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12月12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向议会提交了修订转型经济国家进口产品反倾销的议案,这是一项针对中国的议案。如果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这一议案,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产品将会受到影响。因而可以说,中国加入世贸议定书中有关反倾销替代国的规定,逐渐开始产生影响。替代国规定也成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门槛。  相似文献   

2.
沈瑶  李雅源 《新商务》2003,(9):46-48
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方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由于申诉方所采信的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本或价格水平通常比我国高,中国企业很容易得到倾销或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的裁决,导致失去出口市场。要摆脱这种不公平待遇,其前提是中国涉案企业必须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3.
评欧盟反倾销法及实践中替代国方法的消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欧盟替代国政策的法律及实践的研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欧盟反倾销法有关替代国的法律和实践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事实上导致了对中国企业的不公正的待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以往许多具体的案例中,应该说存在大量抗辩的机会,存在取得胜诉的可能性。但由于中方企业不熟知其法律及实践,不了解其实体和程序规定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怯于应诉,致使中国企业失去了许多可能胜诉的机会。本文是在揭示欧盟替代国法律及实践中的不合理因素这一方面所作的尝试,以期待为中国企业提供对抗欧盟替代国政策的理由和依据。了解并揭示这些不合理性,是中国企业维护自己尊严和利益、改变自己被动地位的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随着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欧美市场,为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欧美国家纷纷举起“替代国”政策大旗,不合理地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那么什么是“替代国”呢?欧美等国无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他们认为,中国企业普遍得到政府补贴,其能源、劳动力等不是通过市场行为获得,因此一种产品“正常价值”必须以市场经济国家生产的产品价格来衡量,即选择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三国,该国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正常价值代替中国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正常价值,并以此为据确定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这个第三国就是所谓的“替代国”。  相似文献   

5.
周晔 《经贸世界》2004,(9):42-43
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由于申诉方所采信的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本或价格水平通常比我国高,中国企业很容易得到倾销或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的裁决,从而失去出口市场。要摆脱这种不公平待遇,其前提是中国涉案企业必须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6.
王磊 《大经贸》2002,(7):80-82
替代国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反倾销税率的高低。欧盟当局在选择一个适当的替代国方面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其考虑的第一因素就是替代国生产的产品必  相似文献   

7.
WTO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针对不正当贸易的一种制裁方式,但因为世贸组织的规定不够详细,许多国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制度,认定中国的出口产品构成倾销,导致中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和替代国制度,对其进行法理和经济的分析,对中国企业应对倾销指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替代国制度是对被认定为是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计算正常价值的一种方法。因此,确定一种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及倾销幅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替代国的选择。在反倾销调查中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屡屡被认定为存在倾销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替代国的选择不合理。面对替代国制度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应对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机械冶金企业是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的重灾区之一.文章通过对1979~2006年间我国机械冶金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案例中市场经济地位、单独税率待遇、替代国问题和案件裁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其间中国深受欧盟反倾销的贸易制裁.反倾销的产品广泛,裁决不公.从而提出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市场经济"及随之而来的替代国方法给中国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带来重大困难。WTO的多边贸易协定并未界定"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只是规定了使用替代国方法的前提,而中国的入世特别承诺又放宽了替代国方法的适用。在WTO框架外,自贸协定不失为一种突围之法,在中国已经签订的自贸协定中,也不乏排除适用替代国方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实例。在未来的自贸协定谈判中,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协议签订中,可以通过规则设置排除替代国方法的使用进而促进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正式承认。  相似文献   

11.
"非市场经济"及随之而来的替代国方法给中国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带来重大困难。WTO的多边贸易协定并未界定"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只是规定了使用替代国方法的前提,而中国的入世特别承诺又放宽了替代国方法的适用。在WTO框架外,自贸协定不失为一种突围之法,在中国已经签订的自贸协定中,也不乏排除适用替代国方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实例。在未来的自贸协定谈判中,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协议签订中,可以通过规则设置排除替代国方法的使用进而促进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正式承认。  相似文献   

12.
战勇 《价格月刊》2006,(3):30-32
美国在中国加入WTO的双边谈判中设置的不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门槛,是一定的合法性和暗蓄的歧视性并存,能长期遏制中国的长效机制。这个门槛的长效作用主要通过以替代国价格,确定倾销存在和倾销幅度来实现的。只要这个门槛存在,中国企业就会在反倾销诉讼中受其困扰而处于  相似文献   

13.
欧盟反倾销法替代国制度根植于“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理论划分,尽管对中国的出口商有例外规定,但仍然倾向于给我国企业以歧视待遇。我国企业直面欧盟反倾销法替代国制度须采取两手准备策略,要实现市场化的价格传导机制,保证价格预警信息的畅通,并采取质量与适度价格并举战略,还要确保价格档案信息的真实化。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案件中的利益博弈与政府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案件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入世以来,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替代国标准使中国企业受到不公平待遇。政府在反倾销案件中的所作所为事关企业利益、国家利益,准确定位当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a)(ii)段到期后的法律效果和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认为:首先,市场经济地位、倾销、价格可比性和替代国方法之间的关系,证明市场经济地位和替代国方法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问题;其次,议定书第15(a)(ii)段是议定书中唯一授权使用替代国方法的条款,该条款的到期将绝对和无条件地终止替代国方法的使用,并且免除中国被调查生产者的取证责任;第三,议定书第15条的存续条款不构成在2016年后继续使用替代国方法的法律依据。最后结论是:替代国方法将于而且必须在2016年底终止。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02年4月30日,国外对华反倾销已达493起,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损失百亿美元以上。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国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采用“替代国”价格来判定法律上的倾销存在与否。加入WTO之前,我们期待着通过加入WTO,中国出口面临的替代国问题有望得到改观,并可能不复存在。然而,现实并未让我们如愿,《中国人世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十五条以国际条约的条款明确规定其他成员方对中国仍可适用“替代国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冯军 《国际商务研究》2016,30(6):84-88, 94
《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5条涉及的是中国在反倾销和反补贴中的价格公平比较,被认为是关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实际上,该条规定的是在何种情况下适用"替代国价格"以及在任何情况下"替代国方法"在中国"入世"15年后的适用必须停止。替代国价格适用与否和市场经济地位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不可混淆。《中国加入议定书》和WTO协定中对市场经济或非市场经济地位没有任何规定或标准,与"非市场经济地位"有关的仅仅是一些WTO成员方的国内法规定。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的替代国制度是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的倾销及幅度的确定所制定和实施的特殊制度.只有充分了解反倾销的替代国制度,才能真正解决好我国的反倾销问题.本文阐述了替代国制度的含义、分析了替代国制度的法律沿革、总结了对替代国制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我国在替代国制度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24日,欧委会收到5家欧盟企业代表欧盟产业提出的申请,请求对来自中国的酒石酸(Tartaric Acid)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10月30日,欧委会发布《官方公报》,正式决定对中国出口欧盟的酒石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案税则号为29181200,调查期间为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损害评估期间为2001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替代国为阿根廷。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是中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无法逾越的一大障碍,确定市场导向产业也是异常艰难;选择市场经济投入则是企业规避部分不公正的替代国价格的有效方法;我国彩电企业最终以“季节性因素”得以摆脱紧急情况指控,这也是一种正确而有效的应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