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近几年银行在银监会规定的理财业务的法规框架内推出的一项创新的理财产品,它为境内机构和个人进行海外金融投资提供了合法的渠道。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有的理财业务。经历08年金融海啸后,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暴露出了不少的法律风险。本文对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近几年银行在银监会规定的理财业务的法规框架内推出的一项创新的理财产品,它为境内机构和个人进行海外金融投资提供了合法的渠道.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有的理财业务.经历08年金融海啸后,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暴露出了不少的法律风险.本文对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希望能为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银监会于2006年6月底首次批准中外资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以来,各家银行已陆续推出了不同投资渠道的境外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目前的开展情况如何?本文以中外资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差异为切入点,着重描述中外资银行根据自身优势所形成的不同操作模式,以及由操作模式不同引起中外资银行面临风险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涛  曹磊 《新疆金融》2007,(5):53-54
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这项改革举措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界代客外汇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各商业银行推出更多代客理财产品拓宽了思路.外汇理财产品是银行的高科技产品,是专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的贴身业务、核心业务,对提升银行经营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人民币传统业务不同,拓展外汇理财业务必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金融市场,只有在对两个市场的金融形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本文将根据一个成功营销的案例,浅析代客外汇理财业务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新政出台     
《中国金融家》2009,(8):9-9
外汇局发布《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会明确规范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投资管理;  相似文献   

6.
观察     
《会计师》2006,(5)
机构和个人可委托银行境外理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三部门4月18日联合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国银监会负责此项业务准入管理和业务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此项业务的外汇额度管理。也就是说,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可委托合格的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规定的金融产品投资。这表示境外理财业务已步入实际操作阶段,也是落实“藏汇于民”政策的又一举措。财政部、发改委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6年4月18日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截止到2006年11月末,已经有17家内外资银行取得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的境外投资理财是指由具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资格的各银行机构,  相似文献   

9.
财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财》2006,(5):6-6
央行调整外汇管理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4月13日发布公告调整六项外汇管理政策。 一、企业开立、变更和关闭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由事前审批调整为由银行按外汇管理要求和商业惯例直接办理,并向外汇局备案。提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允许有真实交易背景需对外支付的企业提前购汇。二、简化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并放宽审核权限。三、进一步简化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手续,提高购汇限额,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在额度之内,个人凭真实身份证明在银行办理购汇并申报用途;银行对超过额度部分的个人购汇在审核相关凭证后按实际需求供汇。四、拓展境内银行代客外汇境外理财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五、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自有外汇,用于在境外进行的包含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六、拓展保险机构境外证券投资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购汇额按保险机构总资产的一定比例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开始,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迅速扩张,成为各商业银行争相占领的市场。2007年全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量突破八千亿元,是2005年的八倍。2008年,随着国内A股市场以及境外投资市场风险的上升,理财机构和投资者的避险需求日渐强烈,运用于信贷市场、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和青睐,成为市场的主体产品。2008年上半年,个人理财产品呈现短期化的特征,产品推出频率加快,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了1万多亿元,接近2007年全年销售量的160%多。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十大风险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楠 《银行家》2007,(2):114-115
由于自身商业与法律结构的相对复杂性,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也相对复杂化。2006年初以来,个人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之一,不少产品由传统的货币市场投资向证券、基金、期货以及物价指数等领域渗透,并且代客境外理财的推出则将投资延伸到境外的票据等领域。个人理财业务,由于它自身商业与法律结构的相对复杂性,使得其风险也相对复杂化。从近年来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实践来看,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2.
燕群 《新金融》2015,(5):33-36
跨境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拉动国际贸易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境外分行通过假远期信用证业务,以境外利率成本为境内分行提供资金,由境内分行以境内贷款利率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银行可获得较大利差,但是在该种业务模式下,资产计入境外分行表内,增加了境外分行流动性比率压力。本文探索人民币项下假远期信用证福费廷业务的代客理财模式,试图利用境内代客理财资金通过QDII投资经境内分行承兑的、境外分行假远期业务下的国际信用证,盘活体系内资金、突破流动性比率限制,并且利用假远期业务的利差优势,为商业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13.
政策     
银监会《通知》调查商业银行境外投资范围为进一步丰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品种,促进该项业务稳健发展,近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对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有关规定做出以  相似文献   

14.
QDⅡ意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投资基金.简单地说,就是国内投资者通过购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参与国外市场投资,获取全球市场收益.而代客理财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券商.  相似文献   

15.
《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后,QDⅡ产品一改旧版产品少人问津的窘境。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Ⅱ)的正式诞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代客理财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规范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在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银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理财观念已深入人心,广大投资者投资理财热情日益高涨,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自2004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从小到大,取得惊人的发展。据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管理》2005,(9):47-47
8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将境内外汇指定银行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融资提供对外担保的管理方式由逐笔审批调整为年度余额管理,将实施对外担保余额管理的银行范围由个别银行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汇指定银行,将可接受境内担保的政策受益范围由境外中资企业扩大到所有境内机构的境外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9.
见证开户是境内银行与境外关联银行合作,为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境内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境外个人账户(简称“见证开户”)的业务。客户只需提供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及明确住址证明,即可在境内申请开立境外银行相关储蓄账户、电子银行以及投资理财账户。开户成功后,客户可通过境外银行的营业网点、网上银行及电话银行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20.
风险分析 境内银行外汇理财运营——国家风险小 从外汇资金流角度,我们对整个国家的外汇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承接主体(银行)在境内的,开展外汇代客理财业务与否基本不影响外汇的跨境资金流动;承接主体为境外的,外汇代客理财业务会导致资金流向境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