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财 《黑河学刊》2010,(6):56-57
网络舆论对公民政治参与和政府社会治理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分析网络舆论的多重政治功能,透视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深入思考规范引导网络舆论的思路办法,多策并举,全面推进公众政治参与和政府治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渠道。网络参政是一把双刃剑,其快速发展给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双重影响。因此,为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对策应对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得到普及和推广。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发表自己对所关心事情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舆论。随着科技的不断深化改革,媒体平台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同时也给民众造成了困扰。因此,作为政府机构的工作管理人员,我们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从而提高公信力并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田旭 《魅力中国》2010,(29):90-90,21
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近年来,网络舆论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甚至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网络民意对我国政府行政方式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直接表现在政府的行为方式的发生转变上。在网络技术推进政治参与的今天,分析网络民意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姜华 《理论观察》2014,(10):38-39
青少年网络水军的兴起,是新兴媒体凸现的重要标志。青少年网络水军冲击了传统舆论传播格局,彰显了民众对自身社会参与和言论表达权力的充分行使,反映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本对新型生活空间——网络的侵入。新时期新形势下,引导青少年网络水军规范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核心力量,也是时代进步的领航者、社会发展的年轻血液,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他们参政议政的新形式.与此同时也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对其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公众参与的主要平台的时代大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问政来提高行政效能和提升执政能力,扩大民众的参与度,建设效能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微博因其信息传播即时性、裂变性、草根化,以及舆论传播受"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特点,使之与传统网络媒介相比,有了自己独特所在,使政务微博成为各级政府网络问政的有力新渠道,它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公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赋权改变了社会权力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布,使政治评论和政治参与权力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迅速扩散,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的匿名性、便捷性,使少数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演变成政治暴力、泛政治化或政治娱乐化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成为一种集体行为和集群现象,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舆论形式。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已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在介绍网络舆论概念、特征、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占美柏  朱江鹏 《特区经济》2013,(12):224-225
微博作为"个人信息即时综合共享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其影响力已无处不在。作为政府与普通公民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微博的出现使得政府与公民的互动相较以往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也为公民社会的构建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作为网络时代崭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尽管微博问政在拓宽公民政治参与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它开通了网络民意表达的新渠道,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藉此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构建公民社会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打开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但由于网络政治参与还存在着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参与的不规范性和欺骗性等问题,在它为民主化进程提供动力与机遇的同时,又给民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向作用。作为技术手段的网络是中性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否推动民主的进程,不取决于网络自身,而取决于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怎样使用了它。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已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生态的优化与发展,影响着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并将对整个社会生态的良序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整个社会高度重视。对近十年来中国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生态问题的研究情况展开述评,通过梳理国内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生态问题的研究特点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开展网络生态问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建设历程中,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塑造和引领有序的社会生活"这一命题,政治动员创造了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奇迹,促进了民众自身政治权利意识的进步。政治动员的实践特点和经验对当今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地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力量。这既是现代化发展的价值诉求,也是走向公共社会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4.
民主是人类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互联网的出现,为网络民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网络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它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以网络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为平台,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网络民主具有虚拟性、平等性,直接性和快捷性的特点。网络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两个方面上,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网络反腐是社会制约权力的一种新形式,对推动政治系统运行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党和政府必须积极引导、有效规范和主动衔接,充分展现党和政府打击腐败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自信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日渐强烈,它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中,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和较为复杂的发展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深入探讨和把握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导向,对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加深,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成熟的、稳健的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网络舆情时代,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地方政府应如何面对网络舆论,及时调整自身的定位和心态,积极地解决事件已成为地方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网民的力量     
剑虹  彦堂  树龙  余音 《东北之窗》2008,(13):12-12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拥有2.1亿多网民的中国,来自号称"第四媒体"的监督和挞伐促使网民登上了舆论舞台,网民正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早在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收容致死案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至全国,网民们义愤填膺的呐喊直接冲击了当时的收容遣送制度,拉开了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政见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民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网络民主是现代反映民众议论和对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网络民主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完善网络民主的对策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民主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有效形式。并对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政府方面:加快"电子政府"的建设,增强政府透明度;法制方面:积极推动网络民主法制化建设;公民素质方面:提高网民素质,优化网络民主环境;网络管制方面:加强网络管制,保证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和载体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问政正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途径.但当网络问政成为当下一种“流行歌曲”之后,如何模式创新,长效发展,真正发挥“减压阀”和“和谐剂”作用,合理调控两个舆论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鹿城区以“鹿鸣问政”网络平台(含APP客户端)、“鹿城微发布厅”民生微博集聚平台、温州鹿城发布公共微信平台(以下简称“三微”平台)为实践载体,分析当前网络问政生态的现状,提出如何加快网络问政模式创新、长效发展及提高党委政府执网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