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房价调控得很好,从2000年以来,加拿大10年来房价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房价每年仅上涨1%,低于其物价年均涨幅2个百分点,其独特而针对性极强的调控政策,是长期保持房价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也许,中国房地产的处境从来没有像2010年这么困难过。2010年初,在《2009年中国十大热门话题》网上民意调查中,房价位列第一。2010年3月的全国政协、人大两会上,房价压迫再次成为《2010年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十大热门话题》之首。房价的压迫让中国人窒息,房价之痛让全中国喊痛。  相似文献   

3.
海外采珍     
《企业导报》2005,(11):20-21
美国 房价又创新高 美国联邦房屋企业监督办公室(oFHEo)房价指数显示,到2005年第二季度末,全美房价年增长率为13.4%。新数据表明,这是自1979年以来房价涨幅最大的四个季度。OFHEO认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房价已经升到了顶点,而是将继续上升。从消费价格指数看,在过去一年,房价的上涨速度比非住房产品和服务快得多:房价上涨了13.4%,而其他产品和服务只涨了3.1%。  相似文献   

4.
《住宅与房地产》2010,(2):10-10
最近的热点的话题之一就是房价。 深圳的两个名人关于房价引发的豪赌又在这个话题上浇了一瓢油,腾起的火焰和烟尘中,闪现着房价的古怪和狰狞。一个说深圳的房价在4年后将涨到6万,另一个则坚决反对,并要与他对此赌1000万的输赢。尽管因为前者心虚不敢应战而赌局未成,但对一种商品的价格的认知如此冲突,恰恰说明房价本身就是一种豪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笔者提出了一个看法,即租金的泡沫化程度远低于房价。由此,考察房价租金比,特别是考察房价租金比的历史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房价泡沫。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房价上涨过快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两年前只有上海、杭州少数城市房价涨幅较快,到2005年和2006年,不仅北京、深圳房价高涨,还带动了一批二线城市(厦门、福州、大连)房价的快速上扬。  相似文献   

7.
房价有升有降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对于低幅涨跌,应视为正常现象;对于过高的涨跌,则要通过合理、合法的调控来解决。当前社会存在一种房价只能升不能降的舆论,是不正确的。总体上说,房价会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升降更迭,也有可能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要明确房价上涨的合理幅度,对过快上涨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2006年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已包含了降低房价的要求,但有的城市仍存在房价过高的突出问题,需坚定不移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张子 《企业导报》2005,(6):37-37
这两年,武汉房价和全国房价一样,一个劲的涨。涨价是有原因的,地价涨了,建筑成本涨了,房价自然得涨。房价谁说了算?开发商。房价是他们定的呗。  相似文献   

9.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托市是否有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房地产市回归进程中地方政府可能托市 自2005年3月国家加大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房价上涨幅度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总体来说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氛围浓厚,交易量不活跃是基本特征。应该说,对于房价虚高、市场存在泡沫的城市,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出现这种状况恰好是市场和房价处于回归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的房价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特别是长三角一些热点城市,房价涨幅超过20%。房价的持续上涨不仅引发了不断高涨的投资热潮,而且高房价也严重脱离了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中低价位商品住宅供应不足、居民改善住房的愿望无法实现以及拆迁安置矛盾日益尖锐等问题逐步显化。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一书中写到房地产市场周期犹如人生成年期,人需要18年成年,楼市盛衰也需要18年。在这18年的周期当中,通常前14年房价是上涨的,后4年的房价是下跌的。  相似文献   

13.
吴毅文 《东南置业》2004,(77):28-29
前些年.漳州的房价在福建省的沿海城市中是最低的.每平方米1450元左右的价格保持锝相当平稳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这样的平静被打破了商品房先是以每平方米1860元的均价幅度上涨了300元,而今年年初,房价不断向高点冲击,成为漳州商品房市场的一大热点,不断上涨的房价,同时也成为不少漳州市民的隐忧。他们担心,急速飙升的房价中究竟有多少“水分”在其中:他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4.
“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不力,投资规模、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反弹,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地区,要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必要时将给予通报批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月22日公布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报告中厉声警示。看来,政府对“逆政策而上扬”的2005年房地产市场“深恶痛绝”,对2006年有诸多的期待。而对于2005年房价上涨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来说,一旦2006年的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问题就真的大了……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2012,(9)
在房价出现多年飞速上涨之后,房价的一次大幅度下跌冲击了全球住宅房地产市场。根据《经济学人》最新摘要显示,杂志跟踪调查的21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房价出现同比下降,其余9个国家中,有5个国家的房价增速也比一年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从生育成本视角探讨房价对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育龄女性生育意愿,房价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减少0.051个;加入男性样本后,房价上涨对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影响减弱为0.043,这一发现说明房价对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并没有现有文献所报告的那么大。进一步把房价的影响分解为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发现房价上涨在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中存在财富效应,但是总效应仍然表现为净挤出。异质性分析发现,房价对城市家庭、中高收入家庭、拥有住房的家庭以及中西部地区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更显著。从稳定房价、支持改善性住房、差异化调控、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以及生育福利全覆盖等方面提出了降低生育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10,(4):24-25
在经历了2008年短暂的低谷之后,2009年,随着政府救市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房价像坐了火箭般飞速飙涨。2009年全国房价暴涨25.1%,几乎是GDP增速的三倍,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始出现房价上涨过快问题,2004年、2007年、2009年全国房价涨幅尤为明显。2010年以来,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幅度仍然较大。房价的大幅上涨是否意味着已出现房地产泡沫,泡沫是全局性的还是局部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政策来解决,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19.
再没有哪个行业如房地产业般受到中央政策的“青睐”了,针对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几道金牌。今年3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被作为“房地产新政”写进了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5月11日公布的七部委意见,更是将平抑房价作为重点,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据各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反馈的数字显示,国家调控房价政策相继出台以来,部分城市的房价不同程度出现增速减缓现象。七部委稳定房价的意见出台一个多月,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降温,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关于楼市的话题总是说不完,但是我估计再过几年,就没有多少人说楼市了,主要是房价不会再涨了,房价不涨就没有人炒房了。大家都从楼市撤退了再炒房价就没意义了,房价不涨,就没有钱可挣了。但是现在楼市依然还是最热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