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省面临着人才综合实力弱、结构失衡、布局不合理、创新型人才匮乏、领军人才奇缺等问题,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必须强教育造人才,人才理念先进,抓住人才建设重点,提升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才聚则事业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响水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围绕产业吸引人才,优化环境凝聚人才,创新机制激励人才,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活力,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才优先发展新战略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全省人才工作的宣传和指导,营造人才优先发展的社会环境,省委人才办与当代陕西杂志社联合创办《当代陕西·人才版》。《当代陕西·人才版》是正式刊物,暂定为双月刊,主要刊登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政策、新部署,各地人才工作的新探索、新经验,我省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以及有关人才工作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刊物以宣传服务于全省人才工作和各类人才成长为己任,欢迎投稿。  相似文献   

4.
张莉 《魅力中国》2013,(16):372-372
人才是强国之本,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单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明天。人才兴,事业兴;人才强,企业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才。说到底,一切都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下面,就企业人才管理方面,本人浅谈一点个人想法。一、尊重人才,人才优先尊重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选。员工组成了企业的主体,人才就在员工中。企业人才是企业财富的实际生产者和创造者,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要做好人才的管理,只有形成尊重人才的局面,才能更大的发挥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因子——人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全面透析人才安全内涵,树立科学人才观念;正视人才安全挑战,破解人才强校密码;实施人才安全策略,提供教育发展的战略纵深。加强人才立法,建立人才预警机制、人才安全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大学治理结构,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章考察了四川省南部县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引人才、育人才、用人才和留人才的基本经验,剖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育人才、打造特色引人才、协同发展用人才和优化环境留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俞富 《辽宁经济》2004,(7):70-70
识别人才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前提,要正确地识别人才,就必须研究人才的特征,破除识别人才的障碍,确立识别人才的观点,把握识别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荣 《宁波经济》2010,(10):25-25
上海在杨浦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营造更为良好的综合环境。最近,杨浦新江湾城人才公寓奠基,与此同时,杨浦海外人才创业大厦揭幕。上海正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高层次人才的集聚。  相似文献   

9.
天下省内     
《走向世界》2010,(22):10-11
山东面向世界招揽人才7月17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对全省人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0.
卢剑明 《老区建设》2009,(10):49-50
随着我国的人才结构和人才观的改变,我们党提出了“党管人才”的人才工作新原则。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原则,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江西省高安市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建了“高安人”网站,作为新时期开展人才工作的新平台,开创了人才工作新局面,提高了人才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提高企业人才管理工作水平途径:第一,正确认识人才;第二,大胆引进人才;第三,合理利用人才;第四,优化环境,让人才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第五,做好人才职业发展规划,让人才与企业同步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才开发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都集中在年轻人才的开发利用上,对已经开发出来的人才特别是知识型离退休人才的利用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首先提出知识型离退休人才的内涵,然后基于国内外有关知识型离退休人才再开发现状、我国知识型离退休人才再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型离退休人才再开发的价值和特点,提出了我国知识型离退休人才再开发分析模型,最后以模型为指导,提出了我国知识型离退休人才再开发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场县人才共建共享实现了人才优势互补,降低了人才开发的成本,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增强了区域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建议各地在今后的实践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拓宽领域,确保实效;完善政策,健全制度,确保人才共建共享规范化经常化;探索创新,勇于实践”,将人才共建共享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乡村人才建设关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效。无论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还是现实逻辑出发,加强乡村人才建设都是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当前,乡村人才数量和质量问题依旧突出,农业农村现代化也不断对人才建设提出新要求,乡村人才培育机制也有待健全。对此,必须加快乡村人才的“内育”“外引”,提升人才培育的实效性,全面增强乡村人才的后备支撑力。  相似文献   

15.
陈剑 《西部大开发》2010,(4):165-165,169
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实用人才主体作用,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毕节试验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虽大幅度增长,但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带动经济增长的程度不高。政府需建立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机构,制定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办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进一步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才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我国东北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中13个省(区、市)人才竞争力得分,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区人才竞争力差异性较大;人才产出、人才投入和人才规模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相关政府部门应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优化人才交流合作生态,重视人才政策完善,营造良好人才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王颖 《老区建设》2009,(10):59-60
知识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才能推动这个世纪不断创新、前进。高等学校是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对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建设。努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8.
程成 《魅力中国》2010,(10):27-27
时下,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领导干部抱怨本单位人才太少,庸才太多,工作安排下去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让这些领导干部满腹牢骚。是不是领导身边真的没有人才?人才到底在哪里?我看并非不是没有人才,人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是一些领导干部不善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未能做到“知人善任”罢了。那么,领导干部要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北沿海地区人才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也有所提高。然而要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需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9年,河北的人才密度是9.8%,山东是13.4%,辽宁是14.7%,江苏近20%。河北地区人才密度相对其他地区较低,人才总量不足,需要引进大量人才--2010年,秦皇岛市人才密度是10.3%,唐山市人才密度是13.32%,沧州市人才密度是10.84%。就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人才需求而言,仍存在较大缺口。当前及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人才发展中还必须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孙曦 《中国经贸》2010,(18):62-63
本文主要研究在科学人才观的战略要求下,企业要变革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增强人本的观念,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和价值;改革各类人才的评价方式,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