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经济未出现明显减速征兆之前,世界银行曾预测,未来10年世界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达到5%以上。世界经济的增长将带动国际直接投资和各国对基础设施及工程建设方面投资的增长,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建设业,其市场规模也将随经济的增长而扩大。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也预测,1999年至2003年全球建设市场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2003年全球建设支出将达到4.l万亿美元以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是全球建设市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承包工程发包额约占全球建设支出的30%…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轨的过渡期,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增幅不到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经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农业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农村劳动力总数大约为4.7亿,其中流动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总数达到了2.3亿。  相似文献   

4.
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世纪末,区域经济理论已成为一个具有多个流派、多种观点组成的理论总汇,对指导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流派众多,但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划分,主要有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两种战略理论。一、平衡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战略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罗森斯坦和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全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如何全面认识、正确对待全球化,是一个关系着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正负两面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正面影响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它的效应是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使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经济联系日益密不可分。在各类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各种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着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组织和领导,其发展和变化将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变革的主流。因此,必须站在全球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历史高度,研究跨国公司投资行为和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探索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伦武 《财经科学》2006,(10):91-98
本文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因此,应把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保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政府应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本土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发展中国家纷纷将其作为国内重要的潜在资源加以利用和保护.孟加拉国是本土知识蕴藏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本土知识得到广泛利用的国家之一.该国的本土知识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防御、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疾病防治、减贫及教育等领域,成效显著.对孟加拉国在农业等领域对本土知识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旨在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姜涛 《经济与管理》2012,26(7):24-28
农业增长离不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技术不可分性、低排他性、不可贸易性等特征,因而应当主要由政府的公共投资来提供。运用1994—2009年期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耕地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是不断递减的,但由于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公共投资增多、农业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农业总产值仍稳步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农业科研、农村教育和农村电力等方面的公共投资都能推动农业增长,但由于各项投资的边际影响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研究还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能够明显缩小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享受着资本所带来的好处。究竟外资是如何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的呢?主要是通过国际经济活动的“传递”。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传递”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如何对另一国产生影响。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一国的繁荣或衰退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1.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基础产业仅靠自身的积累来发展,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在新的形势下,国家财政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范围,突出重点。将财政的支农支出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投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是一个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过程。近年来,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中主要就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但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在此背景下,应如何从理论上准确把握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性,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基础设施投资性质的再认识基础设施作为经济术语,20世纪40年代出现于西方,后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它主要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两类:一类是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入世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相比 ,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尤其是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对增强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认为以提高科研投入等农业生产公共投资增强我国粮食的生产和竞争能力是应对入世挑战和实现未来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丽君 《时代经贸》2010,(4):46-46,52
农业是北京较早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也是重点领域之一。1986年以来,北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农业取得了较好成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推动首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世界外商直接投资农业规模会快速增长,北京将积极利用外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宣烨 《技术经济》2002,21(2):9-10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渗透到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自觉或不自觉卷入到这股潮流中去。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跨国公司是生产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凭借其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贸易、投资。二是贸易全球化。世界贸易领域不断扩大,并且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增加,三是投资全球化。投资全球化进一步强化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和一体化程度,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四是金融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空前活跌,全球外汇交易额的比率从1983年有10:1跃升到1995年的61:1,日交额从1992年8800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融危机主要受创国之一,英国一直在寻求经济复苏的途径,以及未来战略产业规划。2009年可看出其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经济复苏与发展低碳产业结合起来。一季度以来,英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投资低碳英国》等3项重大低碳战略,把低碳能源、低碳汽车、能效以及低碳基础设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出台了力度很大的投资计划。计划在2008—2011年3年间累计投资500亿英镑,2009年新年度财政预算将新增14亿英镑,用于支持一些关键性低碳领域等。英国这些措施着意在于布局新一轮世界绿色产业革命的制高点。本文建议:一方面尽快制定我国的低碳经济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中长期低碳战略技术的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真正把开放型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外开放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扩大利用外资面临极好的机遇:一是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带动了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过去五年,全球跨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未来五年仍将持续增长。虽然全球跨国投资80%是在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并购的形式进行的,但制造业等领域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流向有一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我们吸引外资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二是亚洲地区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智力成…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北京较早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也是重点领域之一.1986年以来,北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农业取得了较好成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推动首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世界外商直接投资农业规模会快速增长,北京将积极利用外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渐扩大,使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各国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兼顾他国的利益。只有在相互尊重他人利益中,世界经济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各国关税壁垒逐渐削弱的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采用各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免受外部的侵害。于1997年问世的SA8000标准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旨在把入本管理、商业道德和精神文明等因素指标化,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可量化的标准。SA8000标准诞生以来已经给我国的服装、鞋业、纺织、玩具、农业等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同时也是中小企业最聚集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正>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的流动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80%的人口在农村生活和就业,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瓶颈。因此,充分认识到我国人口流动问题的重要性,并在对我国人口流动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口流动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流动的形式与途径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是落后的国民经济的一大基本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效 率的迅速提高,一方面农业中出现 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 市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呈 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与此同时, 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国内市场一 体化程度,使得劳动力在不同产 业、个同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成为 可能和趋势。因此,人口流动的形 式与途径基本上可以归纳以下几 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