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手机依赖。借助访谈,进一步了解形成手机依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高校管理及家庭,针对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总之,该地区学生手机依赖应引起足够重视并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帮助学生减轻对手机的依赖,促使其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2.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个领域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学校应高度重视手机依赖造成的危害,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大学生消除孤独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教师要养成进教室之前关机或调为静音状态的良好习惯,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减少对手机的情感依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手机依赖"现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从主客观两方面深入探讨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原因,并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角度探讨了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静娴 《重庆与世界》2016,(26):130-134
采用自编手机依赖问卷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粤西地区26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征、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及二者的关系。结论:(1)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心理反应和功能依赖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功能依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更多表现在交际交友方面,男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308,p<0.05),男生在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女生;(4)大学生手机依赖总体水平与人际交往困扰中的与人交谈、交际交往、待人接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不仅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破坏课堂学习气氛、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增加教师课堂管理难度,阻碍教学质量有效提升。面对问题,需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最大限度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理论分析法和调研分析法,以湖南城市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广泛展开随机调查,根据手机依赖相关理论及文献,编制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调查表,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生手机依赖理论分析,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研究,手机依赖的影响分析,以及手机依赖的干预机制研究,试图通过针对性研究分析本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点,发掘本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并建立起相关的手机干预政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65名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手机依赖倾向、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性负相关。对于普遍存在的手机依赖现象,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高度关注,要疏而不堵,引导青少年健康、正确使用手机,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影响课堂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以青岛市某大学为调查案例,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现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发现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度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学生、教师、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改变这种状态,学生应主动提高自制力,不轻易被手机诱惑,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应加强课堂监督与管理;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制定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9.
刘芳 《黑河学刊》2014,(1):171-173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不仅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破坏课堂学习气氛、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增加教师课堂管理难度,阻碍教学质量有效提升。面对问题,需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最大限度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随着网络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人们对以网络为载体的媒介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关系。因而,了解当代受众的媒介依赖尤其是网络依赖状况,分析依赖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成为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1.
组织生态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而密度依赖理论是组织生态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本文发现国外研究呈现跟随、批判、拓展、创新的发展脉络,而国内研究目前仍处于跟随阶段。通过文献跟踪,发现当前文献中存在社会网络、外部冲击与特殊情境这三个新的研究聚焦点。最后,建议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应善于利用国内丰富的情境,如地理区域差异、所有制差异与政府行为等,来检验密度依赖效应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并基于此对理论进行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手机从以前单纯的通讯工具变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手机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手机控"低头一族"成为手机异化的衍生物,手机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主宰.本文从分析手机异化的表现入手,分析了手机异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此种现象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手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开展对在读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大致情况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使用手机网络的态度,特别是对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并就此阐述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合理利用手机网络,提高个人素养和学识水平。结合当前高校实施信息化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升课程教学素养新模式,以模式创新推动新时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薇 《辽宁经济》2007,(6):90-90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会计信息生产者(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事物开始走上普及化道路的同时,往往伴生着诸多的混乱、尴尬和不规范。手机支付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利用实测数据(N=830)验证理论模型,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RMSEA=0.052)。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沉迷意向"是"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很大(影响系数为0.8)。"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态度"、"大学生手机上网主观规范"通过"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意向"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是"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的间接影响因素。其中,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态度的间接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合肥市中低端手机市场的营销现状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合肥市中低端手机市场的消费者组成及其特征,并结合实际对该市场进行细分。其次分析了各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特征,并对合肥市中低端手机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与网络使用中的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1014名大学生进行网络依赖,网络心理需求,社会支持使用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网络依赖组和网络正常使用组在交流动机、人际关系、情感宣泄和目标规划四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GSM手机维修的一些基本概念、维修流程和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GSM手机供电电路、CPU 电路部分的原理、故障及维修,以此阐述相关电路理论与手机维修实践的关系,对维修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手机成瘾的定义,分析了高职学生手机成瘾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纠正手机成瘾的对策.在学校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尽可能不使用手机;授课教师应不断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紧凑性,让学生无暇去关注手机;要对成瘾严重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在家庭方面,家长要和孩子及时沟通,鼓励孩子在大学生活中能够重新拾回自己的自信心.在学生方面,要认识到过度沉迷于手机的危害,学会自制,控制手机使用的频率和时间长度;积极培养专业兴趣爱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减少对手机的依赖;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