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雨佳 《新财经》2009,(9):42-42
我的故乡是中国中部一个城市下属的一个县,2002年,我考上了公务员。后来我才知道,毫无背景的我,能当上公务员是多么的幸运。  相似文献   

2.
回忆井冈山(五)□欧阳毅十、“两毅”共眠上井冈山后,我跟陈毅同志接触多了。我在二十九团当党委秘书的时候,团长是胡少海,是我的顶头上司。后来,陈毅当了军士兵委员会主任、军委书记。他就把我调到军士兵委员会和军委当秘书。我在他手下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很...  相似文献   

3.
1995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国务院秘书长何椿霖突然找我说,刘鸿儒年龄到了,要我去当证监会主席,这事李鹏、朱镕基都商量了。后来朱镕基把我找去,说让我马上上任。  相似文献   

4.
1995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国务院秘书长何椿霖突然找我说,刘鸿儒年龄到了,要我去当证监会主席,这事李鹏、朱镕基都商量了。后来朱镕基把我找去,说让我马上上任。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 《发展》2013,(1):67-67
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自我的唇上飘落。你的手指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  相似文献   

6.
王春阳 《东北之窗》2012,(18):34-35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感情。巧的是,当上了记者,跑的还是农村线。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感情。巧的是,当上了记者,跑的还是农村线。单打独斗的事儿咱就不说了,还是唠唠我们这个小团队吧。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10,(17):63-63
A我知道 我想知道你喜欢干什么,现在是你选择的时候了。我想整天坐在汽车上兜风而口袋里装满了钱。我知道了,你想当一名公共汽车售票员。  相似文献   

8.
70年代末.我在一个基层供销社当统计。当时,全国供销系统都在学习林县石板岩供销社.送货下乡.为农民服务。我们供销社也要组织人员往偏远山村送赁。那时侯人们政治热情高,只要是上极的号召,都是热烈的响应;所以,供销社主任一动员,全社职工纷纷报名,要求上山下乡。我也报了名,当上了一名郑货员。  相似文献   

9.
崔立柯 《中国高新区》2013,(12):194-194
我来自祖国的南方,在那里,我有漂亮的厂区、先进的生产线和丰富的产品,我还是一家上市企业,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股民关注着我在股票大盘上的红绿交替、起起伏伏。当我把目光投向北方,我注意到这样一个地方:她位于华北平原中部,  相似文献   

10.
北京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遗存的唯一一座完整的宫殿,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皇宫。当我有幸流连在那深宫之内、高墙之下时,虽然已见不到皇帝大悦或震怒的龙颜,看不见大臣们叩响青砖的惶恐面容,看不见胭脂花粉后宫嫔妃们幽怨的眼神,看不见大小太监沿着甬道匆匆奔走的身影,可是当我面对着油漆斑驳的宫门上那锈迹斑斑沉重的铁锁时,分明是遭遇了尘封多年的宫闱秘闻;当我目睹青石墙缝里一簇固执开放的黄色小花时,分明是拾拣到了一个至今还未醒转的宫女之梦。  相似文献   

11.
李建华  张程 《新财经》2009,(10):39-39
我出生于鲁北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吃过很多难以想象的苦。14岁那年,父亲得了胃溃疡,因没钱治疗去世了,我难过极了。当时,大哥在外地当兵,家里就靠母亲支撑着。为了生计,我15岁就跟随同村人推着小车上临淄、潍坊,把生产队每年每人分的60斤小麦、100斤玉米换成地瓜干和煤,回来能维持几天的生活。高中毕业后,我回到生产小队当会计,那时就梦想着当兵、当工人。  相似文献   

12.
1978年我刚刚上大学。我参加的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为了考试当时我瘦了13斤。 上大学之前我是个地道的农民,在家乡种了五年地,所以今天的我应该是个货真价实的“农民市长”。改革开放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非常巨大,这点我深有体会,如果当年没有小平同志这么一个历史性决定,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一个农民,努力一点也许会当个村民小组长。  相似文献   

13.
张程 《新财经》2009,(9):38-38
我出生在湖南醴陵农村,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两年后,恰好一个公安特派员调走,我马上就补上去了。1979年,22岁的我就担任了当地管委会主任,那时候,公社叫管委会。现在管委会就相当于乡、镇,当官的叫镇长、乡长。当了一年半的管委会主任,24岁又当上了公社党委书记。后来,我又被调到醴陵市当经委副主任,再到市里外贸局当局长、党委书记。在外贸局干了不到四年,到1988年初,我被调到省里面,就是处级干部了。就是现在,31岁的处级干部也并不多见,那个时候就更难。我在省外经委应该说干得也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4.
当我刚接触《风采录》这本书的时候,我依旧看到那封面上那鲜亮的党的标志。刹那间,顿时有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我感觉手上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对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金州城内东北角,与南金书院只一墙之隔,当看到贵刊2009年11月B上刊载的《南金书院:基础教育“活化石”》文章时,我仿佛又回到了66年前。南金书院是我的母校,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16.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3,(30):92-93
课堂上的小飞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喜欢东张西望。起初,我摆事实讲道理,做他的思想工作。后来,我就批评他。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今天,我再次批评了他一上课时,当别人认真完成作业时,他却两眼盯着窗外,我提醒他,叮嘱他抓紧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01,(2):4-4
我本是北京的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找不到其它工作,只好东挪西借,凑齐几万块钱,当上了出租车司机。可是自从干上这一行后,有些话一直堵在心里,今天想借贵刊一角,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相信许多同行也会赞成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乡长笔谈     
三年的乡长生涯,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活经历之一。对我说来,当乡长的岁月忧多于乐,苦多于甜,困惑无奈多于信然自得。如果有人问我乡长好当不好当?我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他:当乡长容易,当好乡长却难。不知情的人往往以为乡长权大潇洒。其实当乡长是件苦差事。乡长官儿不大,事情却多,正事、杂事、难缠事、头痛事、好事、坏事、恶事、不好不坏的事……事事皆有,躲不开也混不过。事情和困难多了,苦衷与无奈自然也就多。心情浮躁不安时就想:当这乡长干什么?就想打报告辞官。但睡上一夜之后,又莫名奇妙地平静下来,辞官的事自然又被搁…  相似文献   

19.
感动     
曾小燕 《中国西部》2011,(16):98-98
在教学或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出乎意料,更令人终身难忘。几年前的一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我抱着一大摞作业本走进教室。当我把作业本放在讲桌上,在抽出左手的同时,突然感到一阵刺痛,低头一看,左手被讲桌上的玻璃边沿划破了一道口子,鲜血顿时流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张斌 《中国高新区》2007,(1):106-107
每当我看到身边一片片荒地上屹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时,每当我看到高新区一户户企业由小变大时,每当我带着孩子漫步于人行道内一个个设施完备的植物园、公园时,每当我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对高新区日新月异变化的报道时……总禁不住心潮澎湃,禁不住为自己是一名高新人而感到骄傲。当我看到“我与高新区”这个征活动时,想到了我父亲在高新区开发建设时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的变化过程,情不自禁的写于纸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