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元话本在体裁形式、内容题材、语言特色方面对明清章回小说的影响,章回小说逐渐在内容、形式上摆脱了话本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2.
明清两代以济公其人为素材的小说为数甚多。内中不同的济公形象为我们思索这一系列小说的原生状态——相关的宋元话本提供了可能。济公形象的不断演进与时代风气、创作者及接受者审美趣味的转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类型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轨迹。经过研究,认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轨迹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过渡于汉魏小说、唐传奇,积累于宋元话本、元杂剧,最后成熟于明清时期;同时,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试图论述英雄传奇小说在明清成熟时期之前的生成轨迹及其在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明清两代以济公其有为素材的小说为数甚多。内中不同的济公形象为我们思索这一系列小说的原生状态-相关的宋元话本提供了可能,济公形象的不断演进与时代风气,创作者及接受者审美趣味的转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宋元之际吕洞宾传说蔚为大观,其盛况一直持续至近代,对学(戏剧、小说)、宗教、民俗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吕洞宾传说的早期形态及其在宋元历史环境中的拓展,探究宋元之际的社会生活、人心态和宗教环境等对吕洞宾传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话本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指出该话本在戏谑的喜剧面纱下隐含着女性个体意识对封建男权意识形态,以及民间市井文化对封建官方文化的深刻的双重解构性.  相似文献   

7.
以《三言》《二拍》等为代表的明代话本小说,是明代社会发展与商业经济繁荣的典型体现,两部作品均有不少篇目反映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文章通过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对话本小说题材的拓展、商人地位的改变和小说的传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宋元时期袍服多承袭前代,但也逐渐发生着演变,尤其宋代袍服在审美上的变化和元代圆领袍服的再次流行,都深受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经史文献、考古报告、传世绘画、博物馆馆藏等实物进行分析总结,对宋元时期袍服的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宋代袍服种类繁多,交领重新开始流行,合领第一次成为社会主流;元代袍服圆领再次在社会上流行,不同的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着服饰的演变。此外,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出宋元时期大量袍服的命名原因和分类依据,从而还原袍服在宋元时期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9.
磁州窑作品作为宋元时期一种文化现象,不应仅从陶瓷角度去解读,其中还包涵了宋元时期陶瓷的商品经济成长的轨迹,也反映了宋元民间风俗艺术取向与文人审美时尚合流趋势。磁州窑文化涉及宋元时代风貌、民俗风物、透视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信息。本文试图从磁州窑的文质来源与工巧体现着手,解读中国艺术商品史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是我国书籍装帧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为后期我国书籍装帧艺术走向成熟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民国装帧艺术研究存在两点问题:一是问题研究的雷同化,缺乏新的观点,二是研究的碎片化,缺乏延续性和纵深性。因此,相关研究学者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以及广度,及时转变研究思维,将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研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女训是自封建社会建立便存在的一种女子教育。在中国古代,女子不能同男子同等接受教育,只能被束之家庭高阁,因此便兴起女训。女训传统源远流长,其兴起于先秦,形成于汉唐,鼎盛于宋元明清。女训糟粕与精华并存,为了辩证地继承其中优秀的传统品德,了解女训发展的兴盛时期——唐代女训的发展及文献内容情况,对当今女性提炼新型女德,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女性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和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史学处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兴盛时期,深入研究、把握这一特殊时期的史学,对于认知和建构整个中国古代史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宋代史学史领域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对宋代史家个案研究全面化,对宋代史学历程的总体分析不断深化,以及专题研究进一步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晚期,以徐渭、李贽、汤显祖和袁宏道等人为代表,针对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推行的复古主义思潮,特别提倡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表现发自本心的真情实感,以不受闻见道理蒙蔽的“童心”和不受世俗和格套束缚的“性灵”,去创作属于真我的作品.由于艺术创作中的诗人作家以表现不得不表现的情思为根本出发点,所以对于文学艺术的既成法式,当以意役法,不为格套所限制.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首先从西方引进悲剧理论的学者,为中国后来的悲剧研究开了先河.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在考察视角的选择、悲剧精神的阐释和结构标准的界定方面虽然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却有一以贯之之处.随着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系统深入,其悲剧思想从受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到真正走进中国戏曲,从推崇出世解脱到看重“主人翁之意志”,从结构上的机械认定到灵活处理,已然发生了转变、发展而进一步成熟了.  相似文献   

15.
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在坚持本民族固有制度的同时,对中原制度也进行了继承,纳粟补官即是其中之一。因元代的纳粟补官制度形成的土壤具有时代的特点,造成该制度与宋代相比亦有所不同,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依据Hyland关于"元话语"定义,《红楼梦》叙事元话语是指小说中用来协商语篇互动意义的程式化表达式,可分为交际类和互动类两大类型,以帮助作者建构书场语境,易于与读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作为北宋诗坛中流砥柱,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平朴深隽和禅意幽深的特点。句式凝练,用词精准,于旧词中发新意,以禅语入诗,形成了其独特的“黄庭坚体”,体现有宋一代的诗歌艺术特征。皖江文化作为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黄庭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庭坚皖江地区诗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的梁山泊真如施耐庵《水浒传》中说的那样有“方圆八百里”之广吗?今辞书虽有解释,但由于没有提供明确的史料根据,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过讨论。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曾于数年前进行过实地考察和采访,仍然没有找到宋元及以前明确的史料记载,因而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事实上,梁山泊在历史上不仅存在,而且其范围确有八百里,唐、宋、元时的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宋、元诗人墨客的有关描写也反映出梁山泊的确是一个水面非常广阔的大湖,说明施耐庵之言不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19.
许浑是晚唐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其诗歌格律工稳、偶对精切;工于闲适;善于怀古。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林逋在诗歌意境、创作技巧等方面对许浑诗歌皆有接受与超越。林逋对许浑的接受表现于两点:首先在字词的选择上承袭许浑;其次是诗风同宗,平淡闲适,在艺术上相近却不相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