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一度成为农民主要的生活保障,由于土地对农民收入的保障程度逐年降低,农民生活依然十分艰难。对拥有土地的农民,政府一方面应赋予农民永佃权,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与城镇统一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对于失地农民,政府应积极地解决他们的就业创业问题,并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  相似文献   

2.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问题数见不鲜,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主要表现为土地权益、经济权益、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权益四个方面。针对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四方面入手,制定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对策,使失地农民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好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正逐渐消失,而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凸现。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缺口较大,有必要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加快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网,增强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高速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另一方面,随着土地的征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为其提供的生活保障,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这一问题更为严重。这一迅速扩大的群体当前正面临着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困境,同时缺乏长久的社会保障,从而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要保障沿海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使其不致因为土地征用而影响生活,构建一个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的沿海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耕地被大量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凸显,其原因在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标准不够科学合理,价格偏低;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偿资金分配和使用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现有政策、法律的缺位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对此,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征地;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法律援助和保障,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的进程,也就是农民的土地不断被征收的过程。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面对日益增多的失地农民,目前的保障还存在许多不足。完善和改进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我们当前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底线,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失地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社会保障状况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市化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都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失地农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稳定的就业渠道,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弱势。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认真解决,否则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是指"种田无地,投资无钱,就业无路,保障无门"的"四无"状态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问题排在首位,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社会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规范政府征地行为,维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使失地农民享有应得利益;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俞斌  陈月慧 《现代经济》2007,6(11):79-81
土地是农民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征用大量原农业用地,一些农民失地后容易陷入失业困境,导致生活水平下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征用农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人口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焦点,成为考验党和政府执政水平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提高失地农民的满意度,成为各级政府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地区的有代表性的农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当地农民满意程度的结论。最后从长效机制角度出发,就政府在解决农民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方面提出了若干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有商业保险参与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即失去生活依托的失地农民们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几乎众口一词的普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由政府组织、推动和监督,采用强制的手段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至于体系中包括的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问题则个人看法不一。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却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即没有将商业保险置入其中,所以应建立一个由社会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振伟 《现代经济》2007,6(10):80-8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与此同时,高达4000万人,且每年仍以300多万规模急剧增加的农民在农地流转和非农化过程中大规模失去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并随之失去一系列重要权利。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这些失地农民形成了一个游离于社会的特殊人群,他们缺乏劳动技能和经商资本,缺乏社会保障,没有稳定的职业,面临养老、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困难,因而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在目前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滞后的情况下,要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并着力研究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可以说,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不仅事关失地农民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其养老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郊农民失去土地的风险增加,其面临的年老时收入降低的风险也增加,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失地农民年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失地农民自愿参保积极性不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定位不清、失地农民个人缴费负担过重、各区养老待遇差距较大等问题,而将失地农民纳入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建立和开辟各种农民增收渠道以外,还应该高度重视保护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通过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的社会福利,改善其生活水平.本文就保护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了,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关于失地农民的若干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从而影响到失地农民的生活以及社会安定。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有力措施,保障失地农民老有所依、病有所养。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失地农民的数量也位居前列。河南省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可是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河南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显,因而社会保障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体制的各方面缺失或不足以及受到农民经济实力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使制度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