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浅议如何构建反倾销会计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学超 《商业时代》2006,(14):28-2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正确解读国际反倾销中的若干会计问题,建立起预防和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保护机制,充分发挥会计在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将全面分析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反倾销已成为贸易保护的首选方案。而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将中国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从立案数量、产品分布、国别分布等方面分析中国反倾销现状,提出我国要加快制定与完善反倾销立法,创新应对反倾销战略体系,培养相关人才,积极应诉以提高我国企业反倾销的主动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蕊 《北方经贸》2007,(9):41-42
反倾销作为保护贸易的一种非关税壁垒,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出口产品遭遇大量反倾销诉讼,中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者,这成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应尽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反倾销应对机制,减少国外对我国反倾销案件,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洁 《商场现代化》2006,(19):46-48
近10多年以来,尤其是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已跃居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国外对我国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调查国,同时也是反倾销最多的受害国,反倾销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国际反倾销问题,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抵御和消除国外反倾销,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增长,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3亿美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但是国外日益增多的反倾销案件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和出口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对策来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案件,促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反倾销制度建立的本意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但现实的反倾销已与公平贸易和掠夺性定价无关,正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现代的贸易保护工具。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此前曾有专家撰文指出,加入WTO以后,对中国的反倾销会有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加入WTO以来反倾销方面的新情况、新特点,总结大规模反倾销现象的内在动因,就中国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反倾销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世界反倾销最主要的37个成员的反倾销调查数据为基础,将1995-2013年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构建了两个阶段的37×37的邻接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在世界反倾销中角色地位的变化。研究表明,世界对中国的反倾销明显加强,但中国通过反倾销保护自身利益的偏好也在加强;中国控制其他成员间反倾销关系的能力明显加强,同时其他成员对美国反倾销行为的模仿几率很大,但对欧盟的模仿几率明显降低;中国陷入反倾销摩擦的程度比印度更深;世界反倾销有向少数成员集中的倾向,并且中国维持在核心地带;长期以来,中国倾向于被动接受国外的反倾销,且中国所处群体的自反性不显著。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合作、贸易均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明军 《中国市场》2011,(28):174-175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伴随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歧视性反倾销,如何应对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一大课题,而会计是反倾销应对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发挥反倾销会计的作用已成为对外贸易中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立新 《北方经贸》2003,(10):86-87
在我国对外贸易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我国应对反倾销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应采取多项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保护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0.
苏娜  汪霞 《江苏商论》2007,(5):73-74
中国自入世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贸易摩擦数量的攀升,中国已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目前的反倾销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和化解所遭遇的反倾销,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WTO成立后国际反倾销案件的国别与行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彤  李磊 《财贸研究》2008,19(3):44-49
WTO成立以后,传统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的作用进一步减弱,反倾销以其有效性和合法性成为各国频繁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通过考察1995—2006年国际反倾销数据,针对国别差异和所涉及行业,分析了国际反倾销的新趋势与特点,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特点的差异;此外,对东亚和我国所遭受的异乎寻常的反倾销给予重点关注,指出应对针对我国的国际反倾销将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但与此同时,自加入WTO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对我国频繁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对外贸易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通过分析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现状,阐明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的贸易破坏效应,并总结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与贸易制裁最多的国家,反倾销调查与贸易制裁,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反倾销制裁的严峻形势,探讨了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通过对反倾销的经济学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不能充分协调的结果.通过对国际贸易引起的国家利益冲突的经济学分析,我们认为过度反倾销不利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展及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作为一种愈发普遍的贸易摩擦现象,反倾销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压力和损失.中国只有采取政府引导,重点培育,重叠发展,渐进优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从而扭转当前招致过度反倾销的被动局面,最终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应正确理解反倾销的意义,建立起预防反倾销贸易壁垒的一系列体制、措施,积极反映、面对、处理反倾销事件,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一、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情况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发展,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随之不断提高,到1999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跃升到世界第9位。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也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乃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2003年进出口总值达到851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7.1%。与此同时,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仅从1995年到2003年6月底,中国就遭受反倾销立案调查32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立案调查总量的14.2%,这和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3.7%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8.
罗灿 《中国海关》2005,(5):34-34
目前,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数量高居世界首位。而中国在西方国家实施反倾销措施中被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中国遭受反倾销数量居高不下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中国对外贸易遭受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印度是世界上出台反倾销政策较晚的国家之一,但是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印度对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数最多的国家,而中国企业却对印度的反倾销应诉持消极态度。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涉案企业消极应诉的原因,认为应该加强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联合应诉才能胜诉,赢得长远的市场利益。  相似文献   

20.
面对反倾销的自我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措施,作为WTO唯一允许其成员采用的限制外国商品低价倾销,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部分的措施,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出口的增加,我国被提起反倾调查的案件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尽管很大和蔼上与一些国家的对华歧社性政策有关,但我们是否也应审视自身,直面反倾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