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乡镇》2011,(6):61-62
海淀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并钇学府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133.06平办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她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一、从综合性园区到专业性园区(即专业园)是开发区发展历史中的一次飞跃.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开发区在形式上都是综合性园区,如北京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等.  相似文献   

3.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11,(11):88-93
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90年代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1999年以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以及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历2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关村”三个字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浓缩成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符号,中国创新精神的一种象征,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4.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全国高新区发展迅速,如今已发展到54家。经过20年发展,高新区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上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关村的发展建设。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由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开了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化科技成果、建设国家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12,(1):136-137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央提出要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深入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气候下,在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促使下,在白颐路、成府路和海淀路一带聚集了一批由科技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居多,又坐落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中关村,善于归纳总结的中国人给这一带起了个名字——“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相似文献   

7.
一部海淀园的成长史,可以说浓缩了当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发展的全过程。海淀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历史交汇期。它通过依托中关村地区密集的教育、科研资源,从"电子一条街"起步,历经20多年的艰苦创业、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今天,海淀园已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源和辐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1年3月批准建立了26个国家青新区.1992年11月再次批准建立25个国家高新区.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陕西插凌冒家农业高新区。至此,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共53家。2004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5500多亿元,占全国的8.8%,出口总额超过824亿美元.占全国的12%,国家高新区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产出了全国5%以上的GDP。[编按]  相似文献   

9.
李焱 《首都经济》2014,(1):79-81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祥地,2009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过25年的发展,核心区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李焱 《首都经济》2008,(7):64-65
2008年6月6日下午3时,随着“创新思想晶片”启动仪式装置的绚烂开启,“追溯创新之源”海淀区纪念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海淀园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二十周年。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也就是现在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三十年的回顾中,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个大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构成要素里,其中惟一指向未来内涵的判断是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判断。而迎接这个浪潮变成国家行为,持续努力的恰恰是火炬计划。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于1988年正式批准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决定在北京中关村兴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央和国务院又明确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我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序幕。20年来,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国家高新区)构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布局,已成为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阵地。今天,国家高新区已形成“54+1”的新格局,正步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李焱  魏颖 《首都经济》2009,(1):72-74
技术创新是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从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相似文献   

14.
蒋丽 《珠江经济》2005,(8):54-59
广州市提出南拓发展战略,给位于南拓桥头堡的海珠区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上世纪80年代靠工业,90年代靠房地产的海珠区,在南拓背景下靠什么发展?这已经成为目前摆在海珠区面前的最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新之路——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后改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简称中关村),从此拉开了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给刚刚步入改革开放进程的中国带来了重要机遇。1988年,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正式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战略部署,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实施“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火炬计划”实施的20年中,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同成立25周年。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并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范围。后闻名全国的“中关村”由此诞生。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的一区十六园,从1988年的总收入14亿元到2012年的25025亿元,中关村的成就令人惊奇。但中关村的发展也一波三折,曾经南于自身的麻木,错失了第一个“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如今由于体制之弊,遭遇了科技园区管理“两张皮”的尴尬。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在全球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火炬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可以说,火炬计划探索了采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其发展建设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先后4次做出重要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6月,  相似文献   

20.
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的一区十六园,科技园区管理陷入"两张皮"的尴尬今年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成立25周年。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并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范围。后闻名全国的"中关村"由此诞生。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如今的一区十六园,从1988年的总收入14亿元到2012年的25025亿元,中关村的成就令人惊奇。但中关村的发展也一波三折,曾经由于自身的麻木,错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