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由来已久的困惑 湖南岳阳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左右,是一个农业大市。作为传统衣业,在湖南乃至全国是有一定位置的。199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省的位置是粮食居第5位,棉花居第2位,生猪出栏居第2位,水产品居第1位。岳阳市华容县的农业增加值、棉花总产和汩罗、岳阳、平江县的肉  相似文献   

2.
大豆最早起源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大豆在美洲的推广和本土化快速发展,美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和出口国,并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大豆。中美大豆相对地位的转变是两国在与大豆相关的政策、技术、产业化和组织制度四方面因素差异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这一转变也对中美两国甚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对优势理论的安徽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复杂,以平原为主。安徽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地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1、优势。安徽地理位置优越,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北接河南、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度地带,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水产、土特产也很有特色,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传诵一时,蚌埠的珍珠、灵璧的奇石也曾名扬天下。文房四宝中,安徽也四占其三——…  相似文献   

4.
5.
研究目的:系统探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规范体系,推动其真正见效。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映现出从“参考借鉴”到“本域深化”的发展历程,蕴含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权责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体现了对正义的价值追求,契合了党领导政府的政治体制,有助于解决当下耕地保护领域责任承担主体错位、责任承担程度失衡、责任追究力度偏弱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结论:对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以立法形式规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强化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终身追责制度等配套制度多元推进,展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新法治姿态,有效推进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6.
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和关联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广东省、海南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关系、产业特性,生产性服务与农林牧渔业及相关制造业互动程度进行了研究。明晰了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与短板,为促进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林牧渔及相关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省际合作发展提供了数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规划修编的战略思考和现实策略吉林省土地管理局局长裴辅祥随着中央《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土地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同时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规划的“龙头”地位更为重要。按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要求,过去的规划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小卫星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其技术水平之高,应用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人们当初的预料。由于现代小卫星的研制普遍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集约化管理的形式,效益成本比大大提高;加之小卫星本身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特征,已引起众多国家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和优势,切实加强现代小卫星项目的开发、研制和建设,无疑是一条“好、快、省”的航天技术发展之路,它必将…  相似文献   

9.
10.
在传统意义上,民生只是简单地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民生关注的话题离不开吃和穿。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是最主要的民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需求逐渐成为了民生领域中的新需求。当前,长期受到忽视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构想。破解农村生态建设的困境,关键在于发展生态民生,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民生和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法》于2004年最初动议,2009年十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列入当年的国务院立法计划,2012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2014年全国两会后,《粮食法》立法工作明显提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制定《粮食法》列入了当年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同年8月,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两位常委委员率队到四川开展《粮食法》立法专题调研.《粮食法》立法进程已走过了10年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大豆和大豆油市场数据,采用SDAIDS(来源区分AIDS)模型,对中国大豆和大豆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与大豆油市场是不可分的;不同来源的大豆和大豆油均存在着不完全替代关系;中国大豆市场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拉动大豆进口总量;国产大豆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存在着竞争关系,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将会显著抑制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8~2017年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对上海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需求因素中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供给因素中的住宅竣工面积对房价具有显著影响,供求失衡是造成上海市房价现状的重要因素。文章最后从政府和消费者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磊  姜海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1):10-18
研究目的:从国土空间开发优势区原理出发,探究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改进路径,提出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需求下国土空间开发强优势区治理模式的政策机制,为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演绎与分析。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开发强优势区是对传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思想的深化,是集传统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一体的具备区域空间比较(主导)优势的一种空间(经济)单元,表现一种约束和引导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的专门化配置方案;在传统经济优势空间格局配置的基础上配以差别化政策体系,具有土地资源主体功能分工协作效率的比较优势,具备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改进的时代意义。研究结论:在综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追求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理念下,加快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形成地域空间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强优势区治理模式,应构建以土地市场机制、政策(政府)调控机制、社群监督机制协同并进的国土空间治理政策(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 ,中央领导同志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地指出 :我国企业“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所谓“走出去” ,主要指对外直接投资 ,它是相对于“引进来”即吸收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而言的。农垦企业作为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稳健、快速地“走出去” ,在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竞争中再创新的辉煌 ,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一、欲利用别人的相对优势 ,就必须“走出去”农垦企业其所以要“走出去” ,主要是为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 ,利用别人的相对优势” ,实…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的立法考量:基于国际经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并通过立法手段将这些政策法制化、规范化、长期化。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法进程,并确保法律满足与制度供给相统一、与政策体系相衔接、与战略规划相呼应、与党内规章相协调等四点要求。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还需要合理选择立法时机与模式,科学设定法律调整内容,健全完善其他涉农法律,推进法律政策规划统筹整合,以法律形式压实主体责任,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优势农业资源的全方位调整研究和比较分析,确定了凉山州若干优势农业资源,并针对当前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定位、充分利用优势农业资源、突出开发重点和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对广东代表团提出的要求。它对于我们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力求使我省的改革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进而胜利跨入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这一主题,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如何认识和增创我省供销社新优势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如何认识供销社行业现实与潜在的优势 供销社身系农村,是农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认识我省供销社的现实与潜在优势,首先就要认识我省农业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9.
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包括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论文通过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发现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为农村家庭收入和个人自身禀赋;影响社会需求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对中职人才需求。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及预测,将为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及政策供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目标和需求角度思考中国的农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荣 《农村经济》2005,(11):29-3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明确的,即新的土地制度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产权明析、确保经营者的经营主体地位、市场机制配置土地和利于城乡协调。而中国农民已经严重分化,他们对土地的需求明显不同。通过对综合改革目标和农民的土地需求分析,本文认为,比较合适的改革方案应该是国有租赁制度,即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租赁经营、弃租农民按年获得基本生存保障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