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冬油菜套种蒜苗复种玉米是成县近几年示范示范推广的粮、油、菜套种高产高效新模式,年推广面积近万亩,冬油菜、蒜苗667m2收入2500-3200元,玉米每667m2产500-550kg,成为粮、油、菜立体种植开发多千田和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途径。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11,(10):14-14
2011年9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千亩“哈密瓜、辣椒套种示范田”里,村民套种的哈密瓜、辣椒准备出售上市。该模式在全国尚属首例,开创了套种成功的新模式。据了解,该示范田灌溉设施每667m^2花费160元,每667m^2平均浇水50-60元,人工费1000元/667m^2,  相似文献   

3.
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阳自1996年推广葛根种植以来,常年栽培面积在133.3hm^2以上,种植一直沿袭粗放管理的传统做法,亩栽600—800株.到第二年冬季采挖,667m^2鲜葛产量2500kg.年均产景1250kg,产量低,效益低。为此.2005年灌阳县农业局在观音阁、新街两乡推广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法,做到当年春季栽苗,当年冬季采收。采用这一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平均667m^2产量1800kg,比传统栽培法667m^2年均增加产量550kg,目前累计推广面积逾300hm^2。笔者往葛根生产基地中,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平原区生态区的主要特点是粮、棉、油、果、菜的生产条件均比较好,产量高,养殖业比较发达.通过对赵县、晋州市、鹿泉市、新乐县、藁城市、辛集市、正定等东部平原区各县的调查,本文认为石家庄市东部平原区可选择的生态模式有小麦、玉米全秸秆还田模式、种、养、加模式、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规模型生态养殖小区模式,小麦玉米节水灌溉模式,农田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的结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笔者通过在茭白田中培育鱼种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667m^2产茭白800—1000kg,鱼种120—150kg,667m^2创产值2169元,667m^2效益1650元。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棉—瓜—菜的套种,可以很好地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棉—瓜—菜的套种方法,并将棉—瓜—菜的套种模式与常规的油棉轮作进行了套种。  相似文献   

7.
龙都街道吕标位于山东诸城市西郊,该区域土壤深厚,地力肥沃,水浇条件较好。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果品等。粮、菌、菜立体种植是近年来为了高效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1998— 1 999年省财政厅会同省农科院在广汉等 1 2个县实施粮自工程科技重点县示范推广项目 ,这种财政与科技结合的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 ,在全省影响很大 ,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全省迅速推广 ,得到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已取得的成果 ,2 0 0 0年将在广汉、新津、青神、南江、北川、长宁、富顺、泸县、简阳、仁和、西充、遂宁市中区等 1 3个县(区 )实施粮自工程优质粮重点县示范推广项目 ,通过大力推广优质粮品种 (其中水稻以K优0 4 7、作优一号、泸香 90、Ⅱ优 7号 ,玉米以成单1 8、1 9、2 2、成单 2 0 1为…  相似文献   

9.
1999年来,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青虾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双季养殖面积500hm^2,套养面积800hm^2,并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但养殖水平极不平衡,高的每667m^2产量超kg,低的每667m^2产量不足20kg,经济效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严重制约了我县青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解决青虾双季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我站于2003-2004年开展了双季青虾高产养殖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09,(7):42-42
使用保鲜剂可保鲜玉米8~10个月,玉米完好率为98%。每穗嫩玉米保鲜成本仅约0.02元,到冬春季节出售,收入可达4000元/667m^2以上。此法适于贮存普通玉米、黑玉米、红玉米及彩色玉米、水果玉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忻州市从当地实际出发,实施了抓特色产业、建特色基地、出特色产品的农业发展战略,全面推广了高产高效种植的新模式——立体种植,促进增量农业向增效农业转型,迈出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挺进的步伐。在实践中,忻州市已摸索、推广和运用了六大立体种植模式:(一)以玉米套甘蓝的永茂庄模式,推广1.7万亩,总收入2700万元,套种比单作种植亩收入增加500元;(二)以玉米套甜瓜的张村模式,推广2万亩,玉米亩产700公斤,收入600元,甜瓜亩收入900元,  相似文献   

12.
广角     
正浙江:推广三大模式提高施肥效益浙江省近日发布《2017年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将集成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粮经轮作、粮肥轮作、果肥套种等技术模式,一是稻肥轮作模式,主要是水稻—紫云英轮作栽培模式,双季稻或单季稻加种一季冬绿肥;二是果肥套种模式,在葡萄、梨、桃等果树冬季落叶时期,在果园套种一季蚕豆作为绿肥,采用立体生态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包头市农技推广站杜文平,杜杰,马文良,王冀新,邵富根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包头市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砀山县关帝庙镇阚寨村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那里的农民为了解决这个阻碍脱贫的大问题,近年来大搞麦、菜、瓜复种。利用每667平方米(1亩)前熟小麦产360公斤,套种冬瓜产5000公斤,瓜后大白菜产5100公斤。每667平方米总收入比单种一种作物的效益高出3倍多。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是原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有较长的栽培种植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春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近几年来由于片面追求高产,形成了玉米"一粮独大"的局面。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为原平市调减玉米面积,恢复春小麦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机遇。结合近年来立体种植技术推广的应用,新型农机具的普及,一个以小麦为主栽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合间作、套种、复播栽培技术,适应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规模化立体种植模式,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使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当地光热资源,进一步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使产量和收益有了质的飞跃。现把我们近几年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规模化立体种植技术模式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一批既能实现粮食高产,又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化种植模式近年来风靡宜昌县农村各地,成为种田人王财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这批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植物对光热水肥等生长要素的不同需求,在粮田中广泛套种各类高效经济作物。人们将这批模式称作粮套“钱”,全县大范围推广这批新模式,命名为“粮套‘钱’工程”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08,(7):55-55
纹枯病是水稻生长中最主要的病害,长期以来,由于连续、单一使井冈霉素,使得纹枯病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越来越钝化。效果下降。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出的新型生物农药40%博特WP,四年来,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据江苏省武进、常熟、姜堰、溧阳、如皋等市植保站试验、示范。40%博特WP50克/667m^2,用药二次,平均防效78.23%,幅度60~88%。比5%井冈霉素水剂200mL/667m^2效果提高8~19%。  相似文献   

18.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南涧县乐秋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生产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主要粮食作物和适销对路的紧缺品种为重点,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示范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和新成果转化,培育出适合乐秋乡种植并适宜在南涧县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2018年南涧县乐秋乡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下,实施了1片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工作,基于绿色、高产、优质、增效这一目标,高质量、高规格完成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并加强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多措并举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将当地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成效与措施分析如下。重点突出绿色、高产、高效,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的,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施,努力达到化肥施用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长杪高粱全身都是宝。长杪高粱林粒可用于酿酒,林杪用于扎笤帚,秫秸用于制箔,种植加工效益好。此种粮帚兼用型高梁在淮北地区少有规模种植。为加快淮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安徽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示范项目“长杪高粱高效配套种植、加工模式科技示范”在界首市进行了为期2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以界首市高效农业示范园为科技示范基地,以开发长杪高粱为主导产业,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3套高效配套种植模式:春薯-套种长杪高粱-秋冬菜、小麦-夏薯-套种长杪高粱、小麦-长杪高粱-再生长杪高粱;同时,通过开发高粱加工产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订单回收农民高粱林杪加工笤帚,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逐步形成了以开发长杪高粱为特色的地方产业,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德钦县拖顶乡中等肥力田块进行肥效试验:在施有机肥1 500 kg/667 m^2做底肥的基础上,冬青稞采用或增加高效新型肥料后,分别减少10%和20%氮、磷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冬青稞产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在供试作物区推广氮、磷、钾推荐配方减20%+微生物肥料或氮、磷、钾推荐配方减10%+微生物肥料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