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扶沟话音系     
卢海丽 《魅力中国》2011,(10):278-278
河南省扶沟县方言是中原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沟话虽隶书与中原官话,但仍与普通话有差异,尤其是在语音方面,本文对扶沟话声母、韵母和声调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扶沟话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方式进行了研究,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提出的隐喻认知理念为视角,分别探究了隐喻和转喻的思维认知机制,以及两个机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旨在为语言学习者探究语义提供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扶沟话音系     
河南省扶沟县方言是中原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沟话虽隶书与中原官话,但仍与普通话有差异,尤其是在语音方面,本文对扶沟话声母、韵母和声调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扶沟话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  相似文献   

4.
扶沟话音系     
河南省扶沟县方言是中原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沟话虽隶书与中原官话,但仍与普通话有差异,尤其是在语音方面,本文对扶沟话声母、韵母和声调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扶沟话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的隐喻和转喻研究的文献资料,分别从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探究了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两者之间认知关系。这将会对语言学者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语义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言歇后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们的认知机制上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为歇后语的形成提供了理据.该文主要探讨隐喻在方言歇后语中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隐转喻视域下,基于体验哲学、认知隐喻理论、认知转喻理论,对英汉经济新闻语篇中"head"与"头"进行认知解读,探究"head"与"头"人体隐转喻的异同,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试图探讨英汉语言中人体隐转喻的认知共性和个性,说明人类具有普遍意义和共性的认知模式对语言意义理解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方言歇后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们的认知机制上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为歇后语的形成提供了理据。该文主要探讨隐喻在方言歇后语中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动词"吃"后面的名词宾语不仅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食堂"、"馆子"、"大排档"等。以概念隐喻和转喻的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语中与"吃"有关的名词搭配,"吃食堂、吃父母、吃火锅、吃官司"诸格式可以理解为是由"隐喻"或"转喻"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熊梅芳 《黑河学刊》2013,(10):142-143
一词多义不仅属于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通常,语义理论从语言结构与社会历史的视角对一词多义进行分析与探讨,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少语言学家逐渐从认知的视角来阐释词义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以前人对一词多义进行的认知研究为基础,从认知隐喻思维模式的视角,并结合具体例子,试图对英语中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揭示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2.
刘早晨 《魅力中国》2013,(11):317-317
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方式,是在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根据概念整合理论,转喻理解认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心理空间,利用四空间模式进行概念整合。对转喻的理解需启动建立整合空间模式时所需要的概念结构、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的结构.并在整合网络中建立不同空间之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隐喻在ESP语篇中也普遍存在。隐喻的认知理论是结合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词汇或短语起到桥梁作用。从隐喻的认知视角,探讨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ESP教学实践,并认为这一尝试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4.
陕北民歌歌词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修辞格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其中隐喻的使用就非常普遍。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修辞和认知两个维度对陕北民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归类与分析,并对隐喻在陕北民歌语言中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等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具体分析了余光中《乡愁四韵》 中存在的概念隐喻,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和阐释隐喻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作用及功能,从而加深人们对隐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研究主要是认知隐喻观和语法隐喻观,两种隐喻观虽从不同视角研究隐喻,但共同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思维现象。隐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四:制定教学大纲时要考虑隐喻能力;安排教材内容时要体现隐喻能力;引导隐喻思维;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激励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转喻思维作为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是思维的一部分,并且受语境因素的引导和控制,影响着转喻思维过程。以认知语用学为导向探讨转喻识解的问题,具体从内涵外延传承说研究转喻的识解思维情况,在识解的视角下,解释其内在的使用机制,将前人没有多给予考虑的语境因素作为影响转喻操作的因素,这是对转喻识解的认知机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隐喻在传统看来是一种修辞方式,而现在看来,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对隐喻的理解需要认知努力去解读,而对于隐喻的翻译过程则从反向重复了隐喻的认知与产出的过程,译者需要平衡、协调作者、作品、读者及相关各方的关系,实现两个过程的和谐统一,真实地再现原作的隐喻意象。  相似文献   

20.
廉州话,是合浦县的主要方言之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粤方言。文章对廉州话代词的形式和功能进行介绍并对其特殊用法进行描写和分析,以揭示廉州话代词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