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峦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122-124,1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和谐、经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四方面的基本内涵,提出旅游业具有强大经济和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于构建两方面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农村经济发展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民之间,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于构建两方面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农村经济发展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民之间,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成小明 《发展》2008,(3):50-50
一、女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自立自强,努力提升自我 首先,要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现实生活中,由于历史或传统的原因容易造成女性的自卑、依赖、顺从、被动。作为女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必须克服这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增强自信,追求独立的人格品位。因此,女干部最需要开发的是自己的胆量和头脑,最需要解放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最需要发挥的是自己的潜能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当前,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邱中玉 《魅力中国》2011,(12):211-211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战略任务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结晶和实践导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史振业 《发展》2007,(11):38-3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为基石.  相似文献   

9.
袁璐 《理论观察》2006,3(1):21-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与此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好科技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在现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张朝龙  赵林 《特区经济》2007,3(2):237-238
经济法具有兼顾公平、促进效率的特殊价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融入世界,宏观调控不断加强,经济法特殊价值的法律运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2.
陈平 《特区经济》2008,(6):142-144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各种新的挑战日益显现,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国际竞争力问题、社会分配问题,等等。深究其因,很多问题可以在体制上找到根源。因此,本文认为应创建和创新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制国家",以此破解体制弊端,确保和谐社会的建立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去20多年,深圳经济的增长方式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各种制约因素逐渐凸显出来,如剩余可开发土地只有200多平方公里,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供求缺口过大;环境承载力已严重透支;人口增长过快等。要继续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构建和谐深圳的主要经济途径之一。本文对此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欧志文 《特区经济》2007,219(4):151-152
农村社会的和谐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各级党政组织、各类涉农机构无疑肩负着重要责任,而身处农村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同样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甚至是一种更为重要和特殊的使命。农村合作社就是代表弱势群体利益,为弱势产业服务的,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而且推动了和谐社会的稳健发展;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寻求城乡、地域、不同群体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杨静毅 《特区经济》2007,(5):231-233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除了宪法、公权力的作用之外,民法的作用不容忽视。近现代民法赋予全体社会成员平等的发展机会,彰显权利、实现对人权的保护,建立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保障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充分就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及伟 《特区经济》2007,216(1):17-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等各种不同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应当科学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就业水平、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科学地研究制定好促进就业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兆龙 《特区经济》2008,(3):129-13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收入差距区域化,行业化。收入差距过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注重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在维护公平分配中要发挥核心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西部城市化进程中和谐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利 《特区经济》2009,(11):193-194
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社会单元,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城市化进程中和谐社区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和谐社区建设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西部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荣萍 《特区经济》2007,(5):106-107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但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其持续发展与壮大。以和谐思维为指导,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民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其内部诸要素的和谐互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课题的应有之义。本文就和谐思维指导下的民营企业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贺大姣  赵洁 《特区经济》2007,219(4):175-176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和不断奋斗的目标。收入分配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具体标准,公正和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