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公司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及其他影响薪酬决定的诸多因素方面提出了假设。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的高低与公司业绩和公司规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越低,高管薪酬水平越高;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的设立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深入分析控股股东在获取共享收益时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也没有考察控股股东实施影响的特定渠道。文章考察控股股东委派董事这一特定渠道在实现控股股东共享收益目标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是否表现出非对称性。文章使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4—201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显著降低了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与分组测试的结果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测试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只有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才会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文章结论对于理解公司董事会构成和治理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高管人员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高额报酬,给股东造成"剩余损失"。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而言,上市公司同样面临着高管报酬激励的代理冲突问题。董事会是公司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其存在可以影响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然而,目前国内很少有对高管报酬与董事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为此,以2004年—2006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董事会结构对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可以分为自愿性变更和监管诱致性变更。我们以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变更样本组与非变更样本组进行分析,认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盈余管理、财务困境、控股股东或管理当局变更、地域因素和审计委员会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中小企业板的IPO审计市场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上市公司的需求角度,分析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的影响因素。得出主板市场IPO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解释,部分适用于中小企业板市场的结论,但中小企业板IPO公司的公司规模、董事会特征、高管人员管理能力等影响因素,对是否选择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中小企业板的IPO审计市场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上市公司的需求角度,分析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的影响因素.得出主板市场IPO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解释,部分适用于中小企业板市场的结论,但中小企业板IPO公司的公司规模、董事会特征、高管人员管理能力等影响因素,对是否选择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标,对2008年度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分析,并立足于公司治理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2008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比较低,并且披露水平差别比较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控股股东为国有、设立内...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Gersick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家族企业的特殊背景,重构了家族主义、控制形式和信任关系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从家庭企业的规模扩大到家族成员的分家经营,再到控股网络的企业集团,表现出我国家族主义的现实经营方略。创业阶段的家族高比例控股经营,到扩张期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对资金和股权的控制,再到最后形成复杂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反映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家族控制方略。任用高管人员时依据关系远近,从家族血缘关系到相似背景,再到职业经理人的顺序,揭示了我国民营企业家族控股股东的信任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利用深沪股市325家上市公司1997年~ 2006年的数据,对董事会结构如何影响强制性和常规性总经理变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长兼总经理与强制性总经理变更显著负相关,而与常规性总经理变更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越有可能被强制性更换;董事会规模及成员持股比例无论对强制性总经理变更还是常规性总经理变更都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控股股东控制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股权集中类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解决控股股东为实现"超控制权收益"而"掏空"上市公司的问题,控股股东"掏空"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掏空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动机、途径、影响因素及如何抑制掏空行为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2007-2008年获得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以同行业同规模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配对样本,检验高管人员更换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高管变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获得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2—2005年共4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以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作为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对危机公司的财务危机征兆进行研究。文中从股权、董事套、高管激励三个方面选取了21个指标,分别从全体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角度进行财务危机征兆分析。研究发现,ST公司与正常公司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府或非国有公司控股,股权集中度偏低、董事会规模偏大。而且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不足。大股东持股量减少也是公司被蚪的一种征兆。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股东间代理问题视角,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高管薪酬的过度支付是否会成为控股股东实现控制权私利的一种路径。研究发现:在地方国企中,高管薪酬水平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但这一结论在央企和民营企业中均不成立。这表明地方国企高管薪酬决定存在明显的掏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深化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具有政策启示涵义。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与R&D投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研发数据为样本,从公司高管团队人口特征和团队的异质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样本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规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平均任期都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团队的平均年龄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并且发现,控股股东类型不同。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4—2008年共计2063家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建立两个基本回归模型,通过模型1,利用残差法将全部样本分成过度投资样本组和投资不足样本组;在模型1的分组基础上,建立不同形式的模型2,分别就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投资不足行为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第一大股东持股与过度投资行为呈N型曲线关系,而第一大股东对投资不足行为具有积极的治理作用,同时,控股股东性质与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不显著相关。(2)第二到第五股东持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程度甚于第一大股东持股。(3)我国的董事会制度存在缺陷,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和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对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丁辉 《全国商情》2012,(13):15-16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后,企业的所有者开始雇佣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所有者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设计出高管的薪酬安排以激励高管努力工作,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了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金、持股比例、控制权收益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该结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进行激励,有利于制定更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高管薪酬机制,同时使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和激励高管人员。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尚不健全的外部资本市场导致企业融资难的现实情况,集团公司纷纷构建自己的内部资本市场,以期将外部融资的弊端内部化消除。学术界通过对制约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很多制约因素都与公司治理有关。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因素中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两权分离度、董事会治理规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都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盈余管理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及监管者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并非主要发生在财务困难的公司;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可能性和金额显著提高;不仅扭亏是利用债务重组收益的动机,避免亏损和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利用重组收益的重要动机;针对证监会要求由控股股东豁免或代为清偿产生的重组收益计入权益的监管,上市公司采用控股股东子公司对本公司子公司代偿等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4—2008年共计2 063家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文章建立两个基本回归模型,通过模型1利用残差法将全部样本分成过度投资样本组和投资不足样本组;在模型1的分组基础上,建立不同形式的模型2分别就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投资不足行为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第一大股东持股与过度投资行为呈N型曲线关系,而第一大股东对投资不足行为具有积极的治理作用,同时,控股股东性质与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不显著相关。(2)第二到第五股东持股形成的股权制衡机制失效,无法改善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另外,我们并没有发现董事会对非效率投资的约束功能:(1)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董事会治理趋于无效,未能制约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2)独立董事机制也是无效的,同样无法缓解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