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陇海—兰新经济带可行性质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自1986年12月在西安成立了“陇海—兰新经济研究促进会”以来,有关该经济带种种设想和建议屡见报端。应该说,“陇海—兰新经济带”理论才仅仅提出来,远没有形成体系,而实践工作则是一片空白,缺乏有效进展。许多文章不是大谈沿线10省(区)的物产如何丰富,能源如何富有,旅游点如何热等等,甚至把它拟为第三条欧亚大陆桥。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严酷的问题是: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主体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陇海—兰新经济地带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经济地带的崛起,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设专栏,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热烈欢迎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和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4.
<正> 一、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聚合力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规划与发展既不同于整个国家的规划与发展,也不同于一省一区的规划与发展。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它们发展的推动力的差异。陇海—兰新经济带沿线10个省区都制定有本省区的战略发展规划。这些战略规划都程度不同地考虑到陇海—兰新线这条交通大动脉对本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没有一个省区的发展规划是建立在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之上,或使自己省区的规划推动和服务于这一经济带的发展和繁荣。10省区都  相似文献   

5.
<正> 建立陇海—兰新经济带是近年来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成果。随着对宏观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入,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如何处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战略设想:有“东部重点论”,“西部重点论”;有把东部作为一个重点,西部作为半个重点的“一个半重点论”;还有“三个河流、三大梯度、三大走廊”和“四大中心带动七大区域”的战略构想;以及“建立起脊经济体系”的“中部重点论”,等等。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明显的差距是在东部和西部之间。而这些理论对于东西联合、共同开发、协调发展方面都是不全面的、顾此失彼的。难以沟通东西部之间的联合。这样相比较来说,陇海—兰新经济地带的划分和组建则是比较完善的。第一、它包括东,中、西三个强、中、弱经济地区的全部,是以线为重点,协调发展;第二、有着明显的联系纽带。即陇海—兰新铁路线;第三、它直接深入到西北地区,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既可  相似文献   

6.
《开发研究》1987,(5):40-40
<正> 为促进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崛起,沿线10个省(区)、51个市、地、州的市(州)长、专员、经济协作部门和各铁路局负责同志,于1987年6月在郑州召开了联席会暨经济技术协作洽谈会。会议探讨了陇海—兰新经济带横向经济联合等重大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横向联合具有可靠的基础。首先,这一地带有纵贯东西、长达4千多公里  相似文献   

7.
朱解放 《特区经济》2011,(8):201-202
陇海—兰新经济带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大通道,也是唯一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大长廊。加快这一区域的协作与联合,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提升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发研究》1988,(4):35-37
<正>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起飞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拟对这一经济带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行探讨。一、陇海—兰新经济带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制约陇海—兰新经济带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指导思想上受着全国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地说,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发展,首先应在战略思想的选择上有所突破。目前,对这个问题有多种观点:一是沿海地区提出的“梯度推移战  相似文献   

9.
1986年9月,在新疆伊宁市召开了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战略讨论会。会上就该地带的外经外贸、商品流通、工业发展、资金融通、旅游事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为推动该地带经济发展战略讨论逐步深入,本栏将陆续刊出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 陇海—兰新地带是我国具有独特个性的经济地带。历史上,这一地带曾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曾有过最为繁荣的时期。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生态的变迁,政治中心的转移,频繁战争的破坏,封建割据的阻隔,交通运输的闭塞,世界经济格局的变换,使得这一地带的经济由发达变为衰退,由开放变为封闭,与世界经济交往减少,  相似文献   

11.
郁冠 《开发研究》1988,(5):25-26
<正>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市和县形成城市经济和县区域经济两个经济巨轮,推动着经济全面发展。这个经济带共有大中小城市85个,县建制525个(不包括县级市45个)。县,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单元。每个县的经济也自然形成一个小型的区域经济。县区域经济,是综合性经济,包括一、二、三次产业。县属城镇和乡镇,是城市和农村  相似文献   

12.
李霆 《开发研究》1989,(2):19-23
<正>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在高位势之上思考的结果,必然会产生复盖面极大的影响,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发展就在其复盖之下。新认识:双层转移·并存优势 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现代人的思维、认识必须超越种族、超越大洋和大陆。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和上千年的封闭,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田禾 《开发研究》1988,(1):F0003-F0003
甘肃张泽民认为,根据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特点,其产业布局应当按照“点轴分布”原理,采取“松散型网络分布”的格局进行,即以陇海、兰新铁路为主体,以沿线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能源工业、加工工业和大规模草原畜牧业为突破口,东移西靠,南引北联,立足资源优势,开发致富。并大力发展国内外商品贸易,逐步形成一条多功能、高效益的网络开放式“资源-加工-贸易”产业经济带。  相似文献   

14.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条件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开发“十五”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促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经济整合,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确定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这一重点建设区域,能使分散的生产要素集中使用,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益,获取较大的投资边际效益,有利于快速提高西部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研究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条件及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加速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振兴,我们特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经济布局陇海—兰新经济带各省区、市、地(州)自愿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发展、振兴这一地带、从酝酿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取得奠基性进展。这一经济带与现代丝绸之路和陇海—兰新欧亚大陆桥三位一体,紧密相联,不但已作为一个崭新的经济现象、经济概念、经济范畴、经济术语进入了我国经济发展序列,而且正作为一个经济活动大区登上了我国经济活动舞台。这一地带已先后成立了“陇海—兰新经济研究促进会”、“陇海—兰新经济带市(州)  相似文献   

16.
<正> 陇海—兰新经济带总体上属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呈东高西低,而资金占用则是西高东低,投资规模是东大西小,资金效益是东优西劣。由这一经济带在我国经济振兴中的特殊地位和资金投入及使用现状出发,我们认为该经济带投资和筹资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全国国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资金横向调控协作机构,充分发挥银行聚集、分配、调节资金的杠杆作用,从经济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扬长避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陇海—兰新地带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经济联合发展趋势。一是省区之间的高层联合;二是经济小区内与相互间的联合与协作;三是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四是重大工程项目的兴建与资源联合开发;五是跨省区的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化、跨度大又相互交叉的多形式联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推进企业联合巩固提高,朝着企  相似文献   

18.
<正> 陇海—兰新经济地带是我国一个具有明显独特个性并占有极其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地带。总的来看,它尚属落后地带。为了促进这一带经济振兴,很需要有一个通盘考虑的战略经济布局。它的经济布局合理化,对这一地带经济振兴和理顺全国经济布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经济地带的基本特点是:(1)地处我国大地的脊梁部位,横跨“东中西”三个地带,高踞“绾毂南北,贯通东西”之势;(2)“一线”联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试图将系统科学中结构与功能等概念用于对陇海—兰新经济地带这一区域经济系统,以深入了解其运动规律及内在调节运行机制,为制订这一地带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依据。一、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内在结构分析区域经济系统的功能是由其内在结构决定的。但通过人的有目的活动(如区域规划、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又可以作用于内在结构。调节各要素的组合作用及方式,使之发挥新的功能。就陇海一兰新经济地带而言,按照组成部分、时空顺序、联系规则等三大要素来分析其内部结构,它可以分为部门结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发展,会使目前能力紧张的陇海、兰新铁路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应当认真研究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对铁路提出的新要求及给客货运输带来的新变化,积极制订为经济带服务的措施.第一,加强和改进运输组织工作,挖掘运能潜力,提高运输效率,满足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