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关1997年后港元地位去向如何,大家都非常关心,货币专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又各持正反意见,下面我们作一介绍。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佛利民预测,香港回归中国后,港元将难以继续存在。他说:香港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自由”的地方,还说“中国收回香港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相似文献   

2.
泰国外长巴蜀·猜耶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政府一定能够保持香港的繁荣。如果香港回归后会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只会是变得越来越好。 他高度赞扬“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在既要考虑香港的历史现状,又要雄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下收回香港的一种恰如其分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将进一步促进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一体化,加强中国与亚太地区及世界各国的联系;同时,香港回归也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认为以“香港回归”为契机,“九七”前后两岸经贸关系借助多方面的促动因素必将呈现出新的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4.
回归增机遇互补促发展———“九七”后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探析●李长礼(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兰州,730070)香港主权回归,中华民族终于迈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是中国当代史上也是世界当代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香港回归关系到国际、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说50年不变就是不变” 促使翔千作出决定的,是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 自1980年起,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不少香港人对此忧心忡忡.平时,他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多是中国内地的负面报道,很害怕内地的制度会被原封不动地搬到香港.于是,香港人干脆“用脚投票”.一时间,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驻港领事馆里,挤满了要求移民的香港人.香港的楼价、股价应声而跌,且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画卷将在这里定格——1997年7月1日·香港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日子——香港,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 英国在这块土地上持续150多年的殖民统治将宣告结束,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将在这一刻得到彻底洗雪。 收回香港,是亿万炎黄子孙望穿秋水的宏愿,是中华儿女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之奋斗的结果,是爱国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是振兴中华民族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香港的顺利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  相似文献   

8.
方舟 《亚太经济》1996,(3):45-47,44
“九七”前后香港经济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方舟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历史,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由于香港现行的制度是资本主义,而祖国内地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一国两制"将从理论上开始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9.
庆香港回归兴甘肃运政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陈新年1997年7月1日。鲜花、美酒和笑脸充溢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长卷又添华章。这一天,中国政府收回了丧失百年之久的香港主权,百年屈辱,一朝得雪,几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目标终于实现了,祖国母亲以...  相似文献   

10.
7月1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正向我们走来。从此,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十二亿中国人民,包括香港及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王以无比欢欣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实现香港回归祖国,使中华民族彻底洗雪这段百年耻辱,使我们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也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这将极大地增强我国民族的凝聚力,鼓舞全国人民更加奋发图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保证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香港回归后的长期繁荣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 应该是研究的时候了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以金融、商贸为中心后,积累了许多需待解决的矛盾;现在,香港主权又快将回归,在“一国”的条件下,“中国因素”对香港经济影响会愈来愈大,对香港经济定位问题的研究,已经是摆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了。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何炘基博士在1995年10月中曾说:“香港作为中国通向西方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欢庆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的时候,一个大喜讯传遍了全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已在香港成功落实!这是邓小平理论在香港实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胜利。 一曲世纪凯歌:以“一国两制”方式和平收回香港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正式全面实施,是在1997年7月1日之后。然而,这个伟大构想见诸实践的过程实际上早就开始了。它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首先用之于解决香港问题。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我国政  相似文献   

13.
香港的香甜苦辣□廖陶德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这一百多年中,香港,这个祖国的宝地,饱受英国殖民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压迫、欺凌,香港有“苦”;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指出:“中国人民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特别是想到香港就要顺利回归的时候,不能不同时想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巨大贡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创造,便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现在,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收回香港,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香港的平稳过渡,已是确定无疑的了!这件彪炳史册的大事,是同邓小平的光辉名字和他的伟大构想紧紧联结在一起的。一代伟人,“一国两制”,和香港回归,将同垂青史,为人们永远景仰和怀念。  相似文献   

15.
10年香港     
马蕾  吴倩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07,(13):42-47
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香港回归10年的变化,但要讲香港的不变似乎更简单一些.一位在香港工作了30年的英国专家谈到香港的变化,笑称自己早已把这里当作安居乐业之地.他说,让他感触最深的却是香港的"不变"--回归10年,繁华不改."香港繁荣的经济、兴旺的股市、自由的言论、有效率的政府……我们看到的这些优势都没有变."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在这历史性的伟大时刻即将到来之际,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主持、粤港两地专家学者联袂编撰的《迈向新纪元——“九七”香港回归专家谈》一书正式出版,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捧读着这沉甸甸的书稿,令人掂量起作者、编者和出版者的一番辛劳与一腔激情——既是对香港回归的一份献礼,也是对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和经济日报社于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八日联合召开的第五次’“改革实践论坛”,论题为“深圳和香港经济合作”。应主持人的邀请,我就香港回归和深圳市今后的发展问题,谈一些想法。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直处在历代王朝的有效管辖下。1841年,英国占领了香港。从此,香港遭受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百年不胜悲,千载有余清。明年七月一日,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胜利,也是祖国日益强盛的象征,中华民族将洗刷掉百年耻辱。从此,香港…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香港15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由此,内地和香港特别是穗港关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世纪之交的转折期中,香港回归及“香港因素”无疑会给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带来一些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针对香港回归后穗港关系的新格局、面临的新形式和新问题,不失时机地推进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把穗港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这在世界上将是自拆除柏林墙以来地缘政治上最重大的新闻活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社会媒体都在为这一历史性的日子磨拳擦掌,热炒“香港回归”将是1997年媒体的一大题材。 从内地传媒加强对香港或涉港新闻的报道上,有人称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抢滩”香港。4月11日,《人民日报》开辟了“迎九七话香港”专栏;其海外版更显活跃,在推出“港事论坛”等数个专栏后,进期又开辟“东方之珠扫描”专栏。内地大部分全国性报纸都已开辟了港澳台侨专版,一般每周一期。报道面越来越宽,文风渐趋平实。毗邻香港的《粤港信息日报》、《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亚太经济时报》、  相似文献   

20.
综合新华社消息 “九七”香港回归后,一些国家不领导人分别致电致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国务院总理李鹏,热烈祝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杜梅,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黎德英,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总理武文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会主席农德孟在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贺电中说:“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和香港特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