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月,深圳特区报与本刊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房地产名企内刊主编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房地产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刊.不仅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而且还得到了文化界和建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本次旨在房企内刊总编交流的论坛则更是不期引来了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国际著名学者暨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王受之先生.给到会代表做了精彩的演讲。王先生凭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以及多年的撰稿经验,对房地产企业内刊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房地产企业内刊的繁荣称为“中国现象”.并给出了精辟的分析。在近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间,掌声与笑声不断.直到王先生因要赶飞机提前离会时,与会代表们还意犹未尽。为让更多的读者分享到王先生的观点.特将其在本次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创办和发展企业内刊日益受 到企业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 非赢利性"企业内刊"1.2万多种,而且还在以每年25%左右的 速度递增。由于企业内刊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 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如 今的企业内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 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3.
持续调控下,房地产企业整合大潮即将到来。 在近期召开的首届房地产产品线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兰德咨询联合发布了《中国房企经营管理状况(2011)》蓝皮书及《房地产产品线研究报告》绿皮书。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企业品牌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刊首语是内刊的"点睛之笔",透过刊首语,读者可以触摸到刊物的思想脉搏,感受到刊物的基本风格.最近,我们编辑了电子书《2013碧虚企业内刊刊首语集结号》,其中从收录的企业内刊中精选出的123篇佳作,希望能对企业内刊的编辑工作有所帮助. 这些刊首语的作者,有的是企业董事长、总裁,有的是内刊主编、编辑,还有的是特约撰稿人.  相似文献   

5.
从前的领导喉舌、讲话文稿已成过气遗老,现在地产开发商的企业内刊越做越精细,越做越有品位,早已从“毛坏房”进化到了“个性精装”。对内,它是员工交流思想的宣传先锋,对外,它是展示企业形象的资源平台,还有什么样的名片,比内刊更丰富生动地反应出企业文化的风格内涵呢。《地产文化考》拦目将陆续推介内刊精品,欢迎企业毛遂自荐。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使企业上上下下戮力同心、群策群力,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而企业内刊就像一只"有形的手",让企业文化以文字的形式得以记录和外化,企业内刊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内刊塑造企业文化,企业内刊传播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由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内刊发展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北京、浙江、湖南、河北、山西的30多家企业40多位企业文化与内刊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研讨企业文化的最新理论,分享企业内刊的实战经验。碧虚公司、雷速公司董事长刘锦山做了题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山西国际电力、  相似文献   

8.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社承办的“首届南方企业文化(深圳)领袖论坛暨最佳企业内刊颁奖典礼”5月271B在深圳举行。保险业企业文化异军突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主办的刊物《平安生活》荣膺“最佳企业刊物奖”;华安保险主办的《华安保险》荣膺“优秀奖”。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确保采编内容的质量,我们首先通过严格考试、层层选拔,建立了一支内刊编辑团队。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品牌形象的"代言人",企业内刊在传播公司文化、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也是企业对内、对外沟通宣传的平台。河北世纪大饭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世纪物业")成立11年来,深刻感受到品牌建设中文化的重要性,主办了《世纪物业报》,通过内刊有效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办好内刊谈谈公司内刊管理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炼思想,如何讲好故事?这是内刊人的责任,也是内刊人的机会!日前本刊成功主办了"企业文化建设与内刊构建研讨会"。1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文化主管及企业内刊主编,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综合满意度达98%。其中本刊副总编、主编杨光先生的"如何使稿件有趣又有用"、万通总编陈润江先生的"企业传播全媒体时代的定制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女士的"社会化媒体、大数据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04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10月21日-22日在深圳举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彦宁出席并主持会议.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副会长阎颖出席会议。有关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主要来自民营企业的近200位企业家或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同时表彰了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本期杂志选登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和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会议演讲.与读者共同分享本次会议成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企业内刊作为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随之兴起,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内刊。本文在结合我国企业内刊总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优秀企业内刊《万通》为例,对如何打造一份高品质企业内刊的规律进行探究与总结,以期对企业内刊操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房企     
正《房地产导刊》:品牌与创新的共赢品牌创新2014年10月15日,由中国期刊协会指导、中国地产杂志联盟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房地产期刊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秘书长刘晓玲、中国房协名誉副会长胡志刚以及全国多个城市的房地产专业杂志的从业人员到场出席。在本次会议上,《房地产导刊》被业界评为"最具品牌与创新经营期刊"、《房地产导刊》社长杜小雷被评为"跨界创新风云人物"、陈菊、冯维江分别获得"优秀主编"与"优秀美编"的荣誉奖项。会议紧密围绕"房地产期刊创新与经营"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0月11日,首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在深圳盛大召开,这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首次盛装进入国际视野,走上世界舞台。博览会通过"博览会+主论坛+分论坛+配套活动"的多维格局,聚集行业品牌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布局行业发展亟需的生态体系,打造了独具行业品牌影响力的行业会展和交流平台。众多企业积极参与了本次盛会,精彩展示交流与分享,只为不断超越。博览会虽然已经结束,但博览会展现的创新、拼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推动审计事业发展,促进审计学术研究,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于2012年6月9日在南京审计学院举办了"首届审计博士论坛",该论坛由南京审计学院组织和承办.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9篇.来自22所高等院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以及青岛审计局等实务部门的82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正是"审计"这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将众多知名专家和年轻博士学者们汇聚到一起,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碰撞出审计的思想之花.这是全国首届青年博士关于审计理论系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代表着中国审计未来研究的新生力量和希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明超 《企业文化》2004,(8):117-121
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创办租发展企业内刊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1.2万多种,而且还在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由于企业内刊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性、针对性强,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如今的企业内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其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正>沈建忠会长出席中小物业发展联盟成立仪式10月31日,首届"中小物业服务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论坛现场成立了中小物业发展联盟,深圳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再度拔得头筹。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广东省参事、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张效民,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孙景明,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曹阳、秘书长吕维、副秘书长刘双乐等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兴起,企业内刊必然兴起;企业和社会开始细分,内刊类型必然细分。于是,内刊不再具有共同的模式,但却依然面临共同的问题:给谁看?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进而未来必然要思考:除了为企业,内刊还能创造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本好的行业内刊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平台,更是我们从业人员心灵的归宿。行业内刊做为内部交流资料,大多是行业协会或一些民间组织免费为会员赠阅,方便内部交流而创办的。在接触行业内刊工作的几年里,我内心时常充满忐忑,因为我不晓得我们辛辛苦苦策划、约稿、编稿,认认真真编辑出版的一本刊物到读者手中会不会被束之高阁。会不会像赵本山小品里说的,大家日思夜盼你的杂志是因为"村头厕所没纸了"?  相似文献   

20.
通讯     
业界2007海峡两岸现代会计论坛召开"2007年度海峡两岸现代会计论坛"于8月31日在武汉举行,吸引了台湾及大陆地区数十位专家学者,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台湾来访学者人数为论坛创办10余年之最。据悉,自20世纪90年代起,原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台湾多所高校的会计学术交流活动频繁,互访不断,并创办海峡两岸会计论坛,每年固定在大陆和台湾两地轮流举办,本次为第十届。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下会计面临的问题",两岸学者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资本市场与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