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Discovering Value·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痛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史记》里面所记述的重大战争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司马迁的战争观。全文主要从改朝换代的战争、争霸战争、结束乱世的统一战争以及战争中的人才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出关于司马迁的战争观的五个主要结论,即第一,改朝换代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第二,不能全盘否定战争,因为,战争具有"讨强暴,平乱世"的作用;第三,"非兵不强,非德不昌",穷兵黩武没有好的下场;第四,战争中对人才的使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第五,从历史出发,以史为鉴,反对汉武帝用兵四夷,主张在安定的年代应与民休息,而不是频频发动战争。最后一点是本文的关键,是司马迁记述战争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Discovering Value·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病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5.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并不是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或是人类学领域,都流露出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为任何人提供质疑他在如此广泛领域内高超而精微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此前,何新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若干专著、散论问世,颇多新意,不似流俗。这次专为孔子立传,或可期待一体其苦心孤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日评论说:“到了21世纪,孔子仍然是中国最出色的使者。”《DiscoveringValue·中国电子商务》以“发现价值”为名,以在Web2.0时代重估商业价值为己任,我们坚信,在任何时代,传统智慧都是我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座标系。价值发现的过程绝非丧心病狂的向壁虚构,而是始终扎根于对源头活水的汲取。因此,我们征得何新先生同意,独家连载他的《孔子新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曾读屈原的《天问》,而且可能还解说过,应该说司马迁与屈原对三代史的认识大体相同。但是通过研读《天问》和《史记》中所述夏、商、周三代史,发现二者虽然在创作意图上基本相似,但是在材料来源、对天命观的认识等方面却大多相异,甚至相左。 相似文献
7.
8.
9.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的《为政》篇集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此篇一共24章,大致内容从如何谋得官职、为官从政的基本守则以及怎么样学习与思考到对孝、悌等关于道德的范畴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历经千年,孔子思想依旧拥有其合理性的普适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思想中也不可避免的包涵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亦或是在现在看来极为保守性的一面。笔者便通过此篇文章大致谈谈简单的想法。《为政篇》第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汤洪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65
关于今传班固评价屈原之语前后抵牾原因的探求,学界多有论述,或以为乃评价标准不同之故。然宋人晁补之已疑“露才扬己”说或为贾逵语。从洪兴祖《楚辞补注》中洪氏的一条校语出发,对比分析今传班固所作的两篇《离骚序》争《离骚赞序》,又以刘勰《辨骚》所引《离骚序》文字与现今所传《离骚序》文字上的差异,结合班固评屈的其他文献材料和贾逵的学术偏好与创作经历,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世传所谓班固《离骚序》中“露才扬己”一说当为贾逵语。 相似文献
15.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孔子更是这一理想的维护者。《论语》中孔子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辩论、侃侃而谈,讲述了修身、修身、治国、务政、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从不患人之不己知谈起,分析《论语》中提出的修身理想目标----君子,并解析《论语》中提出的修身途径,进而探讨《论语》中的修身内容对于现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瑾辉 《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2006,10(3):30-35
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代第一部用一家之注的新疏,也是清代本赵注〈孟子〉仅存的一部新疏.于赵岐《孟子章句》,一申其义,二补其注,三正其误,四存其疑.申赵而不盲从;补赵盖属必要之处;正在要处,正之有据;不能断其是者,存疑待考,学风可推,乃清代“新疏家模范作品”. 相似文献
17.
陶绍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53-56
《史记?货殖列传》乃徽商经典教科书,而徽商的事迹则是《史记?货殖列传》生动的注脚.徽商因践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择人任时、纤啬筋力、富用奇胜、诚壹所致等思想得以兴起,也因固守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之类的教条而衰落.徽商的保守性及对官僚的依附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经人介绍,最近我看到了一部专门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市州一级报纸发展谋略的新书——《走向辉煌》。这部新著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刘世树和他的同事联合撰写的,感觉很有一些意思,很值得关注一下。 相似文献
19.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道望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科学系统的修辞学专著。《发凡》树立了修辞学科学研究方法的楷模,尤其是在20世纪,没有任何一部修辞学著作能与它媲美。《修辞学发凡》明确提出了修辞学的任务。其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如两大分野说,题旨情境说、调整语辞说、修辞过程说等等影响深远,几乎是所有的中国修辞学著作,无不从中吸取营养。本文就书中所展示的主要内容、影响、后人的评价进行了综述并表达了自己对此书的喜爱和所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