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范围内以县级建制镇为经济辐射中心,以周边乡镇和农村为其经济辐射圈,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农业银行,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不仅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且也不应错失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因而要重新审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加强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全国GDP总量的近60%,强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县域经济自身的劣势,以及目前金融业服务弱化,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和对接。  相似文献   

3.
目前,甘肃省有87个经济县域,县域人口占全省的74.82%;县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2.62%。但与此不相称的是,县域经济完成GDP总量仅占全省的4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4.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4.29%。全省87个县区中,80%的县区GDP不超过5亿元。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仅有3个,过千万元的县有12个。  相似文献   

4.
刘钊 《中国金融》2006,(4):38-39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及“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故县治,天下无不冶”的说法。目前,我国有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县城经济的GDP总量达5.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0%。但近年求,相对于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弱化与县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存在县域经济“融资难”与县城金融“难融资”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2861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3%,县域GDP占全国的56%。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我国尚处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目前的县域金融现状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当前制约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寻找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双赢”道路,笔者以穆棱为例,对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至2001年末,全国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6%,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充满活力和蕴涵极大潜力的经济。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信贷资金供需矛盾始终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瓶颈”。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民经济的的重要构成部分。县域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既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与农村经济的汇合点。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  相似文献   

8.
《武汉金融》2005,(12):44-45,8
县城经济是在县城范围内以县级建制镇为经济辐射中心,以周边乡镇和农村为其经济辐射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农业银行,在我国县城经济发展中不仅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且也不应错失县城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因而要重新审视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战略,加强农行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古语有云: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县域经济是最具中国特色、历史最悠久的区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组成成份,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我国90%的国土面积、70%的人口都属县域的管辖范畴;县域GDP占全国GDP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西南金融》2007,(2):F0004-F0004
2006年末,四川省政府召开农行支持重点县县域经济发展业务推广会,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云出席会议,他认为,四川农行在全国农行系统和四川省各金融机构中,保持了农业和县域贷款投放最多,  相似文献   

11.
农业银行60%的机构,52%的人员,50%的业务分布在县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已定位为最大的零售银行。农业银行在县域中经营状况如何,对全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由于县域经济自身的劣势,以及目前金融业自身存在的不足,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下面就农行在支持县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统计表明,我国县域总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GDP占全国的56%,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县域金融,建立健全稳定有效的农村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既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为真实、全面反映县域农村资金紧张状况,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钟敏 《武汉金融》2003,(6):49-5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我国2000多个行政县中,县域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七成以上,县域经济的GDP占全国一半以上,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着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为此,笔者就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信贷支持问题深入到江西省安福县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研究》2014,(2):26-30
<正>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近年来,四川省县域经济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农行县域支行加强竞争力建设、加快业务经营转型升级带来良好机遇。(一)县域经济持续迅猛发展,给县域支行加强市场竞争力奠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占比高。截至2012年末,四川省的县域人口、幅员面积、GDP总量、一般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95.8%、94.7%、67%、46%。全省旅游、水能、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98%分布在县域。二是县域经济贡献突出。近年来,四川省的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持续增长,增速相对稳  相似文献   

15.
(一)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县域GDP增幅由2001年的3.69%提高到2007年的22.43%,并从2004年起始终高于全省GDP增幅。同时,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也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2001—2007年,全省县域GDP中二三产业占比由62.4%增加到68.2%,  相似文献   

16.
一、支持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农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总体上属于一种部门齐全、行业众多。领域广泛、功能完备的经济单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吴健 《新疆金融》2006,(2):23-25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得以稳固的基石。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行政及市场紧缩政策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自上而下实施了一系列的以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为核心的改革措施。使得商业银行信贷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区内信贷规模增幅呈下降态势,至2005年5月末,新疆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68.42亿元,比年初减少43.49亿元。而在全区各项贷款中,人口仅占全疆23.4%,面积占全疆5%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乌鲁木齐、昌吉),各项贷款占全区近60%。不难看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呈现弱化趋势,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鞭炮烟花行业是江西省上栗县的支柱产业,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目前,上栗县作为全国鞭炮烟花五大主产区之一,生产销售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鞭炮市场占20%-30%,烟花市场占5%。。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烟花鞭炮业并未获得与其纳税贡献、工业总量、就业岗位等相匹配的支持力度,高危和污染行业的印记严重制约了信贷资金介入的市场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梗阻了县域经济和金融业的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金融等部门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民营经济在地方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扩大,对地方GDP的贡献不断增加。但目前在金融支持县域民营企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本试图找出金融支持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公安县农业银行积极探索县域经济民营化后县域农行信贷业务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县域农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个人信贷助推个体私营经济(以下简称“个私经济”)发展,实现了客户增利、银行增效、财政增收、政府满意的“一贷多赢”效果,为新形势下县域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共创价值最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