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扶余油田东区原油黏度大,水驱难以受效,因此我们在研究油藏地质及物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热采研究成果,在新井进行蒸汽吞吐试验,力求为扶余油田进行整体改造、剩余油的挖潜以及提高最终原油采收率探索一条新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原油脱水工艺的特殊性,根据经典的Mannich反应原理,首先制得酚胺树脂起始剂,并通过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嵌段聚合制得聚醚,再用交联剂1,3-二氯-2-丙醇对聚醚分子进行"扩链",最后用三苯基氯硅烷在部分羟基位"封端",得到了适合扶余采油厂原油脱水用EMT-299高效广谱破乳剂,经三个站同时使用该型号破乳剂做现场放大实验,并与使用通过配伍性实验筛选出的破乳剂AES-7相比,使用EMT-299破乳剂时中心站3#脱水罐溢流口平均含水下降4.1个百分点,4#脱水罐溢流口平均含水下降3个百分点,总加药量由使用破乳剂AES-7时的100ppm下降到80ppm且外输净化油含水无波动,满足了扶余采油厂比较特殊的原油脱水工艺,达到了净化原油稳定外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林冲  郑博  陈存玉 《科技与企业》2012,(23):202+204
随着老区注水开发的不断地进行,油水井中套返井数逐年增加,套返井治理工作量不断加大,套返井影响临近油水井正常生产注水,本文通过对扶余油田油水井套返根源的认识,介绍目前扶余油田套返井治理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并阐述套返根源的理论认识与现场施工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4.
吉林油田扶余地区浅层水平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扶余油田油藏埋藏深度比较浅(400米左右),很多井位受地面条件限制,无法采用直井和常规的定向井进行开发。为了开发由于地面条件受限而无法动用的可采储量,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扶余油田从2004年开始进行了浅层水平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攻克了难点,取得了丰厚的技术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探明的油田经过开发,原油的储量已经日渐减少,这就增加了油田开发的难度。由于原油埋藏深,导致开采的原油量含水率在渐渐攀升。油田开发成本的升高,给油田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压力。因此,各个油田为保证原油开采的质量以及产量,减少原有含水量,都在对油田开发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改善。其中,油田开发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降低管理成本的管理方式。它是一种发达的企业管理理念,对于油田的精细化管理以及维持原油开采稳定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油田开发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加强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岗联合站担负着魏岗油田油气水处理任务,其中联合站工艺管线、油罐设备内保温、原油脱水加温、魏岗老区油井伴热,由站内蒸汽供应。年用蒸汽用量89 760 t,共计费用1 135万元。原工艺流程中,各容器设备蒸汽进口流程靠人工调节阀门控制蒸汽量,蒸汽调节困难;易造成蒸汽系统紊乱,易于造成热量漏失浪费。在保障生产正常参数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工艺和科学管理,减少热量漏失,降低蒸汽用量。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蒸汽用量,文章进行了改善供热工艺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通常是作为油田规模蒸汽驱开发之前一个先驱开发方式,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造成蒸汽吞吐井筒热损失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善井筒隔热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魏岗联合站担负着魏岗油田油气水处理任务,其中联合站工艺管线、油罐设备内保温、原油脱水加温、魏岗老区油井伴热,由站内蒸汽供应。年用蒸汽用量89760t,共计费用1135万元。原工艺流程中,各容器设备蒸汽进口流程靠人工调节阀门控制蒸汽量,蒸汽调节困难;易造成蒸汽系统紊乱,易于造成热量漏失浪费。在保障生产正常参数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工艺和科学管理,减少热量漏失,降低蒸汽用量。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蒸汽用量,文章进行了改善供热工艺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油田油井结垢是石油生产领域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基于扶余油田油井结垢的实际,介绍了油田油井结垢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油田油井结垢对生产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积极的改进措施,践证了科学的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稠油新区块的开发,注汽高压成为影响稠油井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注汽高压,导致稠油井低效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原油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因此,注汽井降压成为一项重要工艺,而采用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降压工艺是最近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