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财政支出进行审计,其重要理论依据是委托代理论,相比较而言,公共委托代理远比私人委托代理复杂得多。我国财政支出过程中形成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财政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委托代理往往产生失灵现象,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与低效。因此,从政府审计角度出发,审计应强化对人大的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契约,逐步转变财政管理模式,推行绩效审计,完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以减少财政支出委托代理失灵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2.
一、政府采购中代理问题的产生(一 )政府采购中的委托代理链我 国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是从 1996年开始的 ,它是传统政府采购制度的变更和替代。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和传统政府采购制度一样 ,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与政府采购的委托代理链中。政府采购过程中 ,会形成纳税人—政府—采购官员—供应商这样一条委托代理链。其中政府有可以细分为政府—政府部门—政府采购部门这样小的委托代理链 ,某些具体的采购操作中 ,采购官员和供应商之间还可能存在招投标代理机构。在这条委托代理链中 ,除供应商外 ,其余相临两个参与者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 ,纳税人是政府采购资金的供给者 ,是最初的委托人 ,采购官员是最终的代理人 ,是采购操作的执行者。(二 )政府采购中代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各级政府官员。首先 ,政府官员是理性人 ,他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使得他不可能严格的按照政府采购法规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委托人和代理人因为他们不同的利益取向 ,必然会导致他们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其次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 ,一般是政府官员是政府采购方案的提出者 ,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私...  相似文献   

3.
张丽哲 《经济师》2006,(9):227-228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客观现实决定了在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委托代理冲突和委托代理成本。委托代理成本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目标差异和委托代理合同的不完备性等几个方面。为提高企业年金基金运营绩效,需要通过完善委托代理合同、加强外部监督、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第三方公开评级体系等几个方面来弱化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激励约束投资管理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差序信任”格局,分析了差序信任对第三方理财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以及各方行为选择的影响,探讨了差序信任对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差序信任影响下,1.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演化为原生和衍生两种形态;2.原生委托代理关系,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较小,衍生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变大;3.原生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代理双方进行多重博弈;衍生委托代理关系下进行一次博弈,因此代理方的机会主义倾向变大,违约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唐丰收 《经济论坛》2005,(14):125-127
无论在组织之内还是在组织之外的市场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普遍地表现为种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意味着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的福利成为受托人的行为函数。此时,要使交易(或契约)顺利达成,受托人的诚实守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诚信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下信息不对称,促进交易(或契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卫星式产业群中核心企业与集群伙伴间的业务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过程中,为消除核心企业与集群伙伴之间由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非协作、低效率等风险问题,集群的核心企业需要设计一份激励合约促使集群伙伴努力工作。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并进行了激励合约设计。  相似文献   

7.
当前,现有的林业生态工程在驱动的过程中,造成驱动失灵或驱动不畅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是对林业用地用途的管制;二是林业生态工程,尤其是大尺度的林业生态工程委托代理关系长,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容易造成驱动失灵的状况。文章分析了驱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难点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蒋海 《财经研究》2004,30(1):50-60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双艳  胡德宁 《经济师》2013,(5):23-24,44
通过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出拥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容易产生信息寻租行为,为了减少信息租金,委托人需要设计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设计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减少信息租金问题。文章在回顾信息经济学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信息甄别模型,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补充了委托代理中机制设计理论,为金融业、保险业、银行业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银行保险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单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保险公司是委托人,银行是代理人,由于双方的利益冲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委托代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委托代理理论研究表明:一方面委托人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模型,按风险共担(risk—sharing)原则激励代理人,使双方的目标尽量一致;另一方面尽量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