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相当普遍。公车几乎成为官员的私车;而官员配公车是公车私用的根子。如今,官员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不配公车的了了无几。公车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大包袱,这种状况已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公车改革要达到什么目的?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现行公车制度存在哪些弊端。以笔者之见,最大弊端有二:一是太多公车成为私家车,让一些地方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公车不是从方便工作的角度配置,而是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12,(36):7-8
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对全国事业单位的公车进行一次大摸底,摸清公车的数量、结构、分布及配备、使用管理等情况。此次清查以各级事业单位自查方式进行。此次事业单位公车大摸底意味着什么?自查的方式如何避免漏报瞒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进行中,对这些单位的公车概念该如何进行界定?车改15年无实质进展公车采购因"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而备受公众争议。面对强大的舆论声音,我国的公车改革自1997年就已经开始,但15年来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此次事业单位公车首次大摸底,带给公众许多期盼。  相似文献   

4.
车轮滚滚——中国公车消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车费用太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一个被各地公车管理部门引用的数字是,在公车使用中,公务人员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些地方由于管理不善,不少公车司机与不法汽车修理厂家互相勾结,利用公车修理吃回扣,虚报修车费用,从而造成公车修理的费用极其高昂。一些公车司机利用汽车修理捞取好处的经济违法犯罪案件频频发生。有人算了一笔帐,一辆公车1年多花1000元,一个中等城市拥有公车都在1万辆以上,那么就意味着将有10O0万的国有资产无声无息的流失了。对于公车修理上的回扣等不正之风已到了价合理不可的时候了。公车修理回扣现象面面观——百货商品变零件。一些修理厂家挖空心思稳住汽车司机勤上门修理车,司机需要什么就回扣什么。在沿海Y市,到个体或…  相似文献   

6.
宋圭武 《发展》2014,(9):5-5
正面对公车诸多问题,如何改,社会各界都进行了积极讨论。从我国各地车改试点看,大致有三类模式:一为公车货币化,二为公车集中管理,三为两者模式的结合。在国外,一些国家在配备公车的导向上,总的原则是:一是坚持方便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坚持尽量为纳税人节省开支。在具体规定上,各国有所不同。客观看,本次公车改革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有利于大幅度减少公车消费支出,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有些公务员为  相似文献   

7.
现今,乡镇领导干部“公车走读”现象相当普遍。一些乡镇领导任职乡镇,家居城区.每天公车接送,群众称之为“公车走读”。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车管理模式随之改变,将公车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实现公车的智能化运营,则可以让公车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服务,可以让社会福利政策予以更好建立。本文首先分析互联网+时代为公车管理提供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公车管理模式的更好构建,希望可以为公车的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杨建东 《发展》2016,(9):68-69
公车的配置和使用方便了工作人员办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公车使用管理机制不健全、使用不合理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创新公车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公车使用的管理,建立健全公车管理机制,对于响应国家号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微博热点     
正围观#公务用车将取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短短10个字,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今年得以启动。事实上,我国的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多年,但全国没有统一规定。长期致力于研究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即将启动,今后一般公务用车将取消。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2012,(12):116-117
主持人语:近年来,公车改革一直是社会热门的话题,也是让执政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史海钩沉,本期《延安精神》栏目重点介绍延安时期中共领导使用公车的几个实例,旨在让读者了解特殊时期领导们是如何使用和分配公车的,当时的中共领导又是如何安排使用公车的?希望能为当今领导干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难以给公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有人说是从用途上分的,其中用于公务的,称为公车;又有人说,应该从资金来源上划分,财政支持的才能称为公车。如果单单从后者角度考虑,每年,仅北京市政府系统的公车,将吃掉财政6个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快讯》2014,(9):12-12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短短10个字,意味着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将在今年得以启动。事实上,我国的公车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多年,但全国没有统一规定。长期致力于研究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即将启动,今后—般公务用车将取消。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出台,由此标志着覆盖全国的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公车改革势在必行本无疑义。我国公务用车即使不考虑滋生腐败、激生民怨等衍生"灾害",仅从最窄口径的经济视角观察,其弊端起码还体现在:一则总量增长过快,公车耗费已经严重挤占其他更为必要的财政支出;再则公车支出效率太低,有资料显示,我国公车平均使用率仅为出租车1/5,但运输成本却要高出6~7倍。正因为公车之弊人皆可见,自上世纪90年代起,已经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区持续试行公车改革。不过这些改革试点用意虽好,但多囿于一时一地。如今回过头来总结这些改革试点的经验教训,最突出的启示当在于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公车改革不触及基本制度框架,而且改革的目标也相对明晰,因此只要上级决心下定,成功只是旦夕间事,即使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15.
向公车开刀     
向公车开刀毛景山当前,“公车”问题牵涉面广,也比较复杂,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事实上,对于公车问题,中央一直十分关注,在一系列有关文件中,都把管好、用好公车作为廉政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条;中纪委等有关部门也曾对公车私用之类的事情作出过严肃处理。然而,条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部分行政机关根据形势的发展,基本上每年都进行公车保管使用制度的改革,每年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多数干部职工不满意,并且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保管、使用公车的人提心吊胆,不得使用的人则愤愤不平;同样是使用公车,由于档次的不同又有矛盾;同样是去某个地方办事,基本上都是走耗油多、耗时长、路况差但没有收费站的市区线路,而不愿走安全、省时、总耗费相差无几的有收费站的市郊环行线路;同样是摩托车,公家的任由风吹雨打,私人的则得到周到的保护;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使用公车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但都坚持最大限度地使用公车;因私出事公家受损、因公出事私人受害;私事用公车问题不大、公事用公车困难不少.  相似文献   

17.
央企用车现状:国资委开会,大院停满奥迪;某央企领导班子“一人一车一司机”2016年底前完成;主要负责人保留公用,副职责任人可选公车或公务交补,退休离任等取消配车“没想到退休前,还是赶上了(公车)改革。”开了一辈子车的58岁央企司机李军说。在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公车改革逐步深入之时,2月17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8.
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0225号提案]显示,“八五”期间,我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公车的不合理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公车消费还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黑洞,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目前,全国许多省份、地区已经兴起了公车改革,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抑制官员腐败。公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司机工资、用油、修理等全部由公款支付。中国现行的领导干部按级别配备公务用车的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这一制度确立的本意是为了节约领导干部办公的时间或交通费用(即降低交易费用,这是政  相似文献   

19.
如今城市交通道路臃肿,为了交通“瘦身”,对公务车进行科学“减肥”,这样既能增强道路通行能力,又可削弱腐败之源。对公车“减肥”即是在城市高峰时段限制公车出行量,它是目前较为科学、简便的一项公车改革措施,可为公车滥用降温,又可视为裁减公车数量的前期工作,其改革意义深远。因在早晚高峰之间的时段才是公务车正当工作时段,所以公务车避让早晚高峰时段,不仅是减轻了交通压力,更主要表明公务车未被私用。  相似文献   

20.
从1998年国家体改委提出公车改革计划至今,陆续有一些地方试点改革。这些改革多是以现有的公车实物福利为基数,将其折算为货币收入,发给机关干部。于是,不断有人指责,公车改革怎么成了变相给公务员涨工资?原来小汽车只有少数人经常使用,现在发补贴却人人有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