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博弈双方共同理性的表现,双方都能认识到合作能给双方带来最好的结果,因而自觉采取合作的方式行事。非合作博弈是博弈双方单方面理性的表现,各自都按自己的最优决策行事,追求自身效率的最大化,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2.
进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是近年来博弈理论的新发展领域.最初产生于生物产研究。利用进化博弈分析去研究经济问题可以避开传统博弈理论中完全理性这一几近苛刻的前提假设.使分析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银行卡收费问题的博弈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际军  邹新月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155-158
文章首先从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假设出发给出了银行卡收费博弈模型,并运用逆推归纳法得出不同前提条件下的博弈均衡状态,然后采用有限理性和进化博弈对银行卡收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银行卡收费是有限理性的银行通过长期反复博弈、学习和调整策略的结果,所有的银行最终都会进行银行卡收费;目前一些中小银行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实施免费只是短期的行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银行卡收费将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企业集群生态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群能否实现生态化发展,关键在于其成员之间能否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相互协调的和谐关系。文章从企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竞争关系着手,在构建得益函数的基础上,对集群企业之间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有限理性进化博弈作了深入的剖析。最后是博弈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其扩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将博弈理论运用于投资和引资行为当中,阐述了投资和引资行为的博弈论基础和博弈方法.分情况深入分析了投资方和引资方基于利益上的博弈行为进行,充分证明了投资方——引资方多方博弈互动系统的存在.并通过长三角地区城市引资的实例分析进行了论证并得出相关结论,为投资方和引资方的理性决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供应链各企业的博弈,假设它们是“经济理性人”,由此寻求的是长期合作;其次分析供应链吸纳目标企业博弈模型的构建,圈定目标企业的范围,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做出择优决策,使其成为供应链节点企业;再次分析供应链整合阶段博弈模型的构建,目标企业加入供应链后,要加强节点企业的协同与整合,提高供应链集成程度,创造最大整体利益;最后提出供应链博弈模型将帮助供应链企业进行有效决策的四个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博弈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将博弈理论运用于投资和引资行为当中,阐述了投资和引资行为的博弈论基础和博弈方法。分情况深入分析了投资方和引资方基于利益上的博弈行为进行,充分证明了投资方——引资方多方博弈互动系统的存在。并通过长三角地区城市引资的实例分析进行了论证并得出相关结论,为投资方和引资方的理性决策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基于进化博弈的战略网络节点间信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战略网络生存和进化的基础,对战略网络的治理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信任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出发,建立战略网络节点间信任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进化博弈的稳定策略分析结果说明,节点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利益,最优的策略选择就是提高彼此间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9.
博弈,按汉语语义,含有博彩、弈棋之意,俗称"下棋".在国际关系领域借以表征各国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把博弈划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两种形式①.本文研究的博弈是建立在国家行为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即博弈各方都未必按各自的最优决策行事,但由于各方的合作,却达到了国家利益和行事效益的最大,国家的理性达到了国家的原定决策目标;非合作博弈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认知博弈是实际博弈行为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检验经济学理性假设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证实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知偏差。本文通过实验问卷发现,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和框架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多人多次重复博弈的分析,解决了"囚徒困境"提出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提出了新的"理性人"的人性假设.  相似文献   

12.
吃鱼博弈     
约翰·纳什发表的两篇关于博弈论的论文将博弈论引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之后,博弈论成为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工具。然而在研究中发现,博弈论的使用集中在经济学研究中,而在社会学领域比较少。同时,大量的博弈模型虽然揭示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但其在指导策略选择时依然是以利己为出发点,即使是共赢的观点也如此。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博弈的情况不是以自身对物质的占有为最终目的,恰恰相反,决策者希望对方可以占有更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经典博弈论理性假设的局限性,引入了RDEU理论对监督博弈模型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非期望效用监督博弈模型,将博弈局中人的情绪因素引入博弈过程中,其可以描述局中人在博弈中的情绪偏好和相应的决策行为,最后对监督博弈的纳什均衡进行演化分析,得出非期望效用理论下的纳什均衡与情绪指数的关系,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师徒模式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转移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显示,"师徒模式"是组织内传播隐性知识最为直接与有效的途径。但在实践中,组织中"师徒"模式的运行并不一定顺畅,这是因为组织、师傅与徒弟三方主体存在着博弈。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师徒制"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三方参与主体的博弈均衡,并对组织实施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转移策略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15.
陈宝国 《特区经济》2006,(12):143-145
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进化博弈视野出发,分析“民工潮”与“民工荒”现象出现的经济原因和机理,为解决农民工流动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必需公共品,信任概念是一个被不同学科广泛关注的论题,市场信任危机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界的重大课题。信任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经济学理性的行为信念,经济学所计算的信任行为代价或成本并不意味着信任行为本身,用理性逻辑去计算理性之外的、而与伦理、情感及认知相关的信任,忽视了决策外生变量和博弈信念的决定性作用,其遗漏的理论点正是关于损失收益认知、信念的逻辑。基于行为认知的博弈论原理,结合心理学、语言学逻辑相关文献综述。文章在分析理性计算的信任行为研究进展及局限性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基于认知理性的信任行为及其认知博弈的分析框架,试图为信任行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博弈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恐惧、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三种情绪以及博弈具体场景的不同设置对被试者在博弈中所表现出的利他倾向、认知层级和有限信心的影响,得出:(1)在理性的利己主义层面,决策主体并不是完全自利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利他倾向,并且利他倾向会受到决策主体自身情绪的影响;(2)在理性的反覆思维能力层面,验证了认知层级理论,并且恐惧、状态焦虑以及特质焦虑三种情绪对反覆思维能力并不具有显著影响;(3)在理性的完美预见能力层面,决策主体对对方能够做出理性选择的信心常常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信心并不受到博弈具体场景的不同设置而改变,并且恐惧、状态焦虑以及特质焦虑三种情绪对有限信心也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辉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2):140-143
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服务质量不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注册会计师之所以未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与其所面临的审计执业环境有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在多方参与人之间进行着博弈,在不同的执业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博弈支付矩阵,注册会计师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最终影响到审计质量.为此,要改变注册会计师的策略行为使其选择如实出具审计意见的诚信行为,需要改变注册会计师在与独立审计多方参与人之间进行的博弈矩阵支付.文章分析了三个最重要的方面:不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的博弈.注册会计师与监管当局之间的博弈.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宏观调控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在为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用博弈理论来分析研究货币政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和办法.货币政策并不是政府单方面说了算的,而是多方面博弈的结果.社会公众的预期在理性与适应性之间,减弱了货币政策的传递效力;投资主体对投资收益的不利预期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复杂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使货币政策效应模糊了.因此,货币政策的选择应与国内、国际具体情况相对应,在博弈中达到均衡.  相似文献   

20.
王开弘  丁川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26-130
文章研究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简单分销渠道,采用博弈最新发展的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在完全理性下通过讨价还价来分配合作总利润,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策略——合作,并且根据分配比例的不同范围可以得到不同的博弈类型;在有限理性下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长期反复博弈,学习和调整,渠道合作的可能性与超额利润成正比;当超额利润趋近无穷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完全合作。如果制造商(或零售商)合作,零售商(或制造商)不合作,制造商(或零售商)合作的损失越小,渠道关系趋近合作的可能性越大;渠道合作的可能性与各自的贴现因子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