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严重的金融抑制、潜在收益无法内在化的弊端,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金融制度整体绩效的提高。为此,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元态  汪云兴 《海南金融》2008,(1):38-41,52
本文应用非均衡理论分析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非均衡现状及其诸多原因,然后根据我国农村金融非均衡实际,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均衡化的根本之路:在政策性金融体系配合下,商业性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由于较弱的农村经济素质、缺乏激励的制度环境、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组织角色转换迟缓、金融组织职能定位趋同和业务同质化,及外部效应与搭便车可能性的存在束缚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实行强制性变迁,从减少变迁成本、增进激励机制、形成多种产权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组织体系、以及采取配套措施四个方面,重构农村金融制度,消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绩效,支持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梁雯 《时代金融》2014,(8):297-298,30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有效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表现为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和总量严重不足,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效的金融制度安排,使得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很低。本文试图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探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制度原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去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08,(11):12-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并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之所以用“建立”两个字,我们的理解是,我国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没有,或者说刚刚起步,还没有破题,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这些难题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鄂州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对三种不同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农户、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金融供求呈现结构性失衡与低效,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制度是外生的,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短缺和不均衡。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不单是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组和转型,而是要根据农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动态性,调整和建设产权多样化、机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对接。  相似文献   

8.
运用probit模型对浙江、湖北、黑龙江三省农村经济状况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户资产存量不足、收入偏低以及人力资本明显缺位。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实行有区别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培育农村金融生态,改变涉农金融的单一金融职责,构建参与式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并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相似文献   

10.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基石。本文从我国当前农村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类信贷供给主体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分析入手,阐述了四类信贷供给主体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基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和组织架构角度展开.金融的本质是向金融需求者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此,笔者认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供给体系.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最后,我们在对农村提供满足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对其金融需求在数量上的缺口和供给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快速发展、补齐我国经济社会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却存在着金融供给缺乏、体制不健全、金融风险化解机制缺失、金融供给机制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土地流转、农村金融风险特质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通过规范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PPP模式的发展等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化决定了农村金融供给的多样化,由此需要由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来满足。本文梳理农村金融需求层次,分析不同层次需求催生的金融供给,并阐述我国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塑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也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衡阳市农村金融的供需特点出发,通过金融供需均衡分析,探析了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是“三农”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结合辖区实际,客观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实现“三农”稳健发展必须完善农村金融的“造血”功能.补充充足的金融血液。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资金外流严重,农民“贷款难”普遍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产品匮乏.与“三农”发展严重脱节:农村金融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单一,服务功能不够健全。为增强农村金融在“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效应.当前,进一步理顺农村金融关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实现农村金融的良性生态平衡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7.
均衡理论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约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交易产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本文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在受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制约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还受诸多非市场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8.
姜林 《武汉金融》2008,(1):57-59
本文评估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的实际效果,认为农信社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应加强金融深化,引入新的博弈主体,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当前农村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类信贷供给主体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分析入手,阐述了四类信贷供给主体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宏伟 《西南金融》2011,(12):36-39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问题的揭示,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认为三农贷款不足是在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特别是在金融供给方式上出现了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从改善金融供给方式和调整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