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施鹏 《济南金融》2005,(2):13-15
银行信贷资金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在行业、产业及企业之间必须进行合理配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方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与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定位有机结合,在具体的进入领域选择上,可掌握科学的判断标准,能够有效地降低信贷的风险,丰富信贷分析的内容,也使信贷决策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贷的市场定位,是为了明确贷款客户市场,并根据贷款客户市场的风险程度选择信贷资金的进入和退出时机.本文将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引入信贷市场定位以及信贷风险控制中,商业银行应该研判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将企业生命周期作为信贷资金进入与退出时机选择的一项参考依据,根据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客户市场,在恰当地时机信贷介入,合适地时机退出.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贷款退出与贷款进入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行信贷资金在行业、产业以及企业之间的重新配置是由货币资本流动规律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决定的,而在具体的退出或进入领域选择上,需要掌握科学的判断准则.贷款进退策略要求以分析行业或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基础,综合评价企业基本素质,准确把握贷款进退的最好时机和最佳方式.从贷款进退的时机判断,应在行业或企业的萌芽期逐步进入,在旺盛期通过导入资本市场逐步退出;从贷款进退的市场范围分析,当以经济发达区域、高科技、新兴产业和资质、信用状况良好为首选;从贷款进入方式上把握,则应当开发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以此化解单一信贷进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曹晋生 《金融论坛》2000,(10):40-44,21
企业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企业也可能逐步走向没落,衰败中的企业也可能通过技术创新或企业重组重新焕发活力.可见,企业作为法人也如自然人一样有其兴衰、生死的轨迹,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70年前,美国及日本50家最大的公司,所剩寥寥无几.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企业的繁荣期不过30年.在生命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资金需求和需要的融资手段也各不相同,银行需要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把握信贷进入和退出的时机或者提供相应的融资工具,调整信贷结构,这是银行控制风险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构造我国银行体制,把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它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经营管理特别是信贷资金管理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1.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大量的信贷资金拖欠,呆滞给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2.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一是信贷资金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改革以前全民所有制企业占绝大比重,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贷款退出丐贷款进入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金融论坛》2002,7(1):29-33,60
银行信贷资金在行业、产业以及企业之间的重新配置是由贷币资本流动规律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决定的,而在具体的退出或进入领域选择上,需要掌握科学的判断准则。贷款进退策略要求以分析行业或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基础,综合评价企业基本素质,准确把握贷款进退的最好时机和最佳方式。从贷款进退的时机判断,应在行业或企业的萌芽期逐步进入,在旺盛期通过导入资本市场逐步退出;从贷款进退的市场范围分析,当以经济发达区域、高科技、新兴产业和资质、信用状况良好为首选;从贷款进入方式上把握,则应当开发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以此化解单一信贷进入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信贷资金通过企业、个人和证券公司三种途径违规进入股市,增加了股市的泡沫,加大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为此,我们建议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强合作与监管,来防范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  相似文献   

8.
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内在要求 ,它应涵盖信贷业务从办理到收回的整个过程。与信贷业务办理前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办理后的风险防范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隐性信贷退出就是银行在信贷业务办理后为避免信贷资产损失而采取的主动措施 ,它对提升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隐性信贷退出及其特点隐性信贷退出是指银行以隐蔽的方式主动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或成熟阶段实施的信贷退出 ,此时 ,企业的经营管理尚正常 ,但已经潜伏了一些危机 ,未来可能进入生命周期终点 ,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因而银行减少甚至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9.
王丰国  潘文卿 《甘肃金融》2002,(3):40-41,63
一、产业结构调整、信贷结构调整及信贷风险防范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当前仍占银行90%以上业务量的信贷资金的投向问题已成为银行运营效益的关键.尽管有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银行资金的投放方向与运营效果,但其中有一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说到底,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最终还是取决于资金所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也须及时调整,以使银行资金进入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经济"体",这样,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也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变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确看待银行信贷资金在中国社会资金配置中比例下降的问题,是正确认识银行在这几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关键.文章认为,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努力扩大信贷供给,其信贷资金供给增长基本上可以满足企业的有效贷款需求的增长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而银行信贷资金在社会资金配置中比例下降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它符合市场经济中融资格局多元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定位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银行信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最后从银行自身方面提出了改进优化资金配置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中小企业融资必须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世界的共性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融资量小、成本高、风险大.据世界银行2008年11月报告显示,在45个受调查的国家中,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明显居于弱势,大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比分别为3:1.2:1,即大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总量达到了小企业的3倍,是中型企业的2.5倍.从信贷成本来看,大中小企业的相对比例分别为1:1.3:1.4,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  相似文献   

12.
信贷实践中不少关联企业常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挪用信贷资金、转移有效资产等活动,致使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受到威胁,贷款出现风险。本在总结信贷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为了降低在信贷资金回收过程中的风险,进而对那些存在经营问题、信誉不佳、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实施信贷退出。目前,我国银行实施信贷退出机制对优化资金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银行实施信贷退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难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培育优质高效的信贷载体,退出低效的信贷客户,是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低效客户的信贷退出,对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规避信贷资金风险、提升银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本文就欠发达地区银行对低效客户的信贷退出谈点看法,愿与行家商榷。欠发达地区银行客户现状分析目前欠发达地区银行客户及信贷资金占用大致情况:一是客户的数量比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企业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在这一变革中,金融部门将发挥重要作用;与此相适应,金融机制亦要进行变革,要有新的动作,这样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发挥信贷和利率杠杆作用,促使企业走向市场 1.活化信贷,逼着企业向市场融资。银行必须在信贷资金的摆布和运用上做文章。第一、要保证重点,信贷资金要侧重放在国家重点项目,放在大型工程,国家基础建设,能源交通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上;第二、对一些经济效益好而不愿向市场融资的企业,银行不能仅从信贷资金安全和同其他银行竞争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的行业分析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万兴 《金融论坛》2001,6(4):12-15
贷款客户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客户的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对银行判断信贷风险、确定信贷资金结构调整的重点退出和进入领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和社会习惯改变等基本因素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几种对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即结构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和经济周期分析法;最后提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退出的重点是正在衰退的行业或面临淘汰的传统行业,信贷资金的行业配置应与贷款风险控制、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对商业银行的贡献指标及行业的成长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九八七年全区要求流动资金周转加速5%,略低于一九八五年度占用水平.并以此作为信贷资金管理目标,考核各县(市)支行信贷工作质量,达到资金周转加速要求的给予单项奖励.具体措施是:1.以提高资金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银行内部压缩膨胀空气,认真进行企业、产品分类排队,贯彻“紧中有活”的信贷资金供应政策,运用信贷、利率杠杆促进产销衔接.2.把挖掘企业内部资金潜力当作信贷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如何更好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方面需要新的视角和站位。本文针对福建实际,从银行信贷资金要促进总量合理均衡、银行信贷资金要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转型和调整、银行信贷资金要进一步投向实体经济、银行信贷资金要切实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要加大投入"三农"领域、银行信贷资金要认真处理好与担保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信贷资金要守住金融风险底线七个方面,对当前货币信贷工作亟需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已经决定,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负责编制国家信贷计划,集中管理信贷资金。人民银行如何把各个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全面、合理地安排好,以便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呢?我想讲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统一信贷计划是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增加很快。全国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1979年为2,162.6亿元,1982年增加到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意义、难点和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曲华 《金融论坛》2001,6(12):32-36
本文所指的信贷退出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发现使用信贷资金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发生经营问题,威胁到信贷资金的安全,从而收回或提前收回信贷资金的行为.相对于正常贷款在还本付息后退出某一资金运动循环过程,这种退出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信贷退出.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银行主动实施信贷退出战略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健康经营的需要.笔者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信贷退出的形式,同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战略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最后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