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质上要求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人们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科技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三个命题和二重关系,指出其持征应包括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生态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类文化创造的目的选择、社会发展方向和命运。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人本身的危机,是人类在功利主义价值观指导下造成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摈弃那种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传统做法。反思和批判现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价值观,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功利及功利主义功利(utility)一词是18世纪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派最早在严格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意义上予以系统论证的一个价值范畴,原义为“功效”、“效用”、“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3.
进入2l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眭上人关注,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作为社会事业组成部分的档案事业,实觇可持续发展,既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试从管理创新的层面,分析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制度、体制和科技方面创新,推进档案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价值观解析:合理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鸣 《经济问题》2007,(7):3-5,26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消费社会的出现相伴而生的,它的存在真切地反映了消费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价值观,消费主义在使用时也是风险四伏的.从本质上说,它是对一种新的异化现象的某种认同,是工具理性极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属于"资本的逻辑"的.它鼓励人们从消费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因而不仅使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趋于无限,而且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精神危机以及价值观念的迷失.  相似文献   

5.
潘仲元 《时代经贸》2007,5(12X):15-16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又是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核心关注焦点。本文探讨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原则和战略等。并且阐释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向荣 《经济师》2014,(5):280-280
现代企业处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技高新化时代,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包括创新发展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资本经营理念、风险危机管理理念等,只有树立新理念,才能开创新局面,取得新业绩,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的进展不断推进,农业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农村社区的边缘化等使得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迫切需要借助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来突破瓶颈约束、化解各种危机和风险,实行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现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阐述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8.
一、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国际经验表明,重视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所有发达国家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尽管各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在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的特点。概括地说,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只有以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为指导,形成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引入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必要性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环境危机问题的产生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城市规划在解决现实城市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价值偏颇:第三,城市规划与环境伦理两种学科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科技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对创新的性研究之一。社会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论科学技术》里反复强调:科技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素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全社会树立和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形成有利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理解这一切,对于今天的创新事业有着积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佳 《经济月刊》2013,(7):134-136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支撑。在这一关键时期,应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对此,《经济》记者专访了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  相似文献   

12.
朱斌 《大陆桥视野》2012,(14):211-212
建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早已不再是原始意义上遮风挡雨的居所,而发展成社会生产力水平、价值观和文化意识的象征。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单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历史的沿革和文化的继承。但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绝不止这些,随着人口增多、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节能也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发展。科技创新在城市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分别作用于城市系统的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北京市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经验可为我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参考借鉴。未来应完善科技创新驱动的基础,重点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以人本理念引导科技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仲元 《时代经贸》2007,5(12):15-16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又是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核心关注焦点.本文探讨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原则和战略等.并且阐释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逄锦华 《财富时代》2023,(10):35-40
<正>中国式现代化对于现代金融业提出绿色发展的时代新要求。商业银行将绿色发展和企业的科技责任的使命结合逐渐深化。银行将科技创新与行业转型相融通,支持经济社会价值的统一,更好地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银行业科技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进而实践ESG商业标准下的金融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未来对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评判标准,将建立在ESG价值体系建构之上,探索ESG社会价值+金融科技转型的共频发展,是数字化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英国作为危机的主要受创国之一,在应对危机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视角。由英国国家科技和艺术基金会出版的《应对衰退:创新如何拯救低靡》报告,成为英国以创新为主题促进社会长远转型的理论先声。报告提出危机孕育创新,应该从当前所采取的经济拯救计划中,孕育未来,促进社会长远转型,而不是简单的应对和危机管理,并第一次定义了这次危机是全球经济高度网络化的结果,必须构建新的网络结构予以应对(网络化衰退,网络化措施)。这些观点被理论界认为是介于凯恩斯主义和熊彼特创新理论之间的中间路线,提倡供需两方面推动,特别提倡创新是从长远角度增加需求和供给的现实选择。本文详细分析了报告的思想内涵,提出了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我国在制定创新政策时一定要具有全球视野等观点,对我国以创新应对危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文化,科技文化体现的是求真、理性、规范、公平、宽容、批判、创新、效率、协作等科学精神,具体地说,求真地科技文化体系的基本内核:理性与规范是科技文化的价值观核心:公平与宽容是科技文化的突出特点:批判与创新是科技文化的根本使命;效率与协作是科技文化的组织功能要求,它们构成了科技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基本构架。科技文化是以自然知识为基础的,在人与外在自然世界的两极中,侧重点在于关注外在世界,它体现在一系列的科学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要求,也是实现高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平衡和异质性,缺少跨行政区科技创新体系,妨碍了科技支撑与引领经济社会合作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京津冀地区地域上的邻近性、经济上的依存性、资源上的互补性、三方关系的交叉性和多重性等使得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京津冀地区应通过树立共同的科技创新价值观,建立和而不同的创新制度,构建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和主动布局、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一心两核三带多园区”科技发展格局,以促进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高等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批判的目的和本质是创新。审计本质上与批判性思维有着天然的联系,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审计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建设是人类面对新时期海洋生态危机问题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求解。海洋循环经济与海洋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二者互为条件,协同发展。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海洋生态安全建设的前提和途径,建设海洋生态安全、打造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海洋生态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未来发展必须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海洋绿色GDP核算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