄罗斯经济危机、哈萨克斯坦国内争议、俄乌两国天然气纠纷等。可见,今后政策协调难度会越来越大,短期内扩员前景不乐观,但长期合作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形成不仅对三国经济乃至政治和军事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家的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的深层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关税同盟对中国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在中亚国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中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俄白哈关税同盟统一关境对中国新疆外贸的影响调查2011年以来,中国新疆都拉塔口岸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梁舜华一直很郁闷,他们公司2011年的出口形势不如往年,谈及原因,是受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影响。和梁舜华一样,许多新疆外贸企业在谈到2011年的外贸出口情况时,都无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历史分析法考察从独联体到关税同盟的演变过程中俄罗斯核心利益的体现以及它对中亚区域经贸合作博弈中的潜在作用。探讨在俄白哈关税同盟框架下,俄罗斯对中亚各国经贸合作政策取向和中亚区域经贸合作进程的影响程度,提出俄罗斯为主导的关税同盟及未来的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在中亚区域经贸合作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今年1月1日,俄白哈关税同盟正式启动。同时,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去年年底一致决定,在2012年1月1日之前正式建立统一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经济学前沿课题,学术界对其实证研究以比较优势原理和国际投资理论为指导,涵盖其现状、影响因素、效应等方面.当前研究主要从产业、投资等宏观视角出发,从生产要素差异、企业行为动机和价值链等微观视角出发的研究不足:在计量研究中注重经济因素而轻视非经济因素.文章对国内外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现状与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并预测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台商投资主要原因的定量分析   台湾企业投资祖国大陆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产业群聚效应等.综合经济效益比较结果的选择,成本因素是首选原因.   ……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Solow的增长核算方法,对1952~2005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进行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劳动投入的贡献非常小;②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差异是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投资倾斜政策,同时中西部地区自身应注重基础设施,人才环境等投资环境的培育和完善以吸引外来投资;③地区增长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速度,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是缩小我国地区增长差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与大规模的出口和FDI的吸收相比,中国OFDI还处于较低水平。文章基于企业对外出口与直接投资的模型分析,考察东道国生产的固定成本、工资水平、市场规模以及跨国间贸易成本和企业生产率等多种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采用中国与29个国家(地区)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要实现对外特别是对发达国家较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还尚待时日,企业应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进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生产结构等方面做出努力,政府需要在构建与东道国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走出去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国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利用存量调整模型,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对华FDI区位选择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济发达国家不同,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制造业FDI存量调整到均衡水平的速度快于服务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时,服务业FDI看重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水平,受集聚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制造业则看重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倾向于投资到产业集聚度高的地区。此外,由于政府优惠政策多向制造业倾斜,因而地方政府控制力越大越有利于吸引制造业FDI,而不利于吸引服务业FDI。  相似文献   

14.
张梦芳  黄亮 《特区经济》2009,240(1):245-246
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与旅游业的发展,为新酒店业态的经济型酒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对经济型酒店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竞争压力和投资风险,提出了我国经济型酒店防御投资风险的措施和未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吴琼 《特区经济》2014,(7):153-154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在发达国家依然挣扎于经济泥沼之际,中国经济却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当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为就业和经济状况担忧时,中国的许多消费者却变得越来越富有。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有力的带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但由于国内企业实力较为弱小,难以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近年来,某些行业外国企业凭借其经济实力在短期内迅速占领我国大部分市场份额,并滥用市场支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总量、产业、消费、投资、科技、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动力源于消费、第三产业、工业、投资等因素,但与科技、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关联性偏小.据此,文章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消费、强化政府公共职能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龙江  朱增城 《特区经济》2011,(4):216-218
本文依据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理论,运用"阶梯周期法"、"离差分析法",并结合三次产业波动,投资、消费等因素对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运行的整体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波动强度降低,正逐渐从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但与全国相比,经济扩张能力和抗衰退能力相对较弱;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产业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相比全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低;在投资、消费两因素中,投资增长的波动决定着贵州经济的波动。本文还对以上研究结论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和动力。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投入、出口因素、制度因素等对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都有正向的驱动作用,但劳动力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对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作用,因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代理变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出口能力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制约我国汽车出口的因素,寻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对促进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汽车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研究技术创新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并对主要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乘用车企业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强度和资金投入总量对汽车出口有显著正影响、商用车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指标对出口均无显著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陕西省金融的开放开展带来机遇与挑战。2014年国家银监会明确了国内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表明了中央层面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决心。陕西省金融资源贫乏,金融效率偏低,资金供给与需求实践中严重不匹配。陕西省民间资本活跃,但是民间资本投资银行业的状况不容乐观,民营企业一直被融资难困扰。应强化金融开放发展理念,争取陕西省政策优先权;建设"民间金融街",促进陕西省民间金融的发展,培育发展民营银行;严格准入,统筹规划民营银行的数量和规模;加强监管,完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配套机制建设;重视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专业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