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系列条件,其中主管或从事农业工作的基层干部的意愿不容忽视。基于此,我们对浙江省的有关农业干部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被调查干部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时间为1999年6月15日—25日,调查对象为从事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结构效率不仅仅是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结果,更主要的是国家农业结构政策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三者对农业结构效率追求的目标应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差异不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国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满足供需平衡,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时,国家强调生产效率,而农民却始终把农业结构效率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农业结构非效率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对案例村的羊只数量在禁牧后先减少后快速增长并超过禁牧前的农户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前偷牧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发生在距离道路较远的区域,因此,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缓冲区空间分析功能对整个盐池县道路线作不同尺度的缓冲区,分别计算各缓冲区范围内的2006年9月TM-NDVI指数平均值和标准差,以此来反映目前盐池县农户偷牧行为的存在范围和强度,进而运用经济学的激励机制,机会成本与规模经济、边际效应、产权等原理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刊为推进农业技术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开展着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讨论。最近几期刊登了张弓的主张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经济学的文章和马剑春的认为我国现在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就是农业生产经济学的论文。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1987年11月召开了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讨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学术讨论。由于本刊曾停刊过半年,这次会议的纪要未在本刊发表。应一些学者的要求,现摘要登载这次理论方法讨论会的纪要,以推动学科研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农业经济学旨在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因此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土壤特性、物种类型、灾害特征等自然资源禀赋对农业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加之经济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调控政策高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责是在宏观上调控经济,使国民经济运行处于良性循环中。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供求特点和其固有的一些属性使得政府有必要制定适当的农业调控政策。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农...  相似文献   

7.
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央视推出"你幸福吗"专题,央视记者在全国各地采访了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美国人一直以来也都在关注一件事情,那就是幸福。我们都有某些权利是不可被剥夺的,其中包括"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那么,经过对幸福长达几个世纪的追逐,人们幸福吗?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决策行为的影响机理。从资源禀赋、农业补贴政策、农民生产预期收入以及农民决策行为四维度,构建农民决策行为模型,并提出对应的基本假说,对农业补贴政策影响下的农民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粮直接补贴调节和经济资源禀赋、耕地资源禀赋,对于农民决策行为形成一定的交互作用;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能力资源禀赋、经济资源禀赋、耕地资源禀赋,对于农民决策行为形成一定的交互作用。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农民决策行为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对于农民是否扩大种植面积与扩大多少种植面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和实验经济学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农业技术培训实验,实证分析了农业技术培训方式对农户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①农业技术培训能够降低农户的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量,且随着培训程度的加深,农户的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愈加合理;②培训基础上的完全技术指导对改善农户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的效果好于仅仅提供技术培训的效果,农户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的合理化需要借助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现场指导;③相比于邻村未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同村未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的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行为更加合理,农业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技术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烨 《农业经济》2002,(6):24-25
引言  自 1947年GATT成立以来 ,农产品问题一直是各成员国谈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农产品有别于其他贸易商品的特殊性 ,谈判各方一直无法达成最终协议。国际农产品贸易不仅始终游离在GATT规则之外 ,而且是贸易保护最盛行的领域。   1994年 ,世界贸易组织终于在乌拉圭回合达成并通过了《农产品协定》。该协定为实现《埃斯特角城宣言》中农产品贸易改革的谈判目标建立了基础 ,将农产品贸易规范化、制度化 ,使其逐步回归到WTO多边货物贸易规则的全面管辖范围之内。  一、《农产品协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农产品协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绿箱政策的支持结构与效率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9  
本文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定量分析中国“绿箱”结构与效率,并就如何减少政策和制度安排失当所导致的公共财政资源浪费,合理分配“绿箱”政策资源、提高“绿箱”支持效率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财政政策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采用测算贡献率的方法,说明农业财政政策效率有待于提高。为了分析几种重要的农业财政政策的效率,我们建立VAR模型进行长期弹性分析和冲击函数时滞分析,同时建立相应的协整模型和VECM模型进行短期弹性比较分析。结果说明: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效率较高,但最好效果的出现需要3年的时滞;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支持的总量和提高财政政策的结构效率、缩小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继续推进市场化是兼顾短期与长期发展的财政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财政政策是短期有效的,而农业就业人口的非农转移政策是长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学与数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学科科学化进展的角度,讨论了农业经济学日益数学语言化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论述了农业经济学依赖数学成为常规科学的历程,另一方面展望了这个学科继续运用数学发展自己的前景。讨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学与数学的本质联系;焦点是农业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科学化;主要结论是:以基础理论形式化为标志的农业经济学的科学化,必将更加依赖数学,更加有效地运用数学,才能更加有效地揭示规律,发展本学科的深层智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croeconomics in undergraduat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urricula. We briefly review some of what leaders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s professions, macroeconomics teachers, and textbook authors say about what is important, what should be taught and learned in modern undergraduate macroeconomics courses. We also report on a survey of faculty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departments who have responsibility for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 in 50 U.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programs. The survey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economics courses in their programs an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macroeconomic subjects to students in undergraduat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5.
16.
Starting from the premise that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 is defined primarily by the range of problems on which it works, as opposed to the initial or developmental training of the individuals, the traditional analyses base narrowly on the neoclassical paradigm are increasingly insufficient for the problems commonly found in the agri-food industry. Two areas in which the profession is particularly weak are the economics and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human capital compon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latter, it includes both matching training to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problems facing individuals and the economics of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for a viable and growing agri-food industry. As well, new areas of endeavour such a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property rights associated with biotechnology offer opportunity for leadership from the profession. Finally, with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interdependent problems in the agri-food sector, as well as the need to integrate processes for change into the analytical tool kit of the profession,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linkages across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s will need to be pursued. Without such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professional analysis founded narrowly on the neoclassical paradigm defeats the problem solving strength the profession has nurtured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