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文菁 《华商》2010,(4):89-89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是15世纪前的海洋之王。在中国,历史记载了远古时代的“闽在海中”的“传说”。从闽越国以强大的海军对抗汉朝中央政权,到宋朝册封福建海神妈祖,福建的海洋文化终于得到中央政权的认可。从海神信仰、造船技术、航路网络、航海技术、丰沛的物产到六百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福建都在证实福建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蒋祎 《华商》2010,(3):48-49
在福建这片土地上成长、发展、壮大的闽商,饱受海洋文化浸染,是我国历史悠久、且一直绵延至今的商帮之一,是在海内外都取得巨大成就、并具有重大影响的商人群体。5月的福州,将以热情、开放的姿态,翘首相待赶赴第三届闽商大会的各地闽商。世人所乐道的“闽商精神”是什么?闽商文化究竟有怎样的文化特质?在第三届闽商大会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  相似文献   

3.
主编推荐     
《浙商》2012,(5):16-16
P23《什么才是文化浙商》 “企业家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请客吃鱼翅不是文化,爱护海洋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是文化;喝大小拉菲不是文化,分得清大是大非是文化!”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在不久前“文化的力量”论坛上的排比名句已经在微博上转载开了。做文化浙商,只是以文化提升竞争力的破题之举。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需要文化力来推动的时代,浙商更需要以文化来补充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以狼群精神著称的福建食品集群成为众多业内人士持续关注的焦点。尽管有一些福建食品企业在徘徊不前,但每年也会发现不少福建食品企业在发奋迈进,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闽南地域文化骨子里头的那股“爱拼才会赢”的干劲。福建食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福建晋江成为中国的鞋都,奇安达本来也是运动鞋大军的一个小卒子,但它中道耍了“滑”头,进军滑板鞋,然后拿中国文化跟老外叫板。  相似文献   

6.
海洋的文化系统是复杂的文化系统,中国海洋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具有进取性、开放性、兼容性和探索性的显著特点,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商贸思想、培育民族探索精神、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洋文化的教育性,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疲软的状态.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性海洋文化系统,要正确认识海洋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明确海洋文化系统中三者的关系,普及海洋基础教育,加强海洋文化意识系统的建设以此推动海洋文化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点解读     
《糖烟酒周刊》2007,(25):10-10
成都特色食品之所以能够行销到全国市场,与其地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有很大关系;四川企业比福建企业更有机会获得成功;四川食品企业到底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静飞 《对外经贸》2024,(1):136-139
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海洋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标、教育内容、服务社会、毕业求职等方面都体现天然的密切关系。以舟山海洋文化为例,探索海洋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通过文本资源建设,搜集整理案例故事进行文化解读,提炼思政元素;进行海洋类专业课程体系搭建,使海洋文化内容分主题、分层次、分类别地融入专业学习中;以人文类选修课程海洋文学为例,进行教学过程实施,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圣军 《商》2014,(12):91-91,82
本文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农耕文化由于具有其历史局限性,这一上层建筑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基础。根据海洋文化的理论先进性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必须由农耕文化转型为海洋文化,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同时对于文化转型,本文也尝试着提出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促进文化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依托海洋、发展蓝色经济成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城市发展的主方向.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的湛江在实现蓝色崛起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文化因素.目前,在湛江经济发展规划中缺乏对文化因素的考量,尚未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梳理,缺乏海洋文化传播载体,没有形成文化领域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特色,注重对文化特色的梳理和提练,充分借助人才优势传播本土特色文化,打造海洋经济文化传播载体和文化旅游名牌.  相似文献   

11.
宋竟青 《北方经贸》2014,(11):185-186
海洋文化旅游是以海洋文化为主要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度假、科普、教育等需求的海洋旅游产品。广东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开发观念不够创新、产品体系不够完善、服务管理不够到位、专业人才缺失、生态保护不够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策略,重视海洋文化资源挖掘,增强海洋文化开发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海洋文化政策法规;整合海洋文化资源,规划文化旅游功能区;构建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塑造核心产品品牌;加强海洋文化教育,完善人才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文化旅游是以海洋文化为主要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度假、科普、教育等需求的海洋旅游产品。广东省位于南海之滨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广东文化旅游资源浓郁的海洋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为海洋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据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类别对广东省海洋文化进行划分,并对其价值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业》2012,(3):86-86
2月25日,福建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在福州正式揭牌。交易所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都市报社、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等福建主要文化企业联合出资成立。  相似文献   

14.
海洋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什么叫海洋文化呢,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又有怎样的密切联系呢。本文针对海洋文化的诸多特点和海洋经济的现状,做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我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依托福建广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利的对台优势,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是具有可行性的。本文将对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4,(11):13-14
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是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这里风光秀美,人杰地灵,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观光揽胜。为了打造文明、和谐、繁荣的旅游市场环境,景区工商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铸就起一座红盾丰碑!  相似文献   

17.
伍继延 《华商》2010,(3):10-10
以“弘扬闽商精神,加快海西建设”为主题,“宣传福建改革开放成果,展示海西建设最新成就;弘扬闽商优秀文化,凝聚闽商智慧力量;促进海西先行发展,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为宗旨的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将于5月17日-19日在福州举行。  相似文献   

18.
朱丽蕊  田雨露  李金荣 《商》2013,(22):108-1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文化旅游无论是在国内旅游市场上,还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成为了一种时尚,而文化旅游在莱种程度上代表着本地区的文化,甚至成为国家文化的代表。本文在文化旅游开发的背景下,结合长春市文化旅游资源情况,对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市场营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长春市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营销建议,希望长春市的文化旅游开发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郑和精神与传统,应是中华民族海洋与文化强国基本内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推动海洋文化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无论是政治外交界、交通航运界、海军以及海洋界、造船产业界,还是文物考古界、文化艺术界等领域,均应推进郑和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服装的消费不仅仅是款式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不同公司的款式之间的差异性在缩小,品牌成为辨别差异性的重要标志,品牌可为服装做出各种解释,赋予服装文化层面上的意义.以"才子绣梅花"为例,通过分析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缺失的原因,阐述服装品牌文化的内涵、特点、创建方式,并针对如何提升福建服装品牌文化内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