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来,在规模的区域开发已经成为中国反贫困战略的突出特色,这也就决策了中国反贫困行动瞄准的直接对象不是贫困人口,而是贫困地区,即贫困县。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结束的最后关头,中国的贫困状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目前以县为单位的扶贫瞄准目标进行调整,以期提高下一阶段扶贫的目标瞄准率,加大扶贫资金对真正穷人的投入力度,做到“真扶贫、扶真 贫”。本文立足于这一点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进一步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及偏远山区反贫困的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从生存状态上表现出来。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反贫困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通过政府扶持、社会救助和贫困户自身努力相结合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主要目标是消除不同社会群体中的绝对贫困。四川省有63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其中31个在民族地区。到1999年底,全省已有52个贫困县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即达到人均收入500元,人均粮食占有量800斤越温标准),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673万人下降到1999年的211万人,今年还将解决80万贫困人口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以金融手段加快农村反贫困进程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的共识。从全国来看,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民族地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四川省及各市州统计年鉴数据,对大小凉山彝区的绿色减贫绩效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对绿色减贫的双向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于经合组织绿色增长测度指标体系和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指标体系,确定绿色减贫绩效的4项指数18个指标,构建民族地区绿色减贫指标评价体系,对大小凉山彝区的绿色减贫绩效进行定量评价。4项主要指标包括绿色经济增长指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和扶贫开发减贫指数。[结果]大小凉山彝区各县的绿色减贫指数均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越西县和美姑县的绿色减贫指数最低,均小于0. 1;盐源县最高,两年均高于0. 35;该片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绩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小凉山彝区绿色减贫指数空间上差异明显,呈片区外围地区优于中部地区的特点;大凉山与小凉山绿色减贫绩效差距悬殊,小凉山彝区的绿色减贫绩效高于大凉山彝区。[结论]深度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陷阱,必须处理好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关系,大小凉山彝区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大脱贫攻坚投入,摆脱贫困陷阱;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代表的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绿色减贫水平提升潜力很大,绿色减贫是其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性脱贫的重要路径;绿色减贫能有助于精准脱贫攻坚战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郑瑞强  王芳 《南方农村》2012,28(9):52-55,61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兼具社会责任与公益精神的企业组织模式,与国家实施的扶贫开发政策的目标理念相得益彰。以社会企业内涵阐述为基础,廓清了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了社会企业反贫困的间接作用机制与直接作用机制,运用在简妮尔·科林“政府一市场一公民社会”的三维分析框架基础上完善的“政府一市场一公民社会一国际援助”分析框架,提出社会企业在贫困地区的发展路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培育社会企业家,推动第三部门市场化转型,加强国际交流,实现跨部门资源整合等。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近几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疆作为西北民族地区之一,其贫困问题具有特殊性,面对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新疆的扶贫机制需进行调整。文章在对原有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内外源动力两方面对新疆扶贫机制进行了创新,旨在促进该地区扶贫效率的提升,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可持续脱贫。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就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瞄准机制,其中的关键和基础性工作是实施扶贫统计监测动态管理.只有采取跟踪统计监测、准确识别扶贫对象、争取和提供资金保障等多项措施才能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山区、牧区、林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特定的地理和气象因素影响,农业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和频发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民族聚居地区如果说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家庭具有个别性,则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的家庭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救灾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建立民族地区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9.
开发扶贫瞄准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国家将扶贫目标瞄准为县,再调整为乡镇、村。以村作为瞄准目标使开发扶贫目标更具有针对性。问题在于村庄内贫富差距同样是巨大的,在贵州省的一些村内部农户之间的基尼系数达到0.74,组内则高达0.78,远远大于0.4的警戒线;依托开发扶贫项目进行目标瞄准,项目覆盖的贫困人口过低;开发扶贫项目瞄准与贫困村庄、贫困农户的需求偏离。应对开发扶贫瞄准机制进行调整,瞄准村庄与瞄准农户相结合,制定目标规划,强化责任机制,突出扶贫重点,明确扶贫环节,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瞄准科学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和谐的基础是民生建设,民生建设的基础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有效消除贫困,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系统的农村金融反贫困政策框架,并用制度化的手段保障金融反贫困的推进.本文基于对新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和五家渠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运用大量第一手数据分析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带来的东西部资本整、文化融合和体制磨合,探讨了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针对民旋地区金融反贫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归纳总结了我国民族地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区及其特点,强调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研究民族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西部是我国生态脆弱带,该地区生态退化的形成是由人类活动诱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的结果。其中地理环境条件构成了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因;人口急剧增加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构成生态退化的社会诱因;政策的负面影响是生态退化的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13.
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目标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矿产资源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保证矿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矿产资源,并促进一国矿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为矿业、政府部门、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给法律起草人和法律制定者提供指导;对矿业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表明利益分配关系,在政府、企业和私人之间达成一致的意见。在分析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影响制定政策的主要因素的同时,探讨制定这项政策涉及的问题及政策的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然而,依据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一刀切、一盘模,不可采取单一的发展模式.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总结了当前现代农业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理性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现代农业模式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力图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生态退化的重灾区、贫困的聚集区、生态退化和经济落后的叠加区。这里经济发展乏力、社会进步举步维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经济生态化寻求的是一种生态、经济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的整体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贫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过去的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政府主要采用了"经济增长扶贫战略"和"目标瞄准扶贫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发生了改变且扶贫任务更加艰巨,反贫困行动需要采取新的思路来取得全面突破.本文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新时期政府扶贫战略应采取的新举措,并从社会保障和扶贫的关系、农村贫困特征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述了社会保障在反贫困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退化和经济落后互为因果,已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构成严重威胁。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深层次致贫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转型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强 《农村经济》2007,(3):20-22
我国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基本原因是这些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乡村办企业、自己用土地"的模式,转变为产业用地流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的模式.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企业经营模式转变和工业化方式进步在用地方式上的表现.适应农村工业化方式转型,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是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基本保证,也是在发达地区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更是一个普遍性规律。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启动,有所回落,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处于滞后状态。为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分析其经济滞后的成因,并居于民族地区的特点,从保证发展资金、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技术进步、鼓励招商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提出增加政策性转移支付额、重新确定中央与民族地区的税收分成比例、实行全额贴息的专项贷款政策、对于外商的重点投入实行投资抵扣制度、对于为民族地区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的单位实行免征营业税等具体的可操作性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is assessed between possessing information on, gaining access to and the efficacy of delivery of India's national rural employment guarantee scheme (NREGA) in three stat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access and the delivery of the scheme is not straightforward. Information can increase the propensity for the programme to be accessed by those who are not its primary target population, and can enhance efficacy of delivery to such beneficiaries.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decreases the ability of citizens, particularly the acutely poor, to benefit from the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