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资关系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但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和谐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必须要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强化政府在协调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责任,培育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组织。  相似文献   

2.
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文章分析论证了和谐的劳资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对策。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对策应当包括鉴定劳动合约之前、履行劳动合约之中和结束劳动合约之后的劳资关系建设、维护和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中关于劳资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劳资关系随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与企业内部权利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现阶段,我国在以农民工为主要劳动供给主体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的主体性被漠视,其直接表现是利益的异化、组织权力分布失衡、契约不完备和保护弱化。和谐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给予农民工以主体性认同,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企业各类管理制度纷纷与国际接轨,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最大,除现行的劳动(聘用)合同制外,还引入了劳务承包制、派遣制等新型劳资关系形式,由此也产生了劳资双方不和谐的问题,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金融企业、保护劳动者权益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劳资关系是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与企业管理关系。劳资关系协调与否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企业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是有重要意义的。以建筑业为例,分别从其管理效率和体制、进入一退出成本、工人就业特点和环境及其维权意识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建筑业劳资关系的现状,阐述了劳资矛盾不断恶化的深刻原因,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鑫 《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82-283
高校餐饮劳资关系存在着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劳动者工资报酬普遍偏低等劳资矛盾,针对以上矛盾探讨了和谐劳资关系建立的几种办法以及和谐劳资关系建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略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向前 《现代财经》2005,25(8):77-80,F003
构建和谐社会对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通过建设和谐内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及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当前企业参与和谐社会构建还存在不少困难。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归结为经济责任、社会责任、道义责任。  相似文献   

8.
陈仁涛 《经济论坛》2013,(8):164-170
通过梳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演进轨迹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再生”及其演变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紧密相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而非公企业的劳资关系却日趋紧张,并演绎了由平稳发展到失衡再到严重失衡的曲折发展历程。历史昭示世人,在当代中国要构建合作、共赢、和谐的劳资关系,必须尽快解决“强资本、弱劳工”的失衡格局;发挥政府在和谐劳资关系构建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行业自治组织,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劳资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中劳方与资方之间存在"劳资关系周期",各周期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对策略.企业应通过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享受收益,增加自身的无形资产,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孙来平  肖瑶 《时代经贸》2008,6(5):60-61
《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之后,我国劳动领域最重要的一部国家立法。它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宗旨,改变传统劳资关系中企业与职工力量对比不平衡的状态,以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所有人应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对企业至关重要,《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或变革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